2、师生做猜数游戏
①1个十和5个一是(
②十位上是2,个位上是0,这个数是(
③比14大,比16小的数是(
④13的左边是(
三、学生操作,加强交流意识
如,甲拨15,乙拨18。
2、学生用学具数字卡片做猜数游戏(20以内)
四、指导学生完成教科书第6--9题------全能练习
五、拓展练习(完成67页图画内容)——拓展思维练习
六、课堂总结:
教后札记
数学广场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场景,发现事物中隐含的规律,对数字、图形、物体等的排列规律有初步的了解。
2、经历探索、发现规律的过程,初步体验寻找事物规律的思考方法,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能运用简单的规律解释现实中的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 |
活动内容 |
关注要点 |
活动一 教学例题 出示课件。 教师引导:“生活中有好多东西都特别有趣。请小朋友看看这幅图片,告诉老师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小结:我们刚才就是在――找规律。 |
教师组织学生观看图片。 让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请多位学生从不同方面说说自己的发现。 出示课题:走进花果山――数学广场。 |
让学生熟悉类似的事物,为发现规律作好准备。 |
活动二 教师组织学生观看课件,提出问题:“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小结:“图中你都发现了什么 ?” |
教师组织学生观看一组本校有规律排列的景物的图片。 让学生仔细观察,一边思考,一边与其他同学讨论。 请一位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事物都有自身的规律。 |
发现熟悉的事物中隐含的规律 |
解决问题 1、涂涂画画 2、填一填 3、你能接着画下去吗? 4、想一想,画一画。你能接着画下去吗? 5、找规律。 6、请你按2-10的顺序走。 |
教师出示试试做做第一题图,前两小题学生独立完成,第三小题学生讨论完成。 完成后请三位学生分别说一说自己做的,并说明原因。 教师出示试试做做第二题图,学生独立完成。 完成后请多位学生说一说自己做的,并说明原因。 教师出示试试做做第三题图,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 完成后请小组派代表说一说自己小组做的,并说明其中的规律。 教师出示试试做做第四题图,学生可独立思考并完成。 完成后请一位学生说一说自己接着画什么,并说明理由。 教师出示试试做做第五题图。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在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请有代表性的不同小组上台交流。 其他同学补充。 教师出示试试做做第六题图。先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排列情况,发现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独立完成。 请多位同学上台交流。 |
能正确做出并说明理由。 能够很快找出题的规律。 能独立思考,不盲目做题。找出正确规律。 能有条理的思考问题。 能仔细看图,认真听别人发表意见。 引导学生有序地思考,尽可能找出更多的路来。 |
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你能说一说你发现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是有规律的吗?” |
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使学生体会到事物中隐含的规律。 |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学习的主要内容。 能举出实际例子。 |
知识扩展 “我们已经知道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请你找找我们身边这些物体的规律。” |
|
|
课后反思: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