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小学数学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找次品》教学设计及反思
《找次品》教学设计及反思

《找次品》教学设计及反思

04-02 13:13:47  浏览次数:120次  栏目: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标签: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找次品》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www.dbk123.com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34-13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

                  2.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

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3.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

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体会解决

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教学难点:观察归纳“找次品”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天平、5瓶钙片、学生准备圆形学具10个。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前谈话: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家里的家用电器也越来越多。说说你们家都有哪些家用电器?各是什么品牌的?为什么选这个品牌呢?

播放电影片断:海尔砸冰箱事件。

看了这段影像,你有什么感想?

“不合格的产品流入市场,不但会侵害消费者的权益,也会损毁一个企业的声誉,可见质量检测是多么重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当小小质检员,用我们的智慧找出不合格的产品。

出示3瓶外观完全一样的钙片,说明:在这3瓶钙片中有一瓶少装了几颗,你能帮我找出是哪一瓶少装了吗?

学生自由发言。

在同学们说的这些方法中,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出示天平。怎样利用天平来找出这瓶钙片呢?

学生回答后小结:可以把其中的2瓶分别放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中,如果天平平衡则没放上去的那一瓶少装了;如果天平不平衡则翘起一端的托盘中所放的那一瓶少装了。

揭示课题: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在一些看似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混着一个质量不同的,轻一点或是重一点的物品,需要想办法把它找出来,像这一类问题我们把它叫做“找次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如何“找次品”。

板书课题:找次品

二、“找次品”的解决方法

小组合作:从5瓶钙片中找出少装了的那瓶次品。

(合作要求:用手模拟天平,用5个学具当钙片。你们是怎样称的?称了几次?组长负责作好记录。)

指名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同步用图示法板书学生的操作步骤:

平衡:1        1次

5(2,2,1)

不平衡:2(1,1)   2次

5(1,1,1,1,1)                    1次或2次

从这儿我们可以看出,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观察思考: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到这个次品呢?

三、探索最优策略

出示问题:在9个零件中有一个次品(次品重一些),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到这个次品呢?

小组分工合作:用学具摆一摆并尝试画图表示摆的过程,完成下表。

(合作要求:2名同学摆学具,2名同学用图示法作记录,2名同学分析填表。)


零件个数

分成的份数

每份的个数

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到这个次品

 

 

 

 

 

 

 

 

 

 

 

 


指名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填表并板书:

平衡 3(1,1,1)

9(3,3,3)

不平衡3(1,1,1)           2次

平衡1

9(4,4,1)                           平衡2(1,1)      3次

不平衡4(1,1,2)

不平衡1

平衡1

平衡(2,2,1)

9(2,2,2,2,1)          不平衡2(1,1)  3次

不平衡2(1,1)

9(1,1,1,1,1,1,1,1,1)               4次

……

引导观察:用哪一种方法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称的次数最少?

小结:平均分成3份去称,保证能找出次品所需的次数最少。

不能平均分成3份的应该怎样分呢?

全班合作:用图示法从10个和11个零件中找出一个次品。

(合作要求:将全班所有的小组分成2部分,一部分小组分析从10个零件中找出一个次品,另一部分小组分析从11个零件中找出一个次品。小组内先共同讨论出几种不同的分法,再2人合作选一种(组内不重复)用图示法分析。)

指名汇报,投影展示学生的分析过程。

引导观察,感知规律:一是把待测物品分成三份;二是要分得尽量平均,能够均分的就平均分成3份,不能平均分的,也应该使多的一份与少的一份只相差1。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你能不能对这个规律作出解释?

四、拓展提高

猜测:这种方法在待测物品的数量更大时是否也成立呢?

第135页“做一做”:有(  )瓶水,除1瓶是盐水略重一些外,其他几瓶质量相同。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这瓶盐水?

请你选择一个合适的数来解这道题,独立用图示法分析,验证你的猜测是否正确。

    (“找次品”是人教版数学5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这节课中要找的次品是外观与合格品完全相同,只是质量有所差异,且事先已经知道次品比合格品轻(或重),另外在所有待测物品中只有唯一的一个次品。

  在教学内容上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通过利用天平找出5件物品中的1件次品,让学生初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基本的解决手段和方法。例2的待测物品数量为9个,在实验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便于学生与例1的结果进行对比,从而总结出解决该问题的一般思路。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小组交流,经历找次品的过程;另一方面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找次品》教学设计及反思

《《找次品》教学设计及反思》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