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年、月、日
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了解平年、闰年的有关知识,能判断平年和闰年。
3、通过学习、交流掌握每个月天数的记法和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教学重点: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判断平年和闰年
教学过程:
一、了解学情,确定教学七点:
1、围绕下列问题,在小组内与同伴说一说。
(1)今天是几月几日?(2)我的生日是几月几日?(3)一年有几个月?(4)一年有多少天?
2、教师组织学生重点对问题(3)、(4)进行交流。
3、让学生说一说: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你还知道哪些?
二、探索研究,获取新知。
1、学生根据教材附页中的年里,独立完成下面的作业。
月份 |
|
|
|
|
|
|
|
|
|
|
|
|
合计天数 |
年 |
|
|
|
|
|
|
|
|
|
|
|
|
|
年 |
|
|
|
|
|
|
|
|
|
|
|
|
|
2、组内交流各自的统计结果,并讨论:通过交流你们发现了什么?
3、组织全班交流,认识大月和小月。
(1)1;3;5;7;8;10;12月都有31天。
(2) 4;6;9;11月都有30天。
(3)2月份不确定,有28天,也有29天。
提问:有31天的月份叫什么?有30天的月份叫什么?
1、交流大月、小月的记忆方法。
(1)7月、8月十大月,之前的月份单月十大月,双月(除2月外)是小月。之后双月是大月,单月是小月。
(2)用拳头来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
(3)民间的歌谣:“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2、探索2月份天数的变化规律,认识平年和闰年。
(1)独立的把附页中1997——20xx年2月份的天数记录在表格内:
年份 |
1997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二月份天数 |
|
|
|
|
|
|
|
|
2、与同伴说一说,从表格里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教师引导学生自学教材知识老人说的话和阅读材料“你知道吗”,知道:2月有28天的年份是平年;2月有29天的年份是闰年。
三、理解运用:
1、第一题、第二题。
让学生先说结果,再说一说判断方法。
2、第三题。
通过练习知道每个季度中有哪几个月。
四、作业布置:
了解父母的生日在哪一年,那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板书设计:
年、月、日
一年有12个月;
大月、小月
2月有28天的年份是平年;
2月有29天的年份是闰年。
教后反思:
看 日 历
教学目标:
1、会看日历,从日历中找到我国的一些重大节日,从小关注社会。
2、培养学生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的情感。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会看日历;了解我国的重大节日。
教学难点:时间的推算过程。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
说一说:
提出问题:看今年本月的日历,从日历上你知道了什么?
1、学生独立观察。
2、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重点关注学生对星期的了解。
二、活动二:
找一找。
出示问题:
从今年的日历中找一找。
(1)教师节是 月 日,星期 。
(2)中国共产党的生日是 月 日,星期 。
(3)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是 月 日,星期 。
(4)你还知道哪些节日,是星期几?
1、让学生先独立在日历里找一找。
2、与同伴说一说,各个节日是几月几日,是星期几。
3、全班交流:你还知道哪些节日,是星期几。
三、活动三。
练一练。
出示题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 年 月 日成立的,到今年的10月1日经过了 周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是 年,我已经 岁了。
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填一填。
2、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推算的结果和过程。
3、全班交流推算的过程。
四、作业布置:
调查你家人的生日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板书设计:
看 日 历
教师节:
中国共产党的生日:7月1日 ,星期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8月1日,星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
教后反思:
一 天 的 时 间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24时记时法,能够对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换算。
2、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3、培养学生尊重作息制度的良好习惯和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24时记时法,并能与普通记时法互换。
教学难点:正确推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的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
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
(1) 一天有几时?
(2) 在一天时间里时针正好走几圈?
2、通过时钟演示:一天有24时,在一天时间里,时针正好走2圈。
二、看一看:
出示情境图:让同学们看一看“节目预告”。
1、让学生“看一看”大风车、新闻联播、天气预报、焦点访谈等节目的具体时间。
2、说一说:18:30,19:00,19:33,19:38,
19:55等表示晚上什么时刻。
3、小组学习:
小组内利用钟面进行操作、探索研究12时记时法和24时记时
所表示的时间之间的关系,研究换算的方法。
小组内记录学习的结果,并在组内交流。
4、全班交流12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间和24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间进行换算的方法。
让学生独立地完成“想一想”,并在组内交流自己是怎样想的。
三、尝试练习:
1、填一填: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填一填,再进行反馈交流。
2、画一画:
先让学生独立地在钟面上画出该时刻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最后进行反馈,对有困难的学生予具体的辅导和帮助。
四、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一题:
先让学生填一填,再让学生说一说转化的方法。
2、练一练第二题:
先独立解答,再进行交流。
重点交流推算的方法。
3、练一练第三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交流。引导学生对火车发车时刻、小明从家到学校所需的时间、开车前5分停止检票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教学反思:
时间与数学(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索,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初步感受集合的思想。
2、通过观察、比较、寻找各种规律,体会到日历中包含着丰富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集合的思想。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集合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时间与数学:
1、出示题目要求,让学生理解题意。
2、让学生按要求在日历上分别标出父亲、母亲、飞飞的休息日,然后进行反馈。
3、围绕下列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交流:哪几天飞飞的父母会同时在家休息?
哪几天飞飞能和父亲同时休息?
1、指导学生将日历中的带有标记的日期填到相对应的图中。
2、引导学生根据表示“父亲休息日”、“母亲休息日”、“飞飞休息日”的三张图填出表示“父子共同的休息日”“父母共同的休息日”“母子共同的休息日”“全家共同的休息日”的韦恩图,并交流填的方法。
3、利用教材中提供的九月份日历,引导学生充分观察,寻找规律。
对学生观察得到的正确规律,教师都应给予表扬和鼓励。
4、你还能在日历中找到什么规律?
二、练一练:
1、出示情境图: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交流你准备怎样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进行反馈交流。
2、练一练第2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再交流方法。
教学反思:
时间与数学(二)
教学目标:
根据居民身份证号码,知道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并推算出他的岁数;学习用统筹的思想去思考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习用统筹的思想去思考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学习用统筹的思想去思考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活动一:观察身份证
1、先让学生观察身份证,在小组内说一说这个人的出生年、月、日和年龄。
2、全班交流后,说一说你是怎样得到的这些信息?
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进行具体的指导。
活动二:
1、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理解题意。
2、小组内交流解决问题,全班交流。
3、结合自己说一说每天至少喝几杯水?一个月呢?半年呢?一年呢?
活动三:
1、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2、同座同学讨论:如何能用最少的时间完成任务。
3、尝试的写出工作流程表。
全班交流方法。.
活动四:小实验:预测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一天浪费几杯水?
小组内活动步骤:
1、往一个纸杯中注满水;
2、用大头针在纸杯底部扎一个小孔;
3、让水漏进盒内,并开始计时。
4、根据结果完成填一填。
5、全班交流结果,谈一谈感想。
读一读:你知道吗
让学生自己阅读,了解我国以及世界上淡水资源的严重危机。
教学反思:
整理与复习(二)
教学目标:
能自己整理这一阶段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能对这一阶段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合理的评价;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意义,解决与周长相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除法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的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整理知识
教学难点: 整理知识
教学过程:
活动一:看图说一说,你学到了什么?
第一幅图:
整理关于年、月、日的一些知识,包括大月和小月、平年和闰年、季度、24时计时法等内容。
第二幅图:
回忆周长的知识,说一说你学到了有关周长的哪些知识?
活动二:我的成长足迹。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1、我学会了什么?
2、我是怎样学的?
3、我解决了一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4、我读了一本有趣的数学读物?
5、我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积累了什么经验?
活动三:巩固练习。
1、第一题:
先让学生算一算,在互相说一说计算的方法。
2、第二题:
引导学生认真审题,明确图意。
学生尝试练习,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算法。
3、第三题:
先让学生练习,再反馈。
组织学生讨论:在总人数不变的情况下,每组人数与组数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活动四:数学万花筒。
引导学生读一读,了解二进制,介绍二进制在现代技术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