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时间、速度与路程之间的关系》 教案,http://www.dbk123.com
一、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3、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难点:运用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三、教法与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引导归纳。
学法:探究体验,归纳发现。
四、教学过程
1、复述回顾
请同学们以二人小组的形式完成下列内容:
(1)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5千米,四小时行多少千米?
(2) 甲乙两地相距480千米,小王开车用了8小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同学们这些问题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2 、设问导读、、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54页的内容,完成学案37页的设问导读。(先独立完成,如果你解决哪一个问题有困难,可以和你的同伴交流一下)
(1) 王晓丽每分钟走60米,计作:( )
(2) 汽车每小时行55千米,计作:( )
(3) 声音每秒传播340米,计作:( )
(4) 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为( )
(5) 根据上面的关系式,你还能写出两个关系式吗?
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交通工具?(自行车、火车、汽车、飞机)
教师介绍:
如:喷气飞机的速度 800千米/时
火车的速度 60—120千米/时
自行车 15千米/时
步行的速度 4—5千米/时
通过了解教师讲述概念:
像刚才同学们所介绍的各种交通工具,人们为了用起来方便,把每小时或每分、每秒行的路程,叫做速度。
分组探究,从上面的例题中可以知道速度、时间和路程有什么关系?教师根据学生归纳的情况板书:速度×时间=路程
请同学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的实际计算问题。请2~3人举例,再分别解答。
3、自我检测
(1)特快列车每小时可以行160千米,可以写作( )。
(2)李老师骑自行车每分钟可以行250千米,可以写作( )。
(3)一种蝴蝶飞行的速度可达每秒8米,可以写作( )。
(4)一辆汽车的速度是75千米每小时,这辆汽车5小时可以行( )千米。
(5)李师傅骑三轮车去城里卖菜,去时每分钟行160米,用了15分钟。李师傅家离菜市场有多远?
(6)王老师从甲地开车到乙地,去时的速度是40千米每小时,6小时到达。返回时加快了速度,只用了3小时。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要求同学们独立解答)
4、巩固练习
(1)小玲步行每分钟走70米,她从家到姥姥家走了25分钟。小玲家离姥姥家有多远?
(2)两个城市相距300千米,一辆汽车从一座城市驶向另一座城市,去时用了6小时,返回时少用了1小时。汽车去时的速度是多少?汽车返回时的速度是多少?
(让同学们根据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拓展练习
小唐从家去学校,如果每分钟走80米,能在上课前6分钟到达学校,如果每分钟走50米,就要迟到3分钟,那么小唐家距学校的路程有多远? (体交流,说明思考方。)
6、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乘法应用题常见的数量关系:速度×时伺=路程。这种常见的数量关系很重要,以后会经常用到,我们要通过练习逐渐熟悉这个数量关系。 ,《时间、速度与路程之间的关系》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