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教材简析
测 量
一、教材简介: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米与厘米、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并且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本单元包括以下内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以及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吨与千克的进率。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
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换算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培养实践能力。
5、通过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养成认真观察、仔细测量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
1、 感受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实际长度,1吨的实际重量。
2、 会用毫米、分米作为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1、 对1千米的长度和1吨的质量形成正确的表象。
2、 恰当选择单位估计物体的长度和质量。
四、课时安排:6课时。
小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导学案集体备课活页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主备人 田安海 执教人田安海
学习内容 |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 |
课时 |
1 |
课型 |
新授课 | |
教材分析 |
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至第2题。 | |||||
学习目标 |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 |||||
重点、难点 |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 | |||||
教学准备 |
米尺、课件 | |||||
导 学 过 程 | ||||||
教师活动预设 |
学生活动预设 | |||||
【准备诱发】 1、复习旧知。 (1)师生一起回忆曾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2)请同学们以厘米为单位,分别测量曲别针、铅笔的长度。 (3)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测量的。 2、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根据掌握的知识,估计一下我们的数书长、宽、厚各是多少?老师板书学生估计的结果。 |
【我会自学】 提出问题:究竟数学书的长、宽、厚各是多少呢?谁估计的结果更接近准确数据呢?请同学们分成小组对数学书的长、宽、厚进行实际测量。
| |||||
【点拨导思】 1、认识毫米。 提出问题:要想精确地表示出测量结果,而测量的长度又不是整厘米时怎么办呢? 引出毫米:当测量结果不是整厘米时,我们可以用毫米表示。位于厘米间的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3、学习1厘米=10毫米。课件教学。 请同学们拿出直尺,从直尺上选定1厘米的长度,数数在1厘米的长度里有几个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有什么特点?(长度相等) 通过观察和数格从中得出,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1个小格,长是1毫米。1厘米=10毫米。(板书) 【反馈测评】 5、思维训练: 怎样能较准确地知道多少张纸的厚度是半毫米? 6、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毫米,硬币、磁卡、钥匙等物体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知道了当测量长度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时,就可以用毫米来表示,还知道了厘米与毫米的关系是:1厘米=10毫米。
|
【我会探究】 2、(1)分组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 (2)组织全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测量结果进行交流。 长:不到21厘米、差2个小格。 宽:不到15厘米、差2个小格。 厚:不到1厘米、只有6个小格。 4、深刻感悟1毫米的长度,形成直观印象。 (1)说一说在生活中哪些东西的长、宽或厚约是1毫米?然后动手量一量,看说的对不对。(硬币、磁卡、钥匙等) (2)说说生活中哪些物品通常是以毫米为单位计量的? (3)说说数学书的长、宽、厚各是多少厘米多少毫米? (4)猜一猜学生尺的厚度是几毫米?然后同桌测量验证。
【我能达标】 7、课堂作业: 1、 练习一第1、2题。 2、 练习一第3题、7题。 3、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橡皮长5( ) 教室长10( ) 玻璃厚5( ) 铁皮厚2( ) | |||||
课后反思:
小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导学案集体备课活页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主备人 田安海 执教人田安海
学习内容 |
分 米 的 认 识 |
课时 |
1 |
课型 |
新授课 | |
教材分析 |
教材第4—第7页的内容 | |||||
学习目标 |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 | |||||
重点、难点 |
教学重点:认识分米,建立1 分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 |||||
教学准备 |
米尺、课件 | |||||
导 学 过 程 | ||||||
教师活动预设 |
学生活动预设 | |||||
【准备诱发】 一、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宽。 师:昨天同学和聪聪已经量出了这本数学书的长、宽、厚,你们还想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 生:……
|
【我会自学】 1、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宽。 2、全班交流。 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 | |||||
【点拨导思】 二、建立1分米的空间观念(课件) 1、让学生观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请学生数一数几厘米是1分米。 板出:1分米=10厘米 2、让学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
【反馈测评】 六、全课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
【我会探究】 3、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 4、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 三、认识几分米 1、在尺子上认识几分米。 2、出示课件让学生认识几分米 四、用分米量 1、量绳子的长度(让学生先估测,然后再测量)
【我能达标】 五、巩固发展 1、练习一的第三题 2、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 (1)一条裤子长9分米( ) (2)一张床长5分米 ( ) (3)小明高14分米 ( ) (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 ) 3、填空: 5分米=( )厘米=( )毫米 30毫米=( )分米 40毫米=( )厘米=( )分米 2米=( )厘米 4、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4题教和第五题。 5、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六题和第七题。
| |||||
课后反思:
小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导学案集体备课活页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主备人 田安海 执教人田安海
学习内容 |
千 米 的 认 识 |
课时 |
1 |
课型 |
新授课 | |
教材分析 |
教材第七页至第八页例三和例四 | |||||
学习目标 |
1、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 | |||||
重点、难点 |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 |||||
教学准备 |
要求学生到路边观察路标,教师制作一块路标。 | |||||
导 学 过 程 | ||||||
教师活动预设 |
学生活动预设 | |||||
【准备诱发】 一、认识千米 课件引入 1、学生汇报到路边观察到什么。 2、出示老师制作的第一块路标,让学生理解、体会从某路口到南宁市外环线6千米的含义,
4、小结: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
【我会自学】 3、让学生看书第七页的例三,理解到叶镇21千米、灵山23千米的意义。
| |||||
【点拨导思】 二、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师:从某路口到南宁外环线6千米,那么你是否知道从某路口到那里大约是1千米,1千米又有多长呢? 生:想 师:从某路口到某处就是1千米,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200米,5圈就有1千米。 汇报板出:1千米=1000米 3、举出例子说一说在我们生活周围有1千米长的物体吗 ?
【反馈测评】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想了解哪些相关的知识?
|
【我会探究】
1、让学生到运动场看一看跑道,想一想5圈约有多长。 2、让学生动手测量1千米的跑道有多少米。
【我能达标】 三、巩固知识、动用知识: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一题和第四题。 2、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练习二第二题 (2)补充题(略) | |||||
课后反思:
小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导学案集体备课活页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主备人 田安海 执教人田安海
学习内容 |
千 米 的 认 识 |
课时 |
1 |
课型 |
新授课 | |
教材分析 |
教材第8页例四 | |||||
学习目标 |
1、进一步认识千米,加深理解1千米的长度概念。 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 | |||||
重点、难点 |
体验1千米有多远 | |||||
教学准备 |
课件 | |||||
导 学 过 程 | ||||||
教师活动预设 |
学生活动预设 | |||||
【准备诱发】 一、复习 1、让学生说说1千米有多长,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呢?
|
【我会自学】
2、填空: 1千米= ( )米 1米=( )厘米 1米= ( )分米 1分米=( )毫米
| |||||
【点拨导思】
【反馈测评】 |
【我会探究】 二、学生实践( 把全班学生分为10个小组进行测量) 1、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00米有多远。 2、汇报: (1)请学生说一说你走了100米你走了几步,如果你走1000米大约走了多少步。 (2)提问;一个小组量出100米,10个小组一共量出多少个100米?是多少千米? (3)让学生讨论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是1千米。 【我能达标】 3、体验1000米有多远。 带学生校外走1千米的路程,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千米有多远。 | |||||
课后反思:
小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导学案集体备课活页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主备人 田安海 执教人田安海
学习内容 |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 |
课时 |
1 |
课型 |
新授课 | |
教材分析 |
教材第八页的例五及练习二的第三题、第五题、第六题 | |||||
学习目标 |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2、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
重点、难点 |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 |||||
教学准备 |
课件 | |||||
导 学 过 程 | ||||||
教师活动预设 |
学生活动预设 | |||||
【准备诱发】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出示情景图:课件 师:今天我们一起去数学王国旅游好吗?(出示小精灵和数学王国,图,小精灵说:欢迎聪明同学来数学王国游玩!)
|
【我会自学】 2、选钥匙开门(先出示第一道门,再出示第二道门,然后出示第三道门) 第一道门:小精灵:这扇门有二把锁,(二把锁分别标上:400厘米,5分米)下面这里有很多把钥匙(4分米、4毫米、5毫米、4米、50毫米),你会选钥匙开锁了吗?能说说为什么? | |||||
【点拨导思】 二、巩固、运用(出示数学王国里的数学景象) 师:哗!数学王国多美呀!有树,有花,还有……。 1、看一看大树有多高。(把教材第八页的做一做设计成填写大树的高度) 2、同学们来到双胞胎村,有好多小朋友来到村口迎接同学们,请同学找一找,谁跟谁是同一胞。 3、摘苹果(出示苹果树,树上挂有很多苹果,每个苹果写上带有长度单位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 【反馈测评】 三、全课总结 让学生说说你游数学王国你的有什么收获! |
【我会探究】 第二道门:小精灵:这扇门同样有两把锁(两把锁分别标上:3千米、5000米),下面这里有4把钥匙(3000米、300米、5千米、50千米) 你会选吗?你知道为什么吗? 小结把千米和米之间换算的方法。 第三道门:锁上标有5千米-2000米、1000米+4千米 6把钥匙分别是:3千米、5千米、 3米、5000米、 5米、3000米。 让学生先选后说想法。
【我能达标】 4、好客的小朋友们带同学们到数学奥宫去玩,数学奥宫距离双胞胎村200千米。他们早上8时乘汽车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5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 | |||||
课后反思:
小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导学案集体备课活页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主备人 田安海 执教人田安海
学习内容 |
吨 的 认 识 |
课时 |
1 |
课型 |
新授课 | |
教材分析 |
教材第11页至第13的内容 | |||||
学习目标 |
1、让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 2、学会换算质量单位。 3、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这些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
重点、难点 |
教学重点: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 教学难点:学会估计生活中的物体的质量 | |||||
教学准备 |
课件 | |||||
导 学 过 程 | ||||||
教师活动预设 |
学生活动预设 | |||||
【准备诱发】
2、讲故事 师:这些动物们都住在美丽的森林村,森林村是在一条河岸上,这条河,河水很清,在河对岸也有一个村庄,这个村庄住着白兔、小猴等动物,……。 |
【我会自学】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猜一猜物体 的质量 (1)老师手里握着一枚胸花,让学生猜一猜,老师手里有什么,并估测它的质量。 (2)、猜一猜老师约有多重。 (3)、再猜一猜一头牛妈妈、一匹马爸爸、一头猪姐姐、一只熊哥哥约重多少千克? | |||||
【点拨导思】 3、认识吨,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 师:(1)牛妈妈、马爸爸、猪姐姐、熊哥哥能一起过桥吗?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第十一页,看第十一页的例6。 4、小结:(1)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 (2)1吨=1000千克 5、请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 二、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例7 2、汇报 3、总结单位名称的换算方法。 【反馈测评】 说说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 |
【我会探究】 (2)各学习小组议一议,这四只动物能一起过桥吗?为什么? (3)汇报;
【我能达标】 1、让学生说一说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 2、独立完成练习三的第一题和第二题。 3、指导学生完成做一做的第二题和练习三中的第三题和第四题。
| |||||
课后反思:
小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导学案集体备课活页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主备人 田安海 执教人田安海
学习内容 |
生活中的数学 |
课时 |
|
课型 |
| |
教材分析 |
教材第一十四页的内容 | |||||
学习目标 |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牢记单位之间的进率。 2、能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这些数学知识。 3、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 | |||||
重点、难点 |
能联系生活,说出生活中的数学。 | |||||
教学准备 |
课件 | |||||
导 学 过 程 | ||||||
教师活动预设 |
学生活动预设 | |||||
【准备诱发】 一、复习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 1、复习长度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长度单位。 (2)举例子说一说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长度。 2、复习质量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质量单位。 (2)举例子说一说1克、1千克、1吨有多重? |
【我会自学】 (一)自学课本第一十四页的内容 1、学生看书第十四页的内容。
| |||||
【点拨导思】 2、各学习小组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3、全班交流 师: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你们组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组发现一辆汽车限载重量8吨,……。
师:请同学们汇报这两天来你通过什么方法,发现生活里存在我们学过的长度和质量知识。 【反馈测评】 三、全课总结: |
【我会探究】
(二)学生汇报社会调查情况 生1:我爸开摩托车的速度一般是每小时40千米,我家到学校的路程大约是2千米。 …… 【我能达标】
| |||||
课
,人教实验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量》表格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