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语文阅读文章,小学语文阅读练习题,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http://www.dbk123.com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阅读应该是探究和创造的过程,充满了发现、质疑、思考和探究。因此,我认为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重点是要改变阅读学习的方式。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新课堂中,我觉得,老师应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潜心读书,深入思考,让学生真正地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交流。
在新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师生应该关系平等,教学民主,互相尊重,互相信任。阅读教学的过程应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情感的沟通都是在对话和交流的过程中完成的。如何进行有效的对话、交流呢?
一、要给每个学生充足的时间读书、思考
这是落实自主的、独立的、创造性的阅读的基本条件,也是对话、交流的基础。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进行对话、交流,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发现并提出问题。这些体验和感受,可以是对阅读材料的某些部分(如特别喜爱,特别受感动或特别受启发的内容提出);可以是就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词、句、段)或主要的问题发表的见解;也可以是对课文内容、写法的评价或对课文的补充、修正……
二、开展有效的对话和讨论
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是对话和交流的主要形式。低年级可以就需要理解的重点词、句、段,中高年级可以围绕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可以就多数学生都感兴趣的问题以及大家提出的“疑”或“惑”,展开对话和讨论。合作学习贵在通过探究,产生思维的火花和情感、认识的交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把学习内容引申或拓宽,在对话、交流的基础上,实现积极的、有效的学习。
需要指出的是,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讨论交流,甚至争论。但教师一定要加强调控、引导,避轻就重,不能只图形式上热热闹闹,不讲实质效果,一定要使学生学有所得,而且逐渐学会学习。
三、进行有效的自我建构是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核心
阅读教学应致力于学生的发展,致力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任何学习及学科素养的形成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新的信息和简单地传递、复制书本知识,而是主动地建构。阅读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的过程。如何积极有效地建构呢?
阅读教学过程的自我建构是建立在学生对文本阅读理解基础之上的。因此,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感受、体验和理解,要让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体验,就是在实践中认识;感悟,就是在感受中领悟。以体验感悟为手段和过程的阅读教学,实质上是个体在情感驱动下的、感性化的、直觉性的阅读理解过程。
再有,创设情境,加深理解。语文再现生活是通过理解、想象、体会来实现的,是与读者已有的生活经验产生链接的结果。通过创设情境,丰富学生想象,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体会课文意境,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特别是对引导学生语言表达,积累规范语言,将起到重要作用。在这一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使学生投入情境,引发主体感受,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面向生活,建立开放的语文学习新体系是语文新课程的重要理念。要实现有效地自我建构还要强化课内外结合,拓宽语文学习和建构的渠道,努力实现学“活语文”。因此,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发散,把内容相关的、结构相似的、内容相同而方法相异的面状或球状的阅读资料,通过有效的组织,扩展学生阅读,拓宽建构的渠道。
练习是巩固知识、积极建构的重要途径,有效练习不是机械重复,它是在科学方法指导下的充满智慧的练习。练习要把握重点、难点,要带有一定的方法指导,要具有显著的语文素质培养导向,要符合学生的练习水平和练习兴趣。
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自我建构,应包含一定的知识点,遵循一定的知识体系,包括理解词句的意思;理解重要的词句和一定内涵的词句;分辨感情色彩,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表达效果;积累词句等等。还要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各个年级阅读教学,要循序渐进,不断提高要求。自我建构是建立在学生自主理解基础上的,一定要摒弃繁琐的内容分析和枯燥的语法分析,摒弃形形色色的“老师牵着学生走”的做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突出重点,引导学生探究、发现。
阅读教学过程中的自我建构还包括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自我建构。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融入主体参与下的不断生成的语境和语流之中。阅读教学过程是在这样的活生生的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回归生命,回归主体,回归生活是语文新课程的重要理念,阅读教学应该成为学生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感受幸福、表达自我、沟通学生与世界交流的过程,让学生在感受、体验、交流中,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构建和提升。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