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数学五六七单元

六上数学五六七单元

04-02 13:29:07  浏览次数:331次  栏目: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标签: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六上数学五六七单元,http://www.dbk123.com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等事业,以便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水平,保卫国家安全。因此,根据国家规定应该纳税的集体或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1993年我国进行了税制改革,将纳税主要分为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几类。缴纳的税款叫应纳税额。根据纳税种类的不同,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有说不同。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如销售额、营业额、应纳税所得额等)的比率叫做税率。 

                    

二、探索计算纳税的方法 

    1、教学例5

     出示例5、一家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约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结合例5,进一步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营业额、什么是税率、什么是营业税、什么是应纳税额。 

      在弄清以上这些相关概念之后,学生尝试解答例5。

在学生独立审题解答的基础上订正。

  2、完成第102页的第4题、第8题。

     在做这题之前,先介绍一些有关税率的常识:由于不同行业的经营效果有差别,又由于国家为了保护和扶持某些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行业等,会减少这些行业的税率,因此消费税和营业税的税率会有很大差别。如例5中说到饭店的营业税率是5%,而审稿费的个人所得税率就是3%。 

   

板书:

纳税

      例5、一家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约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30×5%=1.5(万元)

          答: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15万元。

教学反思:

 

 

 

第七课时:

利息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调查实践中了解储蓄的意义、种类,理解 什么是本金、利息,什么是利息税。

2、能正确计算利息和税后利息。

教学重点:利息和税后利息的计算。

教学难点:税后利息的计算。

课前调查:银行储蓄凭证。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了解储蓄的意义和种类

1、储蓄的意义

师:快要到年底了,许多同学的爸爸妈妈的单位里

会在年底的时候给员工发放奖金,你的爸爸妈妈拿到这笔钱以后是怎么处理的呢?

   爸爸妈妈会不会把一大笔现金放在家里?为什么?

   师: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或信用社,储蓄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页使得个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2、储蓄的种类。(学生汇报课前调查)

二、自学课本,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

   1、自学课本中的例子,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然后四人小组互相举例,检查对“本金”、“利息”、“利率”的理解。

    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利息: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率:;利息与本金的百分比叫做利率。

   2、师:根据国家经济的发展变化,银行存款的利率先让学生谈谈你所知道的储蓄有哪几种,并举例说明,然后教师作适当的补充。有时会有所调整,而且,根据存款是定期还是活期,定期时间的长短,利息也是不一样的。

    出示存款凭证条,并让学生说说每一栏表示什么意思,“客户填写”一栏该如何填写,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适当补充。

    3、利息计算

   (1)利息计算公式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2)例题:王奶奶要存1000元请你帮助王奶奶算一算存两年后可以取回多少钱?(整存整取两年的利率是2.7%)。

在弄清以上这些相关概念之后,学生尝试解答例题。

在学生独立审题解答的基础上订正。

板书:

方法一                     方法二    

1000×2.7%×2=54(元)       1000×2.7%×2=54(元)

54×20%=10.8(元)            1000+54×(1-20%)

 1000+54-10.8=1043.2(元)     =1043.2(元)

答:两年后王奶奶可以取回1043.2元。

  师:我们存入银行所得的利息要缴纳利息税,利息税是利息的20%。王奶奶存1000元2年,到期利息54元,应缴纳利息税54×20%=10.8元这样她存入1000元,到期后她可以实际得到本金和税后利息一共是1043.2元。

 4、学生完成第100页的“做一做”

三、实践应用

    练习二十三第6、7、9题

完成练习时看清题目认真审题,有的要缴纳利息税,有的则不必缴纳利息税,像国债、教育储蓄就不缴利息税。

四、课堂总结

    学生谈谈学习本课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板书:   

方法一                     方法二    

1000×2.7%×2=54(元)       1000×2.7%×2=54(元)

54×20%=10.8(元)            1000+54×(1-20%)

 1000+54-10.8=1043.2(元)     =1043.2(元)

答:两年后王奶奶可以取回1043.2元。

 

教学反思:

 

 

 

 

 

第八课时

课题   折扣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商品打折销售的情境中理解“折扣”的意义。

2.学生在掌握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这种问题的基础上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养成独立思考、认真审题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折扣”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理解“折扣”的意义 

      师:利用课件或挂图出示商场店庆、商品打折的情境。        

问: “打折”是什么意思?八五折、九折表示什么?

生:结合实际了解到的信息进行思考和交流,再阅读课本进行对照分析。

小结:商店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折扣销售,通称“打折”。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问: 七五折表示什么?五折表示什么?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出示例4

让学生独立解答

集体汇报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并且两个问题加以比较

板书:(1)180×85%=153(元)

(2)160×(1-90%)=16(元)

     师生共同总结解题方法

三、实践应用

    1、第97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出各折扣表示的意思

2、第101页第1、2、3

四、课堂总结

 学生谈谈学习本课有什么新的收获。

   

 

板书设计:(1)180×85%=153(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六上数学五六七单元

《六上数学五六七单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