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4~35页,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充分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2、初步理解、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重、难点
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
设计意图 |
一、 复习。 1.口答:下列算式先算什么,再口算出结果。 学生说运算顺序,在口答结果。 2.出示例题图。 谈话:从图上你可以搜集到哪些信息? 提问:要求买1个书包和6本笔记本一共要花多少钱? 列出综合算式并解答。 汇报时指名说出解题思路。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题: (1)引导学生看图。 出示问题:用50元钱买1个书包后,还可以买几本笔记本? 分步列式计算,再试着列出综合算式。 小组讨论思路,指名说说每步算式求的是什么。 提问:能不能这样列:50-20÷5。为什么? (1) 添上小括号,我们就能根据题意,先算减法。 追问:小括号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算出结果。 1. (1)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2)评讲:先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说说计算结果。 (3)集体订正 (4)提问:两题在计算时有什么共同之处? 板书结论:算式中有括号,应先算括号里面的。 |
从已学的知识入手,既整理了已学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又以开放的练习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习欲望。 通过尝试计算,发现矛盾,引人新的规定,使学生明确小括号的意义,发现小括号的作用。 |
三、组织练习。1、完成第34页“想想做做”第1题。 (1)先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独立解答。指名学生板演。 (2)集体订正时提问:在计算有小括号的算式时要注意什么? 2、完成 “想想做做”第3题。 (1)用横线划出计算的第一步,再分组计算。指定三位学生板演,每人计算一组题,其他学生至少计算一组题。 (2)组织集体订正。 (3)比较每组两题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3、说一说按照计算要求,下面的算式中要不要加括号,怎样加括号。 (1)72-30+22 (2)36+24÷6 (3)58-6×7 (4)72÷2×6 4、完成 “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审题。 (2)列出综合算式解答。 (3)讨论思路及算式。 提问:为什么在综合算式中要加上小括号? 5.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在列综合算式时用到了什么符号?算式中有了它,有什么作用? 学生自由发言。 四、 完成作业 完成第35页“想想做做”第2、5题 |
|
让学生在算算比比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通过独立计算、集体讲评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多角度地巩固强化新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