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5~36爷,“想想做做”第6~10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不含“小括号”的综合算式与含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的比较,进一步理解、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通过对比练习,感受小括号在计算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
设计意图 |
一、 基础练习 1、口算。 720÷8 337-45 2.下列算式先算什么,再计算。 (127+23)÷50 46×(30-25) 学生先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结果。 二、初步感知。 1.(1)出示:180-36-44 180-(36+44) 先观察两题的相同和不同。然后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追问:为什么运算符号、运算顺序不同,而结果却相同,是巧合吗? (2)出示159-(59+37) 159-59-37 让学生分别计算出结果,说说自己的发现。 (3)引导学生观察讨论。 小结: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与从这个数中减去两个数的和,结果是相等的。 2.根据已有的算式,说出与它计算结果相等的算式。 学生按要求口答算式,教师板书。 口算验证。 |
复习带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通过对比练习,进一步感悟小括号在运算过程中的作用。 |
三、灵活运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8题。 (1)出示插图 (2)学生说出图中已有的信息。 (3)学生试着列出综合算式。小组讨论思路,指名说出每题的解题思路。 (4)指名说说每步算式求的是什么,学生算出结果。 提问:为什么要加上小括号? 2、“想想做做”第9题。 (1)提问: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说说解题思路。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 “想想做做”第10题。 (1)学生讨论解题思路及算式。 (2)板书算式。50-18-25,50-(18+25) (3)比较2个算式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四、知识拓展。 自学“你知道吗?”教师适当补充。 四、 完成作业 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分析、推理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