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内容: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北师大版教材第八册P61)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感悟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
2、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3、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重点: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难点:小数部分没有除完,要添0继续除。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与小数有关的知识。先静静地看一看。[课件出示复习题:第一题0.5是( )个十分之一。1.5是( )个十分之一。0.3是( )个十分之一,也就是( )个百分之一。]
生1:0.5是5个十分之一。
师:做对的大家都说对。
生2:1.5是15个十分之一。
生:对。(齐说)
生3:0.3是3个十分之一,也就是30个百分之一。
生:对。(个别孩子仍在思考)
师:同意的孩子请你再来说一说。
生4:0.3是3个十分之一,也就是30个百分之一。
师:全班一起来。
生:0.3是3个十分之一,也就是30个百分之一。(全班齐说)
师:看来,前面有关小数意义的知识孩子们学得还不错。今天,我们将在以前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解决新问题。
(评析 简短的开头语,初听是客套话,细想有意图: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营造了平等对话在氛围,指导了学习方法。小数意义的基础训练,全员参与,是全面的热身,为后继学习打好了基础。)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课件呈现情境图)星期天佳佳和妈妈打算在附近的商店买牛奶。但同一种品牌的牛奶在三家商店有不同的促销方式。(教鞭指,学生自己看信息:甲商店5盒11.5元,乙商店6盒12.9元,丙商店3盒9.15元)看到这些信息后,你能先告诉佳佳到哪个商店买牛奶最不划算吗?先想一想(给多数学生以思考的时间)
生1:丙商店的牛奶最不划算。
师:你觉得呢?(另请一人回答)
生2:我也觉得是丙商店的最不划算。
师:用了个“也”字,说明他刚才听了同学的发言。
师:你呢?
生3:我也觉得是丙商店的最不划算。(学生达成共识:丙商店的牛奶最不划算)
师:(探究的口吻)你是怎么快速做出判断的?
生1:我是用估算的方法。甲商店的牛奶5盒11.5元,那么一盒就是2元多;乙商店6盒12.9元,一盒也是2元多;丙商店3盒9.15元,要3元多一盒。所以丙商店的牛奶最不划算。(多数学生点头赞同)
师:哦,我们明白了,你是通过比单价,找出了最不划算的商店。那谁能把你刚才听懂的道理,再给大家讲讲?
〖评析 课堂教学是扎实、朴实。这节课,并没有像在好多示范课看到的,关键的地方只要有一个学生说对,就大功告成了,赶紧进入预设的“即将精彩”的下一环节,而是面向全体,让学生再想一想,说一说,将数学认识变成学生的共识.〗
生2:(多数学生跃跃欲试)甲商店的牛奶2元多一盒;乙商店一盒也是2元多;丙商店要3元多一盒。所以丙商店的牛奶最不划算。
师:孩子们通过估算的方法,知道了甲商店的牛奶2元多一盒,乙商店的也是2元多一盒,丙商店3元多一盒。(板书:估算:甲:2元多 乙:2元多 丙:3元多)因此我们能快速做出判断,告诉佳佳丙商店的牛奶最不划算。既然丙商店的牛奶这么贵,我们就不去丙商店买了。(黑板上擦去丙:3元多,再从课件中隐去丙商店,)过日子咱们就得精打细算,甲商店和乙商店的牛奶每盒大约都是二元多,那到哪个商店买牛奶最便宜呢?(语速慢,停顿)这就需要我们来准确计算。先来看看甲商店的牛奶究竟多少钱一盒?
〖评析 结合“精打细算”的具体情境,在教材的基础上,增添了丙商店这个情境,让学生先用估算排除掉最不划算的丙商店,促使学生产生精确计算的需求。〗
(三)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师:试一试,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可以在本子上写
www.dbk123.com 一写。不仅要会算,还要把道理说清楚,有了第一种方法,想一想还有没有第二种方法?〖评析 甲商店牛奶的单价在大部分学生都会的情况下,我们并没有把学生拉回原点,而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会算,还要把道理说清楚,有了第一种方法,想一想还有没有第二种方法?。”因为学生没有“正正经经”的学过,认知来源不同,因而计算方法可能不同,我们提出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既体现了因材施教,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或失败的沮丧,又体现出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生:试做。
师:巡视,收取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做法。口算、竖式计算及被除数的小数点落下来的做法。(轻轻拍手,示意结束试做)甲商店的一盒多少钱?
生:(齐说)二元三角。
师:都是2元3角。你的算式是什么?
生:11.5÷5=2.3元
师:(板书:11.5÷5=2.3元)大致看了看孩子们的做法,有的是口算的,也有用竖式计算的。(实物投影展示)先来看口算的。书写真漂亮。(有感而发)本子上写的是11.5÷5=2.3(元),你知道他是怎么口算的吗?
生:先每盒分2元,还剩1元5角。每盒再分3角,合起来就是2元3角。(多数学生恍然大悟)
师:(若有所思)有道理吗?听明白的孩子请你来说一说。
〖评析 把单向的设问变成了多向的对话交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互动意识和交流能力。并以此种方法突出了学习重点即对算理的理解,同时潜移默化且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学习的方法、习惯与能力。〗
生:先每盒分2元,还剩1元5角。每盒再分3角,合起来就是2元3角
师:其实,平常我们买东西的时候就是这样算的。再来看看竖式做法。这是谁做的?这个有过程,我们请他来讲讲。递给学生铅笔,边指边说。请孩子们仔细听,认真看,你有没有没听懂的地方,一会儿提出来?
生:(在实物投影上一边指着自己的作业本,一边进行讲解)11除以5商2,15除以5商3,结果就是2.3。(学生自己去领会)
师:想一想刚才做的2表示什么?15和3呢又分别表示什么?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再来做一做。(投影上保留学生书写较为规范的竖式。教师规范板书)
师:我们是用11元5角除以5。2表示什么?
生:每盒分2元。
师:”元”这一位,我们已经商完了,接着该商”角”这一位了,怎样区分元和角?
生:在元的后面添上小数点,将元与角分割开。
师:(红色粉笔点出小数点)15表示什么?
生:15角。
师:3表示什么?
生:每袋再分3角。
师:这道竖式除完了吗?
生:除完了。
师:(指着黑板上完整的竖式)没有剩余,除尽了。
师:(教师黑板上的规范板书与学生竖式中余数中有小数点的情况进行比较:投影展示。)我刚才看到有好几个同学是这样做的。有什么不同?
生:余数中出现了小数点。
师:对于这个不同,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不用打小数点,太麻烦。
师:不打小数点影不影响我们的计算?
生:不影响。
师:已经除到”角”这一位了,这里的1和5表示的是15角,我们是用15角再去除以5,所以这里的小数点就不写。在以后计算中,请注意被除数的小数点就不要往下落了。(投影仪上红笔删掉小数点)
师:现在已经算出了甲商店的牛奶每盒2元3角,要比较出哪家商店更便宜,我们还要计算乙商店每盒牛奶的价钱。请你试着做一做。
生:试做。
师:(巡视,拍拍孩子的肩膀,说些鼓励的话。收取一名学生的做法:余3未添0继续除。投影出示。)我看到有些孩子是这样做的,我们来看看。你有什么想法?
生1:我想问个问题:余数3怎么处理?
师:你觉得呢?
生2:没做完。
师:你怎么觉得他没除完呢?
生:余数不是0,还有剩余。
师:那你打算怎么办?想一想你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有了想法的孩子同桌交流。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北师大版教材第八册P61)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