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小学数学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第十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第十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第十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

04-02 13:17:59  浏览次数:877次  栏目: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标签: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第十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http://www.dbk123.com

课题

分数乘法(一)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            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3.            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会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真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分析和解决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   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

1.  什么叫整数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  出示题目,学生进行计算

(1)6+6+6=6×3

二、新授:

1、出示题卡

 1个图案占一张彩纸的1/5,3个图案占这张彩纸的几分之几?

2、引导学生用涂一涂加法计算,乘法计算三种分式来解决问题。

 

 

学生回忆整数乘法,并回答什么叫整数乘法。

 

 

 

 

 

1、学生仔细阅读题卡,理解题意否,列式计算。

2、学生交流各自计算的方法。

3、全班进行交流。

++==

3×=++==

通过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过渡到分数乘法的意义,学习易于理解。

 

 

 

 

在交流各自的语言地理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是相同的,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三、涂一涂,算一算

(1)2个3/7的和是多少?

 

 

 

 

 

 

 

(2)3个5/16的和是多少?

 

 

 

 

 

 

 

 

 

 

 

 

 

 

 

 

四、练习巩固

1、5个3/8是多少?

2、4个2/17是多少?

3、6个3/25是多少?

学生打开教科书,选涂一涂,再列式计算。

 

学生审题后,涂一涂,再列式计算。

×2=

全班交流

5/16×3=5×3/16

      =15/16

 

 

学生独立完成在作业本上

 

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乘整数的定义,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寸步体会“分数乘整数,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的道理。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分数乘整数            例题:

意义:

法则:

教学反思:分数乘整数的教学反思

  分数乘整数是“分数乘法”的一部分,是学生理解分数乘法意义的基础。本课研究的是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整数乘法的意义进行研究,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容易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学习,学生经历一个探究过程,结合意义来理解进行推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多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动脑思考的学习习惯,基本能结合具体情境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中,会呈现多种多样的解题思路,在此基础上教师加以引导,学生在比较不同方法的过程时,可以比较成功的体会到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从而也加深了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研究兴趣,提高了不同的分析和研究能力。通过分数的计算,学生能够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知道分数乘整数来源于生活,还要回归于生活;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应用意识;实施教学的人文化。

分数乘整数教学反思

一、尊重学生的“数学现实”。

在第一次教学《分数乘整数》之后,其实班里已经有许多学生知道了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如果再按照一般的教学程序(呈现问题——探讨研究——得出结论)进行教学,学生就会觉得“这些知识我早就知道了,没什么可学的了。”,从而失去探究的兴趣。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设计恰当的教学形式,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在教学时,我故意将分数乘整数的结论“灌输”给学生,省去了获取结论的研究过程,意在让学生问“为什么”。这时学生抓住这一质疑点,提出:“为什么只把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10不和3相乘?”接下来的教学就引导学生带着“为什么”去探索。由质疑开始的探索是学生为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的主动探索,因此学生在课堂上迫不及待地,积极主动地进行讨论,从不同的角度解决疑问。

二、实现教学学习的个性化。

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面对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都是从自己特有的数学现实出发来构建知识的,这就决定了不同的孩子在解决同一问题时会有不同的视角。在本节课中,教师放手让学生用自己思维方式进行自由的、多角度的思考,学生自主地构建知识,充分体现了“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的理念。有的学生通过对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的理解,将分数乘整数与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联系起来思考;有的学生通过计算分数单位的个数来理解;有的学生讲清了分母不能与整数相乘,只能将分子与整数相乘的道理;还有的学生将分数转换为小数,同样得到了正确的结果;也有的学生通过生动的数学实例进行了分析。由此我深深地体会到,包或教师在内的任何人,都不能要求学生按照我们成人的或者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去思考和解决问题,那些单一的、刻板的要求只会阻碍学生的思维发展。

 

,北师大版第十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