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在“观察与讨论”的栏目中,教材通过方格纸作为载体,呈现各种形状的平面图形,并提出“下面各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知道的?与同学进行交流”的要求。安排这一内容的目的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能选择不同的图形进行面积大小的比较,并通过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掌握一些比较的方法。而教材安排的三个卡通人物的提示性对话,仅说明学生在比较面积大小中可能出现的几种方法,在最后一行中出示的“你还有什么发现?与同学进行交流。”就是充分考虑到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提出具有自己独特的比较方法。
在“练一练”的第1题中,通过图形面积的比较,让学生体会到一个图形经过分割、平移等方法,可以将原来难以直接比较的图形面积,转化为能直接地进行比较。第2题在方格图中画图形,是让学生认识在相同的面积情况下,图形形状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同样,第4,5题的练习也是通过学生的拼图活动,来认识图形形状的变化,面积大小不变的这样一个现象。
| ||||||||
章节名称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二单元 | |||||||
课题 |
|
计划学时 |
2 | |||||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
1. 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2.通过交流,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3.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和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 | ||||||
能力目标 |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能力。 | |||||||
情感目标 |
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 |||||||
教学重点 |
掌握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的方法。 | |||||||
教学难点 |
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和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 | |||||||
媒体内容与形式 |
多媒体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时间 |
设计意图 | ||||
导入 |
1、同学们,我们以前学习过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知识,还记得吗?说一说。 2、在我们的教室里,同学们能发现哪些平面图形? 3、用手比划一下这个数学书表面的周长有多长?用手摸一摸它的面积有多大? 4、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它的面积是多少呢? 5、同学们对学过的知识掌握得真好,现在老师这里有一副图(出示课本第16页主题图的课件),图上有许多平面图形,今天就来比较这些图形的面积。 |
指名说。 动手操作。 说方法。 观察。 |
3 |
通过对已经学习过的平面图形的再认识,以及图形周长和面积的再认识,为学习新知识做好了铺垫。 | ||||
探究 |
1.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自主探索图形面积的关系。 观察比较这些图形的面积的大小,想一想,可以怎样比较?同学们可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2.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哪个小组先来汇报,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比较这些图形面积大小的?发现了什么? 3.我们是怎样比较的? |
先独立观察、思考,再进行同桌之间的交流和小组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要说清比较的方法及结论。 归纳方法:数方格。1、重叠法;2、分割平移法;3、组合法;4、借助参照物。 |
15 |
组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交流等形式进行比较活动中,使学生掌握多种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研究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得到提升。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 ||||
巩固与拓展 |
第1题: (课件出示)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总结了这么多的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那我要考考大家的眼力,下列图形中哪些与图1的面积一样?为什么?你用的是什么方法得到的? 第2题: 你能画面积相等的图形吗?看谁画的图形既符合要求,又与众不同。 第3题: 应该补几号图形呢?为什么? 第4题: 我们知道用不同的图形可以拼出不同的有意思的图形来。那这两个图形可以拼成什么样的图形呢?先想想,再动手拼一拼进行验证。 你还能拼成什么样的图形呢?动手试一试。 作品展示,说自己拼成的什么图形?怎么想的? |
独立画一画、试一试、拼一拼、想一想。主动汇报。 在书上画。 展示。 汇报思考过程。 先思考,再拼图。 汇报。 |
15 |
组织学生画一画、试一试、拼一拼、想一想等活动,运用平移、旋转、割补等方法,使学生体会形状变化而面积不变的事实,体会把组合图形分解为基本图形的过程,培养图形切拼的意识和图形的转化思想,为后续运用转化思想学习面积公式的推导打下基础。 | ||||
总结 |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
|
3 |
| ||||
板书设计 |
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数方格 | |||||||
教后反思 |
比较图形的面积是在学生掌握基本平面图形的特征和求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在本节课的教材设计中,主要是借助方格纸作为载体,让学生自主的比较各种不同形状图形面积的大小,体验到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可以有多种方法.知道确定一个图形面积的大小,不仅是根据图形的形状,更重要的是根据图形所占格子的多少来确定的。 1、本课的导入采用了以旧引新的方法,还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创设几名小朋友分蛋糕(形状各异,可进行割补的图形),拿到蛋糕后他们认为不公平,要求比一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