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小学数学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数学四上教材分析及反思1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上教材分析及反思1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上教材分析及反思1

04-02 12:01:01  浏览次数:564次  栏目: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标签: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上教材分析及反思1,http://www.dbk123.com

2.系列

“系列”也有二方面的具体表现:一是新教材中每册都安排了统计,并且从一下开始以单元知识块独立出来,如:一上:比一比分类象形统计图;一下:条形统计图,以一当一;二上:条形统计图,以一当二;二下:条形统计图,以一当五;三上:可能性大小(摸球);三下:横式条形统计图、省略式纵横统计图、平均数;四上:复式条形统计图(纵、横);四下:折线统计图;五上:统计和可能性;五下:众数、复式折线统计图。

总体上,新教材中的统计知识比老教材难得多,教学时了解本套教材的编排体系,摸清班级学生统计的知识基础,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力求完成课标对统计知识教学的要求。特别是画统计图时,更要重视让学生探索,而不能单纯地传授。

㈣综合实践活动--专题+渗透

综合实践活动虽然是本套教材的一个共同特点,但本册的综合实践活动与其他各册相比,在量上有明显的增加。

专题性的实践活动,也是是四上教材中单独编排的知识,包括“1亿有多大”、“你寄过名片吗?”

渗透在数与代数等内容中的,还有如:统计贺卡数等,都是实践活动内容。

本册教材的编排特点,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外,同时也具备了新教材所共有的特点,如:

开放度大。最明显的是统计部份,大多数题目,都是让学生在学习统计方法的同时,展开分析,如:“你得到什么信息,你有什么建议?

直观性强。如:用计算机计算。

阅读材料丰富。如:数的产生。这一些既是应该了解的数学资料,也是文明古国的文化遗产,同时又是必学数学知识的延伸。

呈现的题材生活化、情境化、活动化,有些内容还比较有时代性。如:大数的产生、电子邮件信息、降水量信息等等。

学科知识的综合化。如细胞个数、行星离太阳的距离。

二、教学注意点

1.认真钻研教材,做到教学前胸有成竹。

根据“探索性大”的教材特点,我们更应该认真钻研教材,做到教学前胸有成竹,特别是交流式的结束性内容,如计算法则、多位数读写法、算盘的各部份名称、商不变规律等内容的语言表述,虽然新教材对此没有太高的要求,但这是必不可少的知识点,也是重难点之一,必要的概括还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对于反映较慢、思维不太敏捷的学生来说,进行概括是很有好处的,同时,又要注意概括的时间不能太早,主要是在练习中感悟、在练习中归纳。尤其是思考题,更应好好预习,便于指导学生。

2.关注目标定位,力求教学时收放有度。

现用教材,知识面相当广泛,既有必学知识,又有阅读知识和思考题,常常使人迷茫。关于必学知识的教学目标,教学参考书中均有详细介绍,老师们相对比较熟悉。

这里重点谈思考题、数学游戏、你知道吗、阅读资料等知识的目标把握。

第一,对于上述相关知识,虽然不等同于必学知识,但也不能放弃,至于教学形式,可由老师灵活掌握。

第二,要对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并归类。有些阅读类知识,是生活中正常用到的,是需要理解的;有些阅读类知识,是属于文化遗产,只要了解一下便可,有些仅仅是为学生的再学习作铺垫的,现在也不需要学生掌握的。

 

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小学知识

关系不大

为初中铺垫的

思考题

P12、P40⑧、P48⑧、P5212-13、P63、P95、P98

 

P44⑦、

数学游戏

 

莫比乌斯带P77、P116

 

你知道吗?

P22三位一级

P7阿拉伯数字、P32数的来历、P57铺地锦

P44线段、直线,P69

课外资料

P48三数相乘积相同  P95密码箱

P25、P120河内塔

P76菱形性质

阅读资料

 

P19、P25、P32、P110

 

 

对于必学知识以外的内容,要注意从实际出发,把握要求。既不能放弃,也不能要求太高。

3.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数学概念。

如自然数的概念,新教材:表示物体个数的1、2、3……,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还有公布的,九大行星中的冥王星,由于体积等方面的原因,不再与地球等行星同类。

4.教学中的一些小环节

⑴估算教学,关于估算教学,我们常有不同争议,特别为什么在教估算,学生对估算有多大的需求,估算的结果怎么确定,等等。这里只表述估算教学的基本理念:旨在意识培养,重在方法指导,注意目标定位,意在实际应用,力求相对准确,放宽得数范围。至于具体的教学,老师们应根据班级实际,灵活掌握。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⑵有老师问:新教材,把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认识分开了,那么,教学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时,困难就大了。

注意:教学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不稳定性)时,仍可与三角形的性质形成比较,只不过三角形的性质作为衬托,不要强求学生去掌握三角形的特征。

⑶关于应用题的数量关系问题。

在新课程标准中,曾经提到应用题教学,应淡化数量关系,重在学生感悟,并且在低段教材中,也删除了譬如“每份数*份数=总数”之类的数量关系式,那么,这是否意味着课上就不能出现数量关系呢?这个问题,本册教材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可以出示数量关系式(见课本P54页)。

注意:涉及到的数量关系,应让学生在大量感悟的基础上给出,同时也要求学生去熟背。

上一页  [1] [2]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上教材分析及反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