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语文教学反思,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习作教学反思,http://www.dbk123.com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
邵店小学 高伟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可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因此,让学生自评、互评是提高作文能力的一重要途径。
目前,在作文批改中,我们往往直接打上一个分数,写上一段简短的评语或是一个“阅”字,学生拿到经过批改的作文后往往只对自己的作文水平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而不清楚具体好在哪里,不足在何处。其实,批改作文是一件很细致的活,不是在一两分钟内能够完成的,具体到开头、结尾如何写,语言的斟酌,都需要深入的探讨。 修改文章是写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老师在批阅学生作文之前要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以及同学之间互相批改的能力。
一、学生自改
“文章不厌百回读”。作文写好后,凭借语感,大致找出语句表达不通顺的地方;然后就作文取材、立意、构思等方面考虑一下是否合乎写作要求;接下来再对文章的遣词、造句、修辞、标点符号的使用等逐字逐句的推敲,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改正错字、别字和语法错误等。这样,这篇作文基本上能够做到文从字顺、情真意切了。
另外读一读别人写的同类作文,会从中受到很多启发。通过比照,我们会对自己的习作有比较客观、正确的认识,发现其中的不足与值得保留的地方。也能改正自己在选材和立意方面雷同于其他人的地方,力求使自己的作文不落俗,观点新颖引人。
二、同学互评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发现自己习作中的错误,是因为我们都是“当局者”。因此,作文写好后,请几个作文水平比较高的同学帮着看一看,虚心地请他们提出一些修改意见,取长补短,这对提高习作质量是很有帮助的。合作、探究是语文新课改的核心所在,而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作文评改活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同学们在互评作文时,共同解决评改中的难题,探究写作经验,交流写作心得,分享感受,取长补短。通过学生互评作文,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玉不琢不成器”。从某种意义上说,好文章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
精心指导 共同讲评 习作水平定能提高
——“高效习作教学”观摩反思
鲍善锋
教了近二十年高年级语文,对“习作”非常头疼,不知该如何指导,学生写得也一塌糊涂,还常常怪学生习作水平差。今天有幸观看了中心校安排的高效习作教学观摩课录像,对习作的指导和讲评有了全新的认识。那就是精心指导,共同讲评。
一、精心指导
以前习作指导时,仅让学生读读“习作要求”,找篇范文读给学生听,学生写起来往往是千人一面,与范文差不多——仿写,没有新意。而王思明老师的指导课,可以说做到了精心指导。首先出示一谜语“一个鼻子一张嘴,一双眼睛四条腿……”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动物,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结果都没猜到,究其原因,这是许多动物的共同特征。然后让学生说说班里“两个女生”、“一男一女”等同学特征,再到某一个人,后来范文片段引路,让学生明白写人要抓住特征,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来表现人物特征。这时,王老师才出示习作要求,学生的兴趣,思维都已活跃起来,文思如泉涌,知道怎样写了。
二、共同讲评
我们常常认为习作讲评是老师的事,找篇好的读给学生听听,或对较差的习作评评不足。这是远远不够的。习作讲评必须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完成,同时要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培养进取精神。课始,王老师先后出示两组描写人物的片段,让学生猜猜写的人是谁,学生仍没有猜到,教师仅仅适当再描述,学生就知道写的是谁了。原来,写人要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例。然后,让几位学生读自己习作或习作中被老师圈画肯定的地方,让学生自己说说笔下人物是个怎样的人,是怎样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又举行作文沙龙,几个同学来点评一生习作,最后,王老师说,如果再写这篇习作,你会从哪些地方提高呢?让学生自评。这样,通过多种形式师生共同讲评,效果怎能不提高呢?
找到不足,认真改之,高效习作的前景还会远吗?
有效的作文课
彭三虎
听了王思明老师的《人物特征的描写》作文指导和讲评课,在对什么是有效的作文课的探求中,我受到了许多启发。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节作文课刚开始,王老师就用猜谜的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上作文课的兴趣,学生们猜的答案是五花八门,师此时及时引导学生:一个名人说过,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从而让生感受到要想写好人物素描作文,就必须抓住人物的特征来写,这样才能让人一下就猜出来。
这样的教学设计,达到的效果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的,比起教师直接的告诉要让学生容易接受的多。
二、恰当的指导方法
写人的作文,学生往往不知从何写起,王老师恰当的教给学生正确的方法,再加上以合适的呈现方式,就显得容易的多。
王老师是成功的通过两篇学生学过的文章进行写作方法指导的,通过读、品评,从而让生总结出写人要写具体事例,写具体事例的时候,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来写。精当的指导,加上典型的文章,学生较直观的感受到了如何写好写人的习作。
三、评讲作文别具一格
说实话,讲评作文有很多时候被许多老师给忽略了。为什么老师不重视讲评,我归纳的原因有三:一是老师感觉作文讲评课不知如何上起;二是讲评作文学生兴趣不高,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情绪;三是明知道讲评的效果,但是迫于教学进度,教师为了追赶进度,只有忍痛割爱,将讲评置之一边。听完本节课之后,顿觉眼前一亮,觉得有必要重新审视我们的习作讲评。
有比较方可觅得真经。讲评课伊始,王老师就出示了写鲁迅和黄继光的神态和动作片断,让学生来猜猜是谁,学生猜的是答案也是不尽相同。等教师说出具体的事例时,学生们都是脱口而出。此时教师就及时引导学生:事例才能让我们记住一个人。这种比较,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了写人写事例的重要。
作文沙龙趣味横生。在小学作文讲评课中引入沙龙这样的活动方式颇觉新颖。从实际效果来看,学生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这样的方式,可以说为个人发表自己的看法提供了较好的舞台,也无形锤炼了学生修改的能力。
创作谈简单易行。让学生来谈谈自己的创作想法,实在是高明,这种方式将较为深入地引领学生对习作的全面把握能力,这样训练,将把学生的习作水平提到一定高度。更难能可贵的是教师这种训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给学生一个成功跨越的阶梯。王老师是这样设计的:
写的是谁;
人物的特点;
具体的事例;
抓住人物的什么方面来写的。
学生从这几个方面来说,方向明确,条理清晰,效果凸现。
一节扎实而有效的习作指导课
张 婕
一般说来,习作课是语文教师教学中觉得难度较大的,平时在习作课上研究也不是很充分。但是今天我们观摩了一节扎实而有效的习作指导课,让我很是欣赏。
这次习作指导课的内容是《人物特征的描写》整个习作指导条理清晰,点面结合,针对性和指导性强。
执教老师别具匠心,上课一开始出示谜语让学生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猜不出来,这时老师说明原因:这一谜语没有说出某个事物的特征,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接下来,老师指两名学生站起来,指导学生说说他们有什么不同。学生说他们相貌、性格不同。老师进一步引导:他们还有什么不同?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说家庭、习惯、爱好不同。这时老师不失时机的继续引导:你们对同学如此了解,对身边的亲人呢?比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他们中某一个人有什么特点呢?还有其他人吗?比如:表弟、表姐、邻居、售货员、医生、护士、修理工……他们中某一个人又有什么特点呢?学生思维的火花被激活了。接着老师揭示本次习作的要求。然后相继投影两个描写人物的片段,引导学生学习习作方法: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和具体的事例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最后读写结合你们身边有没有有特点的人物?你准备从哪些方面来写?学生练写。
生活中处处有作文,作文就在学生身边。作为教师,只要我们走近学生,贴近学生的生活。在“真观感”中体验“精蕴”,学生对作文有了兴趣,难道还用担心他们不能文思敏捷,妙笔生花吗?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习作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