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小学语文语文教学设计二年级苏教版第四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三单元)
二年级苏教版第四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三单元)

二年级苏教版第四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三单元)

03-24 16:48:48  浏览次数:553次  栏目:语文教学设计
标签:小学语文教案,优秀语文教学设计, 二年级苏教版第四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三单元),http://www.dbk123.com
第三关:有感情朗读。
  师:咱们一起读了,老师真快乐,大家快乐吗?请大家闭上眼睛,听听歌里的小朋友快乐吗?(播放儿歌《水花花、泥花花》)
  是啊,雨中的小朋友真快乐!请大家认真读一读诗歌的第一小节,看看大雨过后,广场上玩水的小朋友快乐吗?
  1、哪一句看出来了?(发散思维,积累语言,指导说话“快乐得还像……一样”。)
  2、大家说得真好,他们的确很快乐,自己试试看谁能把他们快乐的心情读出来。
  3、自己试读。
  4、组内读,读得好的别的小朋友可以给他加上动作演一演。
  5、请小组表演读,好的给配上音乐。(乐曲未完,大家闭眼听,脑子里过电影别的小朋友会怎样玩水,说一说)
  
                            6. 谁的本领大
教材分析:这篇童话通过风和太阳两次比本领的经过,告诉我们各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本领,我们一定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和看待别人。全文共有九个自然段。这篇课文情节紧凑,富有戏剧性变化。人物形象鲜明,语言活泼,颇有 个性,适合训练学生分角色朗读。
学情分析:初读课文时,可用提问激趣,导入新课:“风和太阳究竟谁的本领大呢?”细读课文要指导学生抓住风和太阳比本领的不同起因、方式和结果,来认识他们各有各的本领,不能简单地说谁的本领大。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会用“觉得”写一句话。
2、能够分角色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让学生懂得各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本领,一定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和看待别人。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初读课文,提出问题,学会生字词
一、提出课题
板书课题,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谁和谁 比本领?他们究竟谁的本领大?)
二、初读指导
1、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写上序号。初步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3、学习生字词。
4、抽读生字词卡片。
5、指名试读课文。
6、齐读课文。
三、描红指导
四、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风说的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生字卡片
2、默词
二、新授
1、上节课,我们知道课文1—3自然段写了风和太阳第一次比本领,他们怎么比的呢?
2、教学1——3自然段
(1)指读1——3自然段。
(2)风和太阳为什么比本领?
(3)你觉得风怎样?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能读出风那骄傲的语气吗/
(4)太阳又怎样呢?“强烈”还可以换成什么词?
(5)分角色 朗读1——3自然段。
3、 教学4——9自然段
(1) 第二天,风和太阳又碰见了,他们之间又怎么比本领的呢?
(2) 此时,你觉得太阳怎样?从哪些词看出来的?“得意”可以换成什么词?请你通过朗读把太阳那得意的样子读出来。
(3) 针对风的提问(出示挂图)
太阳怎么做的?风呢?(出示挂图)你们看。有了风的帮忙,小船怎样前进的?书上用的动词是多么精彩。
齐读第7自然段
4、太阳看到这一切,料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吗?你怎么知道的?
5、齐读风最后一句话。(出示最后一句话)你从风的话中,读懂了什么?
6、分角色朗读4——9自然段。 有感情朗读全文。 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一、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复述课文
1、用板书内容引导学生复述。
2、各人轻声复述。
3、同桌两人交替复述、评议。
4、指名向全班复述。
三、课堂练习
1、读句子(文后练习4)
2、用“觉得”写一句话
3、比一比 各(   ) 吹(   ) 推(  )  列(   ) 条(   ) 次(   ) 难(  )  烈(   )
4、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太阳光越(   ),船夫越(   ),船也就走得越(   )
(2)风(   )帆,帆(   )船,像(   )一样飞快地前进。
 
                            7、蜗牛的奖杯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荣誉面前骄傲自满就会阻碍自己进步的道理。
 4、通过拓展阅读深化文章主题,通过打写练习内化文章寓意。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荣誉面前骄傲自满会阻碍自己进步的道理。
 2、通过拓展阅读深化文章主题,通过打写练习内化文章寓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拓展资料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看图激趣,质疑导入
 1、(出示蜗牛图片)小朋友,你们认识它吗?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蜗牛吗?
 2、大家谈得真好,可是你知道吗?在很久很久以前,蜗牛还长着一对大翅膀呢!看,(出示长翅膀的蜗牛)多可爱的小蜗牛!
 3、看到这两幅图,你有什么疑问吗?
 4、今天,我们来看看《蜗牛的奖杯》这篇课文。板书课题。读题。学习生字“奖”,读准三拼音,写这个字应注意什么?(学生讨论)
二、初读课文
 1、这只小蜗牛的翅膀是怎么丢失的呢?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读课文。
 2、出示读书要求
 A第一遍,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B第二遍,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并画出不理解的词。
 C第三遍,用自己的话说说蜗牛的翅膀是怎么丢失的。
 3、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4、检查自读情况
 A出示生字卡
 B指名分自然段读
 C谈谈蜗牛的翅膀是怎么丢失的吗?
三、学习生字
 1、学生到信息平台自学生字。
 2、学生用口诀、谜语、顺口溜识记生字。
 3、教师指导书写较难的生字,(翅、蜓、蜜)认识新偏旁(支)。学生当小老师。
四、学生描红,老师巡堂。
五、网上阅读10分钟
 学生到跨越式平台阅读有关蜗牛的资料及一些名言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我们都知道原来的蜗牛和现在的蜗牛完全不一样。原来的蜗牛是什么样的呢?读读这段话大家就知道了!(多媒体显示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1、学生交流 2、指导朗读(突出“有力”“自由”)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蜗牛不仅能在天空自由飞翔,而且还飞得很快,在一次比赛中捧走了冠军奖杯呢!课文哪些词写了它飞得很快。相机理解“遥遥领先、甩下”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原来的飞行冠军又怎么会变成现在的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行的蜗牛呢?它是怎样变成的?
 1、学生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2、学生交流相机理解“天长日久”(提问引导:背了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勉强”(找反义词)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蜗牛为什么变成这样呢?看来我们还得回到它得奖后的那些日子。捧走了冠军后蜗牛是怎样做的?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
 2、学生汇报,教师相应出示句子。引导理解“得意洋洋”(表情朗读出得意洋洋的样子)“成天、唯恐、生怕”(换一种说法)
重点句子: 可是,这奖杯很大很重,蜗牛背上它,再也飞不动了。
 理解“大”和“重”不仅是奖杯本身的大和重,而且还暗含着在荣誉面前骄傲自大就会背上沉重的包袱,阻碍自己前进的寓意。提问引导:假如蜗牛不把这又大又重的奖杯背在身上,蜗牛会怎样? 
 3、让我们一起把蜗牛得奖后的所做所想用声音来表达。指导朗读。得意、担心、害怕的心情读出。
五、释放情感
 过渡:(相机出示投影)从一个飞行冠军到只能慢慢爬行,从一个金灿灿的奖杯到一块毫不起眼的硬壳。蜗牛的心情又是怎样呢?(沉重)用这样的语气一起读读第四自然段。

[1] [2]  下一页

,二年级苏教版第四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三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