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小学语文语文教学设计二年级苏教版语文第四册教学设计((第七单元)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第四册教学设计((第七单元)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第四册教学设计((第七单元)

03-24 16:48:35  浏览次数:699次  栏目:语文教学设计
标签:小学语文教案,优秀语文教学设计,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第四册教学设计((第七单元),http://www.dbk123.com
17.歌唱二小放牛郎
教学目标——1.认识汉字15个,学会写10个汉字,学习多音字“挑”。 2.通过唱歌、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教材分析——本课以儿歌的形式编写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形式新颖,读起来琅琅上口。诗歌的开头是悲剧性的,以悬念引出主要人物王二小。主体部分给王二小着色不多,而是从敌人的凶残、狠毒方面下笔,和这样凶残、狠毒的敌人作斗争,王二小表现出多么大的勇气和智慧。从而引导学生理解能在非常时刻表现出非常人的行为,做出使人叹服的正义之举的人,就是英雄。
学情分析——对于当今的儿童来说,由于年代久远,“抗日战争”、“解放区”、“扫荡”、“埋伏圈”、“后方机关”等都是生疏的事物,这对学生理解课文体验情感会有一定的障碍。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课前通过看电影、电视片,或者采访年长的亲人,使学生对那个时代有一些感性认识,至少能明白中国人民、王二小的行为是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正义行为,再来学习本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喜欢听歌吗?学习之前,先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歌,听听歌里都唱了什么? [学生在学习课文前可能接触过这首歌曲,以歌曲导入本课的学习,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与文本的距离,消除陌生感。]
 2.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进入十四单元的学习。在这个单元里 ,我们会认识许多的英雄人物。这节课,就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位小英雄,一起读课题――《歌唱二小放牛郎》。
二、初读。
 1.请大家翻到89页,先跟录音小声读课文,注意课文中生字的读音。(放录音)
 2.课文中的生字都认识了吗?请同学们看屏幕,认识的就大声读。
  (放课件:贪玩敌人扫荡山沟危急昏头昏脑埋伏圈枪炮受骗牺牲)
  玩耍(与“要”进行比较,跟老师做一下书空练习。)
  含着(还有哪些字可以和“含”连成词?会读这些词吗?跟老师读一读――含泪、含恨、含情、含苞欲放、包含、含义。)
 3.出示句子:我正在挑选送给妈妈的节日礼物。   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
  自己读读这两个句子有什么发现?这个字有两个不同的读音,读书时要注意区分。
 [课标强调“识字教学应在语言情境中进行”,多音字的教学更加离不开具体语言情境,在句子中进行多音字的教学,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学习,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阅读理解。
 1.刚才我们听了课文录音,请大家回顾一下,课文讲了件什么事?
 [进入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可以尝试着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很有帮助。]
 2.知道什么是“扫荡”吗?
 3.(出示课件 “就在那十分危急的时候”),把“危急”换一个词,还可以怎么说?
 为什么说这是十分危急的时候?请大家默读课文的二、三段,边读边想。
 4.就在这危急的时候,王二小是怎样做的?
 理解“顺从”,他为什么要装出听话的样子?
 5.王二小把敌人带进埋伏圈,结果怎样?在带敌人进埋伏圈时,他想到这个结果了吗?那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
[这个问题的设计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人物情感的主要线索,学生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对王二小这个人物就会有更深入的认识。]
 6.尽管可能牺牲,但他觉得用自己一个人的生命换取几千名乡亲的生命,值得!他相信自己的血不会白流,八路军叔叔一定会消灭可恶的敌人,为自己报仇的!想到这里,他毅然将敌人带入了埋伏圈。“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旁边。我们十三岁的王二小,就这样英勇地牺牲了。”课文最后两段就是对他这种英勇献身精神的赞颂。
 (出示课件:“干部和老乡得到安全,他却睡在冰冷的山里边。他的脸上含着微笑,他的鲜血染红蓝天。秋风吹遍了每个村庄,它把这动人的故事传扬。每一个人都含着悲愤,歌唱着二小放牛郎。”)让我们带着对二小的敬佩之情,再来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两段话。
 7.王二小牺牲时,脸上为什么含着微笑? 
 当枪炮声响起的时候,他知道八路军叔叔正在为他报仇;当枪炮声响起的时候,他知道乡亲们的生命保住了。有了他们,总有一天敌人会被赶出我们的国土,有了他们,总有一天中国人民将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想到这里,二小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8.相信同学们一定被他这种舍生忘死、临危不惧的精神所深深打动!学到这里,老师有个问题想问大家,什么样的人才算是真正的英雄?
 总结:能在危难时刻做出令人叹服的正义之举,这就是英雄。
四、学写生字。
 1.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本课要求学写的生字。(出示卡片)学生领读。
 2.仔细观察这些生字,哪些是上下结构?哪些是左右结构?
  特别注意一下“染”字,木字底托住了上面的三点水和九,因此它属于上下结构。
 3.字音都读准了,接下来我们做一个小练习。
 (出示:坡――波昏――纸扬――杨抓――爬)
 仔细观察横线两边的字,有什么发现?每组字的偏旁不同。试着给这些字连词。
[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同音字、形近字越来越多,学生极易发生混淆。教师应当根据学习的内容及时为学生扫清识字中的障碍。]
 4.重点指导:
 (1)玩耍的“耍”字:请同学们注意看老师写。“而”落在横中线上,“女”的横要长,托住上面的。
 (2)危急的“危”:先看老师写一遍。横折钩的横落在横中线上。
 (3)脑筋的“脑”:先看老师写。右边竖折竖的起笔都在横中线上,而且被这条横盖在下面。
 (4)其他的生字同学们可以自己练习书写,写字时注意每个字中变红的笔画。(教师将主要笔画描红)老师相信只要大家仔细观察,一定能把它们写得既正确又美观。每个字练习写一个。
[考虑到学生已经具备独立识字、写字的能力,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所学内容确定教学难点,着重加以指导,其他生字可以放手给学生,提高他们独立识字写字的能力。]
五、总结、布置作业。
 1.学写的生字每个练习写四个,连两个词。
 2.学唱《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可以唱给爸爸妈妈听,也可以读课文或者编成故事讲给他们听。
 3.搜集你所敬佩的英雄的图片和资料,做好交流准备。
                         18.鸟岛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知道我国青海湖西部有个鸟岛,初步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从而爱鸟护鸟,初步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由绳子组成的词语。
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教师:同学们,在这春夏之交的美妙季节,我们游览了台湾的蝴蝶谷,又和傣族人民一起共度了一个难忘的泼水节。昨天我们又到神奇的鸟岛转了一圈,好多老师都想去鸟岛呢,看,他们来了,愿意做他们的小导游吗?
二、以读为本、理解品味
1、学习第一小节
 师:老师们最先想知道的是鸟岛究竟在哪儿?哪位小导游愿意介绍一下?
 (1)指名读第一小节。
 (2)课件出示帮助找到位置。
 (3)理解“闻名中外”。什么意思?你知道哪些建筑或旅游圣地是闻名中外的吗?
 (4)齐读。
 (5)学习第二、三小节
 教师:昨天你们肯定在鸟岛拍了许多美丽的照片,愿意把你的照片向大家展示一下吗?
2、第二小节
 (1)指名读。
 (2)这么多鸟,他们来干什么?(板书:筑巢安家养育后代)理解意思。
 (3)这成千上万只鸟,是不是同一时间飞来的呢?理解“陆续”。(课件演示)用“陆续”口头说话。
 (4)让我们也来当一回快乐的鸟,飞一飞好吗?(生做鸟飞动作)
  采访:你为什么选择在春天飞回鸟岛?(看来鸟儿和人类一样都喜欢气候温暖、环境优美的地方。)
 (5)指导朗读。(春天来到了鸟岛,岛上一片鸟语花香,小草探出了嫩绿的脑袋,鲜花张开了笑脸,它们正伸开臂膀欢迎四面八方的小鸟呢。你们愿意美美地读一读这段吗?)(课件出示第二小节)

[1] [2] [3]  下一页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第四册教学设计((第七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