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小学语文教案,优秀语文教学设计,
紧扣“石”字,做“实”文章——《黄山奇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点评,http://www.dbk123.com
人教版课标本小学语文第三册
紧扣“石”字,做“实”文章
——《黄山奇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点评
◆设计 静思语◆点评 俞东江
【设计理念】
本教学设计,紧紧围绕“石”字做文章。先聊“石”,给“石”字组词,再读读课文,找找文中的奇“石”,然后在识字教学的环节中开展“搬拦路石”的游戏,最后来读读自己喜欢的奇“石”。让学生在以情激趣、以趣诱知,情知和谐的过程中理解与体验、感悟与思考,努力使“听、说、读、写”有机地融为一体。
(听说读写是语文的根,抓住了根,就抓住了语文。)
【文本解读】
课文《黄山奇石》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思路清晰,具体写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四块奇石。通过对这四块奇石的描写,让学生来感受黄山“石”的奇与趣,激发学生爱黄山石,爱黄山,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注意“胳膊”中的“膊”念轻声;会写8个字,注意“尤”字不要写借,“区”与“巨”的形与笔顺。
2、理解10个带生字的词语。注意“巨石”重意与笔顺,“奇石”重意,“岩石”、“石盘”、“仙桃石”重音。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黄山奇石的“奇”与“趣”。
【重点难点】
《黄山奇石》是二年级上册的第二篇课文。此时,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二年级,课文呈现的方式发生了细微的变化——由每个字都带拼音到每个字都不带拼音,而且课文也变得长了些,同时生字特别多。根据这些情况,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将是生字词的学习,而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自然而然成了本堂课的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1、要画田字格(尺子、红粉笔);
2、练字(打印生字、课题);
3、背课文;
4、自制生字卡片、石头名称卡片(磁铁)。
(课前准备很细致。)
【教学过程】
一、聊“石”,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注意看老师写一个字(板书:石)。字要一笔一画地写,要写得端正,因为字是写给别人看的。这是个——石字。你能给这个字组个词吗?
预设学生组词:石头、石子、沙石、石块、石灰、石板、石桥、奇石、化石……
(组词是否可以去掉,因为本课与“石”组成的词语已经很多了。把这里的时间节省下来读课文。从“石”到“巨石”更显得连贯。)
预设:
(1)写“巨”石。小的石头就是——小石子,那很大的石头可以叫做——巨石。
(直接问学生,“巨”是什么意思?我估计很多学生都知道。)
课件出示1巨石
(黑板上已经写了“巨石”,就不必在课件中再出示这两个字。能不用课件的地方尽可能不用课件。)
读一读这个词语。(随机评点:这块石头还不够大,读得再大一些……)。
巨石的“巨”字是这节课要求我们会写的一个字,举起手来书空,跟老师一起写一遍。(板书:巨)写“巨”字的时候要注意它的笔顺。看清楚它的笔顺了吗?考一考大家,“巨”的第二笔是什么?最后一笔呢?
(我不太喜欢“考一考”之类的话语。应了那句“考考考,老师的法宝”,感觉老师又拿出“法宝”来了。)
(2)除了“巨石”这个词语,老师这里也组了一些词语——
课件出示2石:巨石、奇石、怪石、岩石、石盘、仙桃石
(直接出示“奇石、怪石、岩石、石盘、仙桃石”。师:这里还有几个带“石”的词语,你能读准确吗?尽量不重复。由“石”字带出了课文中的其他带“石”字的词语,顺水推舟,很好。)
读一读这些词语,你能把它读准确吗?
(3)很大很大的石头我们叫它巨石,像仙桃(一样)的石头就可以叫它——仙桃石,特别奇怪的石头我们可以叫它——奇石、怪石。(板书:奇)
今天我们就要走进黄山去看一看这些奇怪的、有趣的石头。(板书:黄山)
课件出示32、黄山奇石
(“2”只是课文序号,不必出示或者板书。)
齐读课题——黄山奇石!
2、你知道黄山吗?
预设学生回答: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是闻名中外的风景区,景色秀丽神奇。其中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号称“天下四绝”。
想知道课文是怎么说的吗?
课件出示4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学生的口头语言与文本中的书面语言相比照,很好。)
(学生此时不是还没打开书吗?让学生赶紧打开课本读读第一自然段啊。这里的课件又可以省去了。)
(学生已经知道黄山“闻名中外”、“景色秀丽神奇”、“怪石有趣”了,这个时候学生特别想知道黄山奇石奇在哪里,是读兴正浓的时候,为什么还不让学生打开书读课文呢?)
预设:
(1)搬掉生字拦路“石”。
有些小朋友在读的过程中,已经发现这一段话特别难以读通顺。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原来是“拦路石”太多了。咱们先把生字拦路石搬掉。怎么搬呢?读,你把它读准确了,就算搬掉了。自己搬呢,还是老师帮你们搬?——自己搬。搬不动的小朋友可以请身边的同学或老师帮忙。
学生读。(点名读,齐读。)
(2)搬掉词语拦路“石”。
生字拦路石搬掉了,词语拦路石搬起来就轻松多了。先自己练一练。再读给同桌听一听,你有没有读对。
(3)朗读第一小节。
能把这些词语也读下来吗?——能!老师相信你们,就不检查了。但现在你能把这段话读下来吗?
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先点名读,再齐读。)
(为了读好这一个自然段,花了好多时间“搬石头”,感觉有点繁琐。)
3、现在你知道黄山了吧?(知道了。)真的知道了?(真的)那老师考一考大家。黄山它是一个——风景区,在我国的哪里呀——安徽省南部,那里的景色怎么样啊?——景色秀丽神奇,里面最有趣的是什么呢?——怪石、奇石。
(这几个小问题是不是太罗嗦了,有点“明知故问”。学生一读就明白了,只要抓一抓中心词“神奇”就可以了。)
(打开书读课文太迟了!)
二、找“石”,初读感知
1、看来是真的知道黄山了。真明白的同学就有资格去欣赏一下这些奇石。想自己走进黄山去看一看吗?翻开课本放声读一读课文,可以是一遍,也可以是两遍,快的还可以欣赏第三遍。但在欣赏奇石、读课文的过程中有这么几个要求:
(“看来是真的知道黄山了。真明白的同学就有资格去欣赏一下这些奇石。”——这句话听起来不舒服。)
(“可以是一遍,也可以是两遍,快的还可以欣赏第三遍。”——好像在暗示学生读得快一点。读得快势必要影响朗读的质量。)
课件出示5(1)读课文,搬掉拦路石。(2)找一找课文中的奇石。
(在这里解释一下“拦路石”就可以了,前面不必花那么多时间搬第一自然段的拦路石。)
读课文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哪些拦路石呢?
预设学生回答:(1)会遇到生字;(2)遇到新的词语;(3)还有读不通顺的句子……
(相机问学生,遇到这些拦路石怎么办?)读完以后,再请你找一找课文中到底提到了几块奇石。
(教师又罗嗦了一番,“我都急死了,你还不快点让我读课文!”)
学生自由读。
2、课文中的奇石你也都找到了吗?谁来说一说,课文中提到了哪些奇石?你找到这些奇石的有趣的名字了吗?
(一连三问,其实就一个问题:你找到了哪些奇石?男老师说话切忌罗嗦。)
板贴卡片: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三、搬“石”,游戏激趣
奇石也找出来了,那拦路石都搬掉了吗?搬掉了我们就可以来做个游戏——“看谁走得远”。
1、搬掉生字拦路石。
(1)带拼音读生字。
课件出示6生字带拼音:区尤其仙盘峰胳膊巨当脖著形状
(2)去掉拼音读生字。
课件出示7生字不带拼音:区尤其仙盘峰胳膊巨当脖著形状
预设:
(1)先自己练习走——自由读;再点名请学生读,看看你能走多远;开小火车读,看哪列火车没有被石头绊倒;男生读,女生读。
[1] [2] 下一页
,紧扣“石”字,做“实”文章——《黄山奇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