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教学论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探索和思考
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探索和思考

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探索和思考

11-10 02:42:26  浏览次数:382次  栏目: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标签: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集,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网, 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探索和思考,http://www.dbk123.com
——小班化教学心得体会
     语文能力包括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阅读能力是基础,没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没有一定量的阅读积累就不可能有很好的的表达能力,语文能力也无从形成。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在新的形式下,如何把握新的阅读教学方法,成为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所面临的新课题。只有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搞好新时期的阅读教学。
   一、“读”的重要性不可言喻
  语文,姓“语”,名“文”,字“读”。“读”与语文的关系之密切,众目可视。上溯到古老的私塾年代,私塾老先生摇头晃脑的读书姿势,历久弥新。“熟读成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那一时代教育的基本模式,“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成了一代学子的不懈追求。时代变迁,但读的地位始终不变。“以读代讲”“以读代练”“以读为本”等呼声日渐高涨。《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各学段的阅读目标中,将“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定为第一目标;语文教科书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定为课后“思考练习”的第一要求;课堂评价将“读的质与量”定为衡量的第一标准;语文考试将“读”定为检测的第一尺度。由此可见,“读”的重要性不可言喻。
(一)            预习中的“读”
  现在我们班在做的预习作业分为常规预习和特色预习。常规预习包括1、读文2、认字3、说、写生字4、质疑。特色预习:例如《我是什么》1、收集有关“水”的谜语 2、思考“水是生命的源泉。”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3、结合生活经验,举例说说水的作用和危害。水能(             ),水能(           ),水还能(             )。
   对于常规预习作业,我要求学生在学校完成。原因有:1、常规预习中有对读的要求,在学校完成,对于那些想走捷径的,不读课文就做作业的孩子能起到一个督促监督的作用。2、预习作业中出现的错误率比较高的字和笔画,老师心中有数,第二天课堂上重点强调,引起学生的注意。3、学生的质疑问难,教师可以提前收集准备,挑选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共同探讨,提高课堂的效率。
预习中把“读文”放在第一位,突出了它的重要性。字音读不准,句子读不通,怎么可能理解课文,怎么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就更谈不上提高阅读能力了。所以读文是一切的基础。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老师上公开课前,反复要求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甚至是滚瓜烂熟的原因了。
那么预习中的读有哪些要求呢?1、在读文前先标好自然段,并将书本下面注音的字的拼音抄到课文中去。2、拿起课本,认认真真看书朗读。有的时候课文篇幅短小,一篇文章只有几句话。低年级小学生记忆力很强,他们可能在你布置预习以前,他就已经会背诵了,但是,由于没有认真读书,课文里的字却不一定都认识,这样读书,好比“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所以一定要养成认认真真看书朗读的习惯。3、大声读第一遍,读完后在刚才添字、漏字、重复、读错、停顿、打疙瘩的地方做个记号。4、用同样的方法读第二遍。5、第三遍要求默读。梳理前2遍读的不够好的句子,把他们挑出来,再默读一次,直到没有错误为止。6、当第三遍读完后告诉自己,我还有最后一次机会了,然后开始第4遍的放声朗读,注意停顿,试着带上感情。错误率不超过2处,方可进行第2项预习作业。
     这样的读有具体的目标,学生有具体的任务,可操作性强。从一下开始我就用这个方法预习,现在孩子们的朗读水平提高很快,上新课前,大多数学生都能将课文读得十分通顺,十分流利,有的学生还能读出自己的感情。这对学生进一步学习课文内容大有帮助,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二)            阅读教学中的“读”
   “读”是阅读教学永恒的主题,“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书声朗朗”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特征。无论语文教学改到什么程度,都不会放弃读,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
1、  了解不同朗读形式的特点和效果
语文教育家钱梦龙先生曾经说过,孙悟空有七十二变,读的方式也有七十二种。按音量大小划分,有默读、轻声读、朗读等;按速度的快慢分,有浏览、略读、精读等;按参与面划分有个体读、小组读、齐读等;按思维运动划分有自由读、带着问题读、悟读等;按表现形式划分有分角色读、表演读等;此外还有教师的范读、带读、领读、引读等。读的方式如此之多,许多教师茫然不知所措:一堂课中到底要用到集中读书方式?是否形式多好?这样的读书方式有效吗?
我们时常看到一些教师不了解不同朗读形式的特点和具有的不同的效果,随意地采用朗读形式,从而导致读的效果十分不理想。例如,有的教师这样要求学生:“齐读课文,思考2个问题......”显然,这“齐读课文”的方式与“思考问题的目的发生了冲突。”齐读课文是全体学生发声朗读,在这种情形下,学生是无法静心思考问题的。再如,在一些课上,学生还未开读,教师就有声有色地范读,而且是一读到底,这是很不可取的。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教师没有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悟,而是动用专业播音员录制的朗读录音,以规范约束个性。“想怎么读就怎么读”“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确是一种张扬个性的读书方法,但学生还没有掌握几种读书方法,就一味地放任自流,漫无目的地跟着感觉走,这样的读书效果值得怀疑。
面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读书方式,需要我们擦亮眼睛,拨开迷雾,将读的内涵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例如
朗读——有助于学生感受文本,增强记忆,规范语言,发展智力,训练表达,易于背诵;
默读——有利于学生揣摩文字,近距离接触文本,适应不同的阅读目的,便于养成读书习惯,培养正确的阅读态度;
齐读——具有相互暗示、提醒和激励作用,对提高记忆一定的好处;
指名读——能够准确表现个别同学朗读的质量和对文本理解的程度,适宜于检查性、示范性、比较性的教学目的;
分角色读——有利于学生对 课文内容的深刻理解,更好地体现人物个性特征,适宜对话式的文本;
浏览——可以很快地把握全文思路,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但只适宜比较浅显的文本,或较低的教学要求;
自由读——有利于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给有不同阅读特点的学生提供独立的阅读空间,便于教师指导;
范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感知、理解、欣赏课文,并为学生朗读课文示范,具有目的性,诱导性和示范性的作用。
读书的目的决定方式,方式为目的服务。所以,我们应该根据教学的

www.dbk123.com 目的采用适合的读书方式,提高阅读的效率。

2、  重视阅读中感情朗读的指导
“有感情的朗读”是课文需要达成的重要教学目标,也是学生亲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获得语感体验的重要手段。叶老曾经强调读书要 “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要让学生自己去主动感知、领悟、体味语言文字的内涵。我们在实践中也发现一些平时喜欢读课文,会读课文,擅长读课文的同学,他们的阅读能力就相对要强一些。因此,我们在课堂上要少讲,多引导,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多次阅读。这里的多读并不是随意地读,而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多读,读出情感。下面我就重点讲讲阅读教学中感情朗读的指导。
①  运用范读,引导学生感情朗读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对于低年级学生,读书还处于初步学习阶段,他们面对的是陌生的课文,对一些生字新词及长句子,要流利地读出来有一定的困难,更谈不上有感情地朗读了。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随着教师的范读,课文中那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向往,就会像吸水一样同时流入学生的心田,诱发学生情感的波澜。例如《小小竹排画中游》,先用轻松的预期,节奏较慢的语调读“小竹排,顺水流”,将学生带入诗的意境;接着欢快地读“鸟儿唱,鱼儿游”,用声音渲染快乐的气氛;读“两岸树木密,禾苗绿油油”则用欣喜的语调诱发学生对景物的喜爱之情;最后充满激情地高声朗读“江南鱼米乡,小小竹排画中游”,将学生的情绪推向高潮。教师的范读,以声传声,以情激情,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的朗读示范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的朗读水平就提高得越快。

[1] [2] [3]  下一页

,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探索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