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小学语文语文教学设计《渡河少年》教学设计
《渡河少年》教学设计

《渡河少年》教学设计

03-24 16:34:25  浏览次数:621次  栏目:语文教学设计
标签:小学语文教案,优秀语文教学设计, 《渡河少年》教学设计,http://www.dbk123.com

教学目标:

    1、体会文中描述的景象,感受语言美。

    2、学习渡河少年那种执著向上、永不退缩、勇敢自信的精神。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重点词语、句子含义。

    2、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及内在精神。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1、板书“渡河”,问学生“渡河”是什么意思?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片新课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课文到底写了渡河少年的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看课文。

    二  读书指导。

        1、学生资助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读通文。    

        2、课文共几个自然段?

        3、分自然段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的什么 事?

        4、读后讨论:课文分几段?

        5、指名按照部分来读课文。

    三  品读感悟,体会内涵。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少年在作者心中的印象,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说明。

       2、 作者是通过少年的哪些具体表现感受到“倔强”呢?请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课文,画出能体现少年倔强的句子。

       3.学生交流有关句子。

       4.组织讨论:

          (1)投影出示句子“孩子两眼睁得溜圆……滑进了河里”。

          (2)读一读,这是怎样的一种神态,你能表演一下吗?

         (3)通过这神情,我们仿佛看到少年此时内心在想什么?结合1~4自然段想一想。

          (4)赏析“滑进”一词的妙处。

        5.通过联系上下文体会少年内心活动并感受少年的倔强,这倔强从少年在秋风秋水中的表现更加可以感受到。

            (1)出示一组句子。

            (2)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体会一下少年的内心活动,还可以把体会到的少年的倔强通过读来传递给大家。

组织学生交流。

            (3)秋风秋水中少年所表现出来的倔强深深地震撼了作者,于是作者情不自禁地说:“好一朵开放在浪花丛中的奇葩。”

谈谈对“奇葩”的理解。

此时此刻,你觉得少年像什么?(说话训练。)

        6.引读12自然段。

结合上下文谈谈对省略号的理解。

        7.少年渡过了这一条小河,他渡过的仅仅是这一条河吗?

        8.实话实说:你欣赏这一位倔强的少年吗?

    四、总结谈话

        1.用一句话谈谈学完这一课的感受。

        2.质疑。

        3.总结:困难是条河,坚强可作舟,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应对,则是舟上的舵。相信同学们能渡好自己的人生之河。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指导背诵课文第10-12自然段。      3、认识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背诵课文第10-12自然段。     2、认识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教学过程:[=本文由小学教学设计网收集=www.XXJXSJ.cn=]

    一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分小组讨论:你认为这是个什么样的少年。

       2、撑船老人是怎样对待这个少年的?他的想法有什么样的变化?

       3、读老人说的话,读出老人先后说话是不同的语气。

       4、这个少年为什么不坐老人的船而要有过河?

       5、渡河少年为什么要感谢这位老人?

       6、渡河少年在这封信中会怎样写?

       7、加入这位老人并没有去世,受到了这封信,他又会说些什么呢?他怎样写回信呢?

    二  再读课文,感受人物特点。

    三  背诵课文第10—12自然段。

        给学生提示:

        不理——落满彩霞的河水——衬衣——书包

        奇葩——少年

        蹿上——脊背——跑了——水线

    四  识字、写字

        1、认读字中注意“葩”的读音是pā,而不是bā。

        2、会写12个字。“蒙”这个字提醒学生不要丢掉中间的一小横;“哀”的第一个撇,要从中心除起笔。

    五  作业:(任选其一)

        1、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并说一说罢什么比作什么。

        2、如果你是这个少年,你在心中会写些什么?把自己比作渡河少年,给撑船老人写一封信。

,《渡河少年》教学设计

《《渡河少年》教学设计》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