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小学语文语文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03-24 16:12:47  浏览次数:749次  栏目:语文教学设计
标签:小学语文教案,优秀语文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http://www.dbk123.com

五、深化中心,迁移教育

1、学完了课文,谁能告诉我这里为什么成了“鸟的天堂”呢?

2、除了大榕树的大和茂盛外还有什么原因呢?(人类的保护,大自然的恩赐。)

3、是啊,大自然多么的神奇、美丽,我们应该学习这里的人们,保护鸟类、保护环境,让我们的地球母亲成为人间的天堂。

(设计意图:“这里为什么成了“鸟的天堂”呢?”精心一问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巧妙地引人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立足文本,超越文本,深化了中心。真正做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

六、拓展延伸、激情写作

作业:如果你是鸟的天堂里的一只画眉鸟,你会怎样向别人介绍你的家园呢?以榕树上一只小鸟的身份写一篇导游词。

(设计意图:以自己是榕树上一只小鸟的身份写导游词,激起了学生的自豪感,这样的作业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习作热情。)

七,课堂练习

1、缩句。

(1.太阳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

(2.我们在河边大树下发现了几只小船。

(3.我回头看见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起初周围是寂静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chǔ chù)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yīng yìng)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xìng

www.dbk123.com xīng)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高塔下面的乡村划(huà huá)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在文中加粗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2.用“_____”在文中画出表示“应接不暇”的句子。

(3.按文中内容填空。

(1)“大小、小的、花的、黑的”这是写了鸟的________。“有的……有的……有的”是写了鸟的________。

(2)“昨天我的眼睛骗了我”这句话的意思是:昨天不是________,而是________。

(3)最后一句话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是因为________;第二个没有加引号是因为________。(把序号填在横线上。)①对大榕树的称呼②这的确是鸟栖息的好地方,是作者由衷的赞叹。

板书设计

鸟的天堂

树:大、茂盛、勃勃生机——美丽的南国的树

(傍晚)[静]

鸟:多、自由、快乐——的确是

(早晨)[动]画眉鸟(点面结合)

答案:

第一课时

1、捎(捎去)(捎东西);梢(树梢)(眉梢);假(放假)(假装);暇(应接不暇)(空暇);暖(温暖)(暖和);缓(缓和)(缓慢);泼(泼水)(瓢泼);拨(拨款)(拨动)

2、

 

3、1.陆续2.裂逢3.留恋4.展示5.茂盛6.颤动

第二课时

1、(1.太阳留下红霞。(2.我们发现了小船。(3.我看见榕树。

2、(1.到处(chù);应(yìng)接不暇;兴(xīng)奋;划(huá)去

(2.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3.(1)多欢快。(2)鸟的天堂一棵榕树(3)①;②

 

  

《火烧云》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提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散文,凝聚了作家对生活的感悟,反映出他们的审美情趣,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完美的意境,因此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火烧云》作者怀着对大自然的热爱,以丰富的想象力,用生动形象并且是生活化的语言描写了夕阳西下时火烧云绚丽多姿的壮观景象,富有音乐美、色彩美,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因此,对于本文的教学,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选择审美手段,重视学生内在的体验和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使得学生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感悟,激发情趣,进行审美活动,产生美感体验。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字。能正确读写“火烧云、喂猪、笑盈盈、高寿、百合色、茄子紫、跪着、模糊、凶猛、庙门、蹲着、镇静、必须、揉眼睛”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和朗读训练,使学生了解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学习作者写作方法和特色。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写作方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教具准备:制作教学课件,搜集火烧云的图片和有关文字材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www.dbk123.com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作者写作顺序,学习课文第一段。)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今天我们学习的《火烧云》是已故的优秀女作家萧红的作品。课前老师请同学收集火烧云的知识,下面请同学们汇报交流,教师随机点拨火烧云成因。

2.谁来简单介绍一下萧红。(萧红是三十年代的青年女作家,曾受到过鲁迅先生的关怀和帮助。)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通过网上查询,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

3.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配上优美音乐的火烧云图片供学生欣赏。

师:看完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生:畅谈感受……

(设计意图:以课件导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欣赏美丽的火烧云变化万千的同时,尽情地表达自己的心情,激发了学习的兴趣,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看得认真,听得专注,很快便进入了课文情境。同时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调。)

4.师:那文章是如何把你们的这些感受淋漓尽致地描述出来的呢?打开课本《火烧云》一课,我们一起来研究。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字音。

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课文,可以是大声朗读,可以是轻声速读,可以是默读课文。勾划生字词,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加以理解.

( 设计意图:书要多读,但不能简单的重复。在读之前,老师要强调读的要求,提示读的方法,引导学生细细思考品味,为以后深入学习,咀嚼关键词句做好铺垫。)

2、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课文讲了什么?

3、师:好,现在我们就把全文梳理一下,同学们知道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吗?

生:是按照“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的变化、火烧云下去了”顺序记叙的。请按“上来了、变化极多、下去了”给课文分段。

(设计意图:现在有些课,整体感知这一环节总是有意无意被淡化。借助预习勾勒大意,此之为整体感知第一环节;脉络梳理为第二环节,两拍即合,为轻松学文打下良好基础。)

三、引导学习课文第一段:

    带着问题,朗诵第一段:

    (1)思考:火烧云上来后地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2)引读: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    ),大白狗变成——(    ),红公鸡变成——(    ),黑母鸡变成——(     ),小白猪变成了——(     ),老爷爷的胡子变成——(     )。

(3)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读中想象。

(设计意图:这是课文的第一段,这段描写不仅展示了霞光照到地面栩栩如生的美景,同时渲染了人们欢乐的心境。要指导学生在读中想像:“小孩的红脸、大红狗、金公鸡、小金猪、金胡子的老头”是什么样,感受到原来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都因为火烧云明亮的霞光而改变,变得那么美丽、有趣、令人惊奇、喜爱。这个交流体现了人文的内涵。)

(4)出示课后题3:

  读一读,比一比,体会排比句的作用:

  霞光照得动物的颜色都变了。

  大白狗变成红的了。

  红公鸡变成金的了。

  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

  师:像这样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紧密关联的短语或句子连成一串的修辞手法,叫“排比”。

  教师指明一人

上一页  [1] [2] [3] [4] [5]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