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小学语文小学语文片段赏析《孙中山破陋习》教学片段
《孙中山破陋习》教学片段

《孙中山破陋习》教学片段

11-15 19:41:56  浏览次数:294次  栏目:小学语文片段赏析
标签:片段赏析大全, 《孙中山破陋习》教学片段,http://www.dbk123.com
《孙中山破陋习》(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一文,旨在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缠足陋习对中国妇女身心造成的严重伤害,体会少年孙中山对封建陋习的憎恨和破除陋习的重大意义。结合年段目标,课后练习还安排了两组句子的朗读比较,使学生通过词句训练,体会人物情感,“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考虑到所述事件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为了促进学生的读书感悟,达成教学目标,教学时利用了课文中的两幅插图,还从网上查找了几幅图片,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一、再现缠足之陋,理解“痛苦极了”
  缠足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一是没有亲历,二是不可能理解这种行为。所以对课文中所描写的“痛苦极了”难以体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网上查找了几张图片,直观地再现了缠足的过程及被缠之后的畸形之足,通过图片的呈现,使学生对缠足带来的切肤之痛从内心深处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师:课题中的陋习具体指什么?课文中有没有具体的描写?
  生:指的是缠小脚,课文的第二段里写了怎样缠足。
  师:缠足对于我们都是陌生的,虽然课文中有具体的描写,可是我们理解上还是有些难度,现在我们来看几幅有关缠足的图片。(出示缠足图)看看这位小女孩的表情,想象一下她会有什么表现?
  生:她正在被妈妈缠足,好像疼痛难忍,哭着哀求着妈妈。
  师:缠过的足与我们正常发育的双足有什么不同?(出示后两张图片)
  生:缠足后,脚就变得畸形了。
  生:缠足后脚趾翻卷在脚掌下。
  师:想一想,脚趾压在脚掌下,这时走路、劳动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生:那该有多疼啊!
  生:再也不能跑步了,也不能做游戏了。
  师:现在我们再来读课文的第二段,找一找哪些词语和刚才的画面有关系。
  生:圈画出“长长的布条”“一道又一道”“痛苦”“眼泪直往下流”。
  师:这“长长的布条”怎样“一道一道”的缠才能使一双健康的脚变得又弯又小呢?你能通过这些词语读出姐姐当时的感受来吗?
  生:我有一个问题,姐姐不缠不行吗?
  生:我也有一个问题,那姐姐不会偷偷地松开吗?
  生:妈妈怎么那么狠啊?
  师:你们提出了这些问题,说明你们读着思考着,也能提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可这些答案就在课文中,我们如果读得再细一点儿,就能找到相关的答案。
  ……
  (这一部分的教学,先从文字入手,对缠足建立初步认识,考虑到学生与缠足经历的距离,没有在文字上做过分纠缠,而是利用图片将缠足的过程直观呈现,通过图片对“一道一道”所致的“痛苦”有了真实的感受,然后又回到文字中来,使重点词语立体鲜活,使缠足之陋深深植根于学生脑际。而且,直观的呈现和感情的朗读,激发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他们天真地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自然地导入了下一部分内容的学习)
  二、激活课文插图,感受“深深刺痛”
  师:姐姐缠足前后有什么变化,请找一找课文的有关段落。
  生:学生朗读第一段和第七段。
  师:活泼能干的姐姐缠足后再也没有了歌声,再也没有了笑声。想一想,缠足后的姐姐是个什么样子,具有怎样的心情?
  生:姐姐缠足后疼痛难忍。
  生:姐姐可能天天直流眼泪。
  ……
  师:(出示课后第4题的两组句子)让学生比较读。
  (1)妈妈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师:我们来看课文的第一幅图,妈妈此时正低着头,含着泪,用那长长的布条一道又一道地给姐姐缠足,她可能会想什么或者说什么呢?
  生:孩子,不是妈妈心狠,是妈妈没有办法。缠足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我们也没有办法啊!
  生:孩子,不缠足会被人笑话的,一个女孩子让人家笑话,以后就会更苦的。
  生:孩子,我知道你很痛,你就忍一忍吧。我也心疼你啊!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把妈妈眼泪中含着的这些情感,通过你的朗读表达出来。
  生: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
  师:妈妈“含着的眼泪”既有伤心,又有无奈,还有对女儿的疼爱,多么复杂的泪水啊!我们再来看一看在外面横眉怒目双手叉腰的孙中山,他会想什么、说什么呢?
  生:妈妈,你缠足,还给姐姐缠足,做家里的活时该有多难受啊。
  生:姐姐缠了足,谁来和我玩呢!
  生:妈妈,你明知道那缠小脚不好受,怎么还要给姐姐缠啊?
  生:不行,绝不能让姐姐受这份罪,我一定要想个办法。
  师:(出示句子)
  这件事刺痛了他的心。
  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
  再来读一读这组句子,说说去掉“深深”这个词语行不行?
  (面对缠足陋习,妈妈和孙中山的表现各不相同,如何体会妈妈的“含着眼泪”,孙中山的“深深刺痛”所含着的感情,完成课后句子的比较,揣摩人物的内心情感,课文的插图又一次成了中介)
  三、角色移情倾诉,高大先生形象
  师:我们来看最后一幅图,这是孙中山先生的雕像,再想一想,先生的雕像落成之后,有很多小姑娘、中年妇女或是老婆婆来到这里,他们会怎么说?
  生:孙中山先生,如果不是你废除了缠足的陋习,我现在也会像你的姐姐一样被妈妈缠足,我要谢谢你。
  生:孙先生,我也要谢谢你,你废除了缠足陋习,我的女儿再也不会受罪了。
  生:孙先生,你要是早一点当上大总统,我也不会受这份罪了。
  生:我想把掌声送给孙中山先生。
  师:孙中山先生的雕像为什么这样高大,因为他领导了辛亥革命,他让中国妇女摆脱了痛苦。我们再来读一读最后一段。
  (孙中山破陋习,解脱了受残害的中国妇女,就此件事情而言,他就是个伟大的先行者。课文的插图是仰拍的,人物形象特别高大,这是视觉上的感受,能让孙中山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高大起来,这才是编者的本意、教学的用意)
  反思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根据教材实际和学生特点,精心选择几幅图片,成功地引导了学生走进了陌生的文本生活,并进入角色,移情体验,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受到了看似寻常实则饱含情感的几个词语的温度、分量。并把握了图片使用的火候,使教学立足文字,立足朗读,由感知到激情最后自然升华,高大了人物形象,使图片的辅助作用真正做到了适度有效。
,《孙中山破陋习》教学片段

《《孙中山破陋习》教学片段》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