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案例反思学生的错误让学生自己解决
学生的错误让学生自己解决

学生的错误让学生自己解决

11-15 19:40:38  浏览次数:350次  栏目:数学教学案例反思
标签:数学教学案例反思大全, 学生的错误让学生自己解决,http://www.dbk123.com
这是一节“求平均数”的新授课,学生通过主动探究,理解了平均数的含义,掌握了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和用“总数÷总份数”的方法求平均数。在课的练习设计中,教师要求学生先在小组内用自己的语言去创编求平均数的应用题,再汇报交流并进行解答,以巩固课堂所学。
  教学片断如下:
  师: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请大家在小组内用自己的语言编一道求平均数的应用题。
  (在小组长的安排下,学生秩序井然地进行活动,教师适时参与。小组交流后,选择部分学生汇报,并让学生列式解答)
  生1:妈妈买了很多巧克力,我第一天吃了5块,第二天吃了6块,第三天吃了4块,平均每天吃了多少块?
  生2:我们小组下课后玩分铅笔的游戏,小明分到了4枝,小宽分到了9枝,小林分到了5枝,平均每人分到了几枝铅笔?
  生3:过年时,我得压岁钱250元,表妹得压岁钱150元,表哥得压岁钱500元,求我们3人平均每人可得压岁钱多少元?
  ……
  以上各题,学生按常规方法解答,或移多补少,或汇总平分,答案没有争议。
  一位思维比较灵活的学生编了这样一道题:一辆汽车上午3小时行270千米,下午5小时行300千米。这辆汽车这天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教师让学生在草稿本上先试着算一算,然后把学生的两种解法板书下来。
  解法一:(270+300)÷(3+5)=70(千米)……10(千米)
  解法二:(270÷3+300÷5)÷2=75(千米)
  看到这两种答案,很多学生开始拿不定主意了,教室里顿时沉寂下来,教师适时让学生进行讨论。
  生4:我认为解法二是错的。因为求平均数应该是“总量÷总份数”,在这道题中就应该用“总路程÷总时间”,可它求的是两个速度的平均数,所以是错的。
  生5:我们小组对结果进行了验算,证明解法二是错的。如果汽车平均每小时行75千米,那么一天8小时就要行600千米,可总路程只有570千米,与条件不相符了。
  大家纷纷露出了赞同的神情,问题到此为止顺利解决。
  反思: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也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许多学习信息。其中,学生的错误就是一种发生在学生身上,学生自己“创造”出来的宝贵的教学资源。正是在不断发生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中,促进了学生自身的发展。在本课中,当出现两种不同的解法时,教师并没有马上作出判断,而是把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来讨论,自己来判断。事实证明学生是聪明的,是富有创造力的,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找错、议错、辨错的过程中,并从多角度解决了这个问题。在这些答案中,闪烁着学生智慧的火花,折射出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样对待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其作用不仅在于改正学生的错误认识,更重要的是在于训练学生分析思考的方法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当学生在课堂上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时,教师应当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和多一些自我表现与交流的机会,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的错误让学生自己解决

《学生的错误让学生自己解决》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