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动手实践越来越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课堂上的操作活动明显多了起来。但是,教师对活动的设计往往不够深人,缺乏探索性。笔者在教研活动中听了几位教师上的《圆锥的体积》一课,他们在探索圆锥体的体积时,都安排了动手操作活动。学生虽然都通过操作得出了计算圆锥体的体积公式,但是,操作活动的深度却有很大差异,教学效果自然也差别很大。
A教师:
教师问:“在圆锥中装满沙子,往圆柱里装,直到装满为止,你们发现了什么?”教师演示等底等高情况下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问:“是不是所有这样的圆柱和圆锥都有这样的关系?”再让学生分小组操作验证,查看更多文章,请访问www.dbk123.com http://www.dbk123.com实验材料包括:每组大小不一的空圆柱、圆锥(和圆柱等底等高)容器各一个,适量沙子。学生边操作,边思考,边讨论,马上得出结论:用圆锥装满沙子往圆柱里倒,三次正好倒满,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圆锥体的体积公式,最后再通过练习加深对这一结论的认]11只。
教学进行得非常顺利,练习反馈的效果也很好。课临近结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体会,并对本课学习内容进行质疑。一个课上表现相当踊跃的学生举手说:“老师,你说‘圆锥体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时,为什么总是强调‘等底等高’?”其他学生也似有同感。教师感到奇怪,整堂课上的操作活动不都是围绕“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展开的吗?怎么学生还会有这样的疑惑呢?
B教师: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4—6人,每组准备下列物品:沙子适量;空圆柱1个;空圆锥3个。分别编号为圆锥1、圆锥2、圆锥3。其中圆锥1和圆柱等底等高,圆锥2、圆锥3和圆柱不存在等底等高的关系。每组一张实验记录单(见下表)。
实验记录单
学生做完上面的实验后,教师将每组记录的数据展示给全班学生:“请同学们观察总结一下,在各组记录的数据中,哪一个数出现的最多?”再让学生明确指出圆柱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锥的3倍。教师很顺利地引导学生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
C教师:
教师先提出要求:“分组做实验,在空圆锥里装满沙子,然后倒人空圆柱中,看看几次正好装满。”小组代表在教具箱中取实验用的空圆锥、圆柱各一个。(教师为各组准备的空圆锥、圆柱,有的是等底等高的,有的不是等底等高的。)学生分组动手操作。教师问:“从倒沙子的次数看,两者体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生1:我们将空圆锥里装满沙子,然后倒人空圆柱中,三次正好装满,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
生2:我们也认为,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
生3:(迟疑地)我们将空圆锥里装满沙子,然后倒人空圆柱中,四次正好装满。这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四分之一0
生4:是三分之一,不是四分之一。
生5:我们在空圆锥里装满沙子,然后倒人空圆柱中,不到三次就将圆柱装满了。
师:(教师从教具箱中随手取出一个空圆锥,一个空圆柱)你们看,将空圆锥里装满沙子,倒人空圆柱里。一次,再来一次。两次正好装满。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二分之一。
学生议论纷纷。
生6:老师,你用的圆柱太小了。(教师在他的推荐下重新使用一个空圆柱继续实验,三次正好倒满。学生调换教具,再试。)
师:什么情况下,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
生7: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
生8: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反思】
以上三位教师的活动设计一个比一个有深度,教学效果也一个比一个好。在A教师的教学中,先由教师演示圆锥和圆柱等底等高的情况,再让学生验证巩固。教师设计的操作活动,看似准备充分,操作有序,而且最终得到了结论,但并不就意味着学生真正“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学生只是停留在简单的模仿操作,教学效果可想而知。B教师通过让学生做对比实验,正确推导出了圆锥的体积公式,操作活动的深度有所提高,教学效果比A教师要好。而C教师的教学,在看似混乱无序的实验中,学生增加了对实验条件的辨别和对信息的批判。学生学得主动,经历了观察、发现、合作、创新的过程,既圆满地推导出了圆锥的体积公式,又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和批判意识的发展,而这些目标的达成完全是在有深度的操作活动中实现的。
“有深度的操作活动”是激发学生内在需求,使学生产生积极情感的活动。剖析上述案例,A、B教师组织的操作活动都是在教师的要求下完成的,缺少了对学生内在需求的关注,缺少了对学生操作活动中的情感体验的关注。从这个角度上说,没有学生积极情感投入的操作,很难引起学生的内心共鸣,也就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经历。而C教师让学生自主用高和底不同的圆柱和圆锥进行操作活动,学生在汇报交流中就不同的结论引发了争论。查看更多文章,请访问中学课堂网 httnbsp;此时学生产生了进一步操作验证的内在需求。在这种积极的情感作用下,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完成了对实验条件的辨别及对信息的批判,从中有所感悟并获得“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一正确结论。学生真正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
“有深度的操作活动”是促成学生对学习行为进行反思的活动。学生“在学习”并不等于“在思考”。如上述案例,A教师给学生提供了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组织学生操作验证,学生马上得出结论:用圆锥装满沙子往圆柱里倒,三次正好倒满,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教师只是满足于让学生通过操作得到结论,而没有提供不同高不同底的圆柱和圆锥进行比较验证。
如果当时教师对结论的得出稍加追问,引导学生比较不同高不同底的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引发学生的思考,那么学生就不会产生“任意圆锥体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的错误认识。而C教师就是通过让学生反思不同的操作结果,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不仅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获得新知,而且充分发展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可见,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活动时,要巧妙设计,不断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在得出结论的同时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
&nb
,操作活动要有深度——《圆锥的体积》教学比较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