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案例反思“合作问题”教学片段与反思
“合作问题”教学片段与反思

“合作问题”教学片段与反思

11-15 19:40:38  浏览次数:899次  栏目:数学教学案例反思
标签:数学教学案例反思大全, “合作问题”教学片段与反思,http://www.dbk123.com
【片段】
  出示:一项工程,甲队独做20天完成,乙队独做30天完成。两队合作,多少天可以完成?
  师:谁能说说“一项工程,甲队独做20天完成”这句话的意思?
  生:画一条线段表示总任务,甲队从头做到尾需要20天。
  生:我还知道了甲队的效率是1/20,乙队独做30天完成,说明乙队的效率是1/30。
  师在黑板画了一条线段,指名学生用手量出甲乙两队的效率各是多少,并要求他们注意比较。
  师:两队一起工作1天的任务,该怎样表示?最好能取个好名儿!
  生:用“1/20+1/30”表示,就叫“效率和”吧! (师板书。)
  生:既然题中要求合作,叫“合作效率”也不错!(师板书。)
  师:如果你是工程队老板,你怎样安排两队合作?
  生1:让甲乙两队分别从总任务的左右两端开始做。(生在黑板上画出了示意图,并标出了两队工作的方向。)
  师:这样安排很科学!那你用两手来比画一下两队的工作进程,其他人一起喊“开始”和“停”,等会儿说说自己的体会。
  生1的手在线段的中点相遇了。师带着微笑注视着其他同学,不语。沉默片刻,大家争先恐后地举手。
  生:他错了!因为甲队的工作效率大于乙队的,所以相遇点应该偏右端。
  生:我补充一点,甲乙两队是同时开始又是同时停止工作,说明两队的工作时间相等。相遇时,甲队工作的任务应该多于乙队。
  师:你们说得非常好!我们大家都来比画一次,注意体验两队的工作过程。
  生:总任务是单位“1”,两队的合作效率是“ 1/20+1/30”,用1÷(1/20+1/30)可以算出两队合作完成这项任务的时间。
  生:我把总任务分成两部分,假设两队合作了X天完成任务。用 X1表示甲队做的,用 X2表示乙队做的。列方程 X1+ X2=1也可求出问题。
  ……
  【反思】
  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许多学生向我反映:按书中提供的例题思路,练习中有些习题不能解决。我仔细分析后发现:课本介绍的思路点拨没有给学生提供线段图,显得过于抽象,很难想到不同的解法,题目稍有加深和变化,一些学生便不知所措。为顺利解决这部分知识,我在要求学生根据题意画线段图的基础上,提出了 “合作”、“方向”、“结构”这三个关键词以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借助线段图,学生自主设计合作的最优化方案,学生认为两队同时从两端往中间做比较合理。这样一来两队定会在途中相遇,确定相遇点是本题的一个难点。值得一提的是,生1在比画两队工作进程时,把相遇点弄错了。老师既没有责怪他,也没有立即评价,而是微笑着、等待着,把发现问题的机会交给了学生。同学们通过思考并体会到问题的关键在于:两队的工作时间相同,甲队的效率高导致甲队完成的任务多于乙队,相遇点应该偏右,进而得出这类题的不同解法。或把总任务让两队1天1天地合作,列算式解答;或把总任务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甲队做的,一部分是乙队做的,列方程求解。
  需要反思的有以下二点:1.高效的课堂教学效率离不开学生课前的有效预习和思考,教师的备课和预案不仅仅要服务于课堂,还要在指导学生预习这一环节多一些思考。学生预习时要带着老师交给的问题有的放矢,不能一味机械模仿例题的思路,要力求解法的多样化。2.习惯于思考条件想“暗示”什么?这是学生能否读懂、读透题目的关键。特别是针对题中出现的一些关键字词,要能联系实际深刻理解其含义。还要在指导学生读题方面下些工夫,防止学生解答稍复杂应用题时一味想求最后问题又不知如何入手,从而使思维陷入绝境。培养学生“以退为进”的解题策略,即指导学生从已知条件中任选两个先求出一个答案,再去思考此答案与题目最终要求之间有什么联系,从而顺利达到目的。
  课堂40分钟更多的应该是用来讨论和质疑,巩固和升华。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主动学习!,“合作问题”教学片段与反思

《“合作问题”教学片段与反思》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