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教学论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阅读在教学中的作用
阅读在教学中的作用

阅读在教学中的作用

11-15 19:43:18  浏览次数:523次  栏目: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标签: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集,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网, 阅读在教学中的作用,http://www.dbk123.com
新课标》中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新课标”突出强调了“读”的重要性,通过读书,使学生明事理、读中悟情、读书内化语言、读中培养能力。怎样才能使读在阅读教学中发挥作用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明确读的目的。阅读教学要以读为主,从读入手,要将读贯穿于教学始终。但是如果只有读的安排,没有读的要求,也是不可取的。每一篇课文的读,每一次的读,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或感知课文,概括内容;或品析词句,鉴赏评价;或据文想象,发展思维……曾经看过一位老师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课堂教学实况录像。这位教师采用赏读、品读、教读、自读的方法以读代讲,每一次的读都有明确要求,采取不同方法,从而达到“以境促情,境中动情,情动辞发”的境界。他首先让学生赏读、感知情感。初读时,先让学生听配乐故事,然后,教师声情并茂范读,使学生整体感知语言文字所负载的情感,训练学生听与理解能力,在欣赏读文的过程中,感知情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激发对小女孩的同情。然后,品读以情动人。这时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电教手段,大屏出示情境图,学生眼前出现的是一个光头赤脚的小女孩、温暖烤炉、喷香的烤鸭、美丽的圣诞树、慈祥的奶奶。当这些东西出现时,孩子们融入了情感,于是产生了我要读的冲动,激情难抑,收到入境始于情的效果。在品读过程中,每个学生都细细地读、慢慢地悟,都能读出小女孩每次看到幻景时的心情。品读小女孩冻死街头一部分时,学生对较难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问,教师没有急于指导,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品读,促使他们进入读中的积极状态,在“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规律中寻找答案,当学生不同程度地得到成功时,他们也感知了文章内容的情感,读起来更动人。接着教读,渗透情感。学生在初读、细读课文后,已经对文章的内容有了大致了解和把握,为了更好达到精读、熟读的目的,使学生读出情味,感悟字里行间丰富的情感,教师带着真挚的感情去教读,教给学生朗读秘诀:读书时候眼中有物、心中有情,你就能读出味道。在学习第五自然段时从“敢”、“终于”、“奇异”、“只有”等词入手,带着浓浓的情,教学朗读,边看课件边想象当时情景,孩子们仿佛就是那个女孩,仿佛也看到了温暖的大火炉,感受它给自己带来的温暖,学生的情感再次受到熏陶,这也正是教师教读目的所在。最后自读,表达感悟。当教师点拨引导高潮时,孩子会以自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悟。这时教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自由读书的时间,学生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怎样理解就怎样读,不受老师泛读束缚,珍视学生感受,学生自主读书入情入境。我会读、我能读、这种信念树立起来,对文中内涵的感悟、感受也读出来了。一名学生在自读时失声哭了起来,这时教师充分肯定了那名学生对课文内涵的理解,与此同时,教师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发挥自己个性,表达自己感悟,从而锻炼了学生思维能力。
2.讲究读的方式。阅读教学中,读的方式很多,如:齐读、默读、轮读、自由读、分组读、分角色读、表演读、诵读、精读、略读等。当学生初读课文时,一般采用自由读或轻声读等方式自读自悟;品读赏析时可用指名读、分角色读等方式理解体验;巩固深化时,可齐读、表演读等方式体会情感,领悟方法。如:教学《珊迪》一至八段时,采用如下方法:
①让学生自由读,弄清字词句的主要意思和课文主要内容。
②分角色朗读几组对话,知道小珊迪先后三次求我们买火柴越来越强烈。
③指导读出小珊迪从“请”到“请求”再到“乞求”的语气,体会珊迪处境困窘。
④师读句问,生读句答的方式体会作者在珊迪没有回来时的心理活动。这样既理解课文内容和体会表达思想感情,又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3.创设读的情境。学生与文本存在着必然的或大或小的审美距离,毫无疑问,只有当学生与文本间产生了某种情境,文本才会展示无限意义。初读《去年的树》这篇童话时,没发现一个华丽的词句,也没发现一个难理解的词语,觉得语言相当朴实,但细细品读,又觉得文章情意深浓,还带着些许伤感的色彩,很有味道。但如何才能把学生带入朴实的文字所蕴涵的意境中,体会到鸟儿与大树之间那种高尚的、令人荡气回肠的友情呢?经过反复的读文和思考,我被文中“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这句话吸引了,既然是好朋友,何不让学生通过体会他们如何的好来贯穿全文呢?于是我很快确定了教学思路:以读为主感悟语言情感,让学生通过读课文,找出能体现小鸟和大树是好朋友的句子认真读,仔细体会,谈感受。然后紧紧抓住小鸟在寻找大树的过程中的三次对话,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读文,体会小鸟越来越着急、担心的心情,这样为歌颂鸟儿信守诚诺、珍惜友情的品质服务。在朗读时,我努力思考教师的评价语。如;“你真了不起,第一次与课文接触就有这么大收获。”“老师听出了你们心中那份焦急,咱们一起读好吗?”“同学们,你们真是守信多情的孩子呀!”……这些激励的话语很快把学生带入角色,从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中,从学生有一点深度又有一些稚嫩的回答中,我感觉学生的情感已被调动起来了,这样本节课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4.注重读的语感。叶圣陶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提醒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抓住富有形象的文字,积极引导学生对作品所描绘的人物或景物进行赏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读”是在语感习得过程中有效的言语实践方式。只有反复阅读才能促进学生对言语对象的内化。如:素有“语感派”之称的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执教《草船借箭》时注重让学生反复朗读,培养他们的语感:
师:想想你从哪里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生:书上这样写:“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楚。”我想三天后江上出现了大雾,这就反映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师:好的。把这个句子读一读,读的让大家感到雾真的很大。(生读这句)
师:这雾大吗?小雾!(生二次读)
师:这雾大吗?小雾!(生三次读)
师:还不够大,你们听王老师读。(师范读)来,像王老师这样读一读!(生自由地有感情朗读)
师:这场大雾,鲁肃看到了,他心里会怎样想?
生:他会感到非常害怕。
师:好,你来当鲁肃,读读这句话,读出让人害怕的语气。(一生读)
师:你不是鲁肃!(众笑)
谁能读的更让人害怕?(另一生读,读的很有感情)
师:读的好!这场大雾我诸葛亮都盼了三天了!(众笑)来,一起读一读。
如此“读”占鳌头,让学生沉浸在作品中慢慢品味,对语气变化细细推敲,从而读出大雾漫天、鲁肃的害怕和诸葛亮的高兴。这样敏锐、深刻的语感就在反复的诵读中形成。
总之,“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读”应是阅读教学的永恒主题,只有坚持把“以读为本”的基本理念付于阅读实际,就会收到良好效果。

,阅读在教学中的作用

《阅读在教学中的作用》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