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教学论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给你的课堂注入一股创新的“活水”
给你的课堂注入一股创新的“活水”

给你的课堂注入一股创新的“活水”

11-15 19:43:18  浏览次数:389次  栏目: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标签: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集,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网, 给你的课堂注入一股创新的“活水”,http://www.dbk123.com
新课程提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而“创新”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只有把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把一味灌输变成不断发现,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才会充满创造的活力。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教材,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大胆质疑,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
学有所疑,才能有所思;学有所思,方能学有所得。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因而,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鼓励质疑问难,那学生的阅读才能真正做到参与、自读自悟、自主探究,学生的思维才会活跃。
质疑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只有善于发现、善于解决问题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教师要放手启迪学生质疑、自主探究、大胆表达,使其在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学《草帽计》的时候,有学生提出“贺龙怎么能料到白军一定会捡丢在路上的帽子?就算是捡了,那如果敌人的飞机不轰炸,岂不就亏了?”面对学生的疑,我没有马上作出回应,只是笑着说:“这问题,问得好!”因为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大胆探索,大胆质疑,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它能刺激学生的大脑,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产生迫切希望找到答案的欲望。其他学生听到都不等老师发问,就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来,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有的说,天气这么热,红军戴了草帽仍然热得汗流浃背,何况没戴帽子的白军?看到地上有这么多顶帽子,一定会戴的。有的说,那些草帽印有红五星,飞机上的敌人看到后肯定不管三七二十一,炸了才算,不然没得交差,会挨骂的。……“学贵有疑”。其实学生的疑,正正是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贺龙将军的神机妙算体现在哪?”学生的问题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又例如教《唯一的听众》时,学生中有人提了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那位老妇人要对我说,她的耳朵是聋的,而不直接说“我是音乐学院的教授”呢?这样不是可以直接指点我吗?学生的这个问题提得非常有价值,通过讨论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学生都能抓住文章中的我由于父亲和妹妹说我在家练琴是在“折磨”他们,使我失去了信心,不敢再在家里练琴了。于是一大早悄悄地来到小树林里练琴,但拉琴后自我感觉非常差,还“诅咒自己:‘我真是个白痴!’”,继而发现有人在自己身后时,表现出来的是 “吓了一大跳”、“脸顿时烧起来”、“冲老人笑了笑,准备溜走”。如果此时那位老妇人说:“我是音乐学院的教授。”的话,那文中的我肯定羞愧难当,想找个地洞钻进去的。可是,老教授却没有这样做,为了保护这脆弱的心灵,她想帮助这位失去信心的小伙子重燃希望之火,让他能留下来拉琴,让他没有什么顾虑去拉琴,于是故意说“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这是一位多么善良的老人啊!通过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中的重点词句,透过文字的解读走近作者,走进文本,从深处挖掘词句背后的丰富内涵,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下就会被激发起来。
二、巧设问题,激发学生求异思维
发散性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从一个发散源朝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去想,尽可能多提出一些设想,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同一个问题。进行发散性思维要勇于打破常规,想别人之未想,求别人之未求,言别人之未言,标新立异,开拓创新。“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求异思维是创新的发源地。我们应该尊重并鼓励孩子自己的理解,留给孩子求异创新的空间。如在教学《乌鸦喝水》这课时,我给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要是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如果是你,会怎么做呢?”一个你来“替乌鸦想办法”的行动,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打破学生的心理定势,思维定势和情感定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于是,有的学生想到“乌鸦可以飞到别的地方去找石子”;有的学生想到“乌鸦可以和人一样把瓶子倾斜一点用嘴巴来喝”;有的学生想到“乌鸦可以像人类那样用吸管吸瓶子里的水”等,就在这样的积极思考,七嘴八舌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又如《凡卡》一文,可设置这样一个话题:凡卡的学徒生活是悲惨的,你能从哪些方面看出来?学生开动脑筋、发展求异思维得出下列结论:凡卡小小年纪就来当学徒,还要遭到老板的虐待和伙伴们的欺侮;圣诞节前夜,凡卡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去祷告,他却不能去;莫斯科是美好的,可是却没有他快乐的地方?童年的伙伴在乡下自由自在的生活,而他却孤零零地远离家乡……在求异思维中,对人物形象有了更新的认识,对作者对比、映衬、暗示的表达方式更加佩服。
三、激发想象,拓展创新思维空间
人类思维中无与伦比的想象力是使科学不断进入未知领域的原动力。早在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就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力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小学生是想象的大师,每个学生都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在想象的空间孩子是最自由的,他们在这自由的空间中大胆探索、想象,有时甚至还会去异想天开。这种潜能倘若能有效地挖掘,学生就能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向知识的天空。如在教学一年级课文《小鱼的梦》,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文本,发挥文本的作用,让学生想象:你说小鱼在梦中会看到什么,会做些什么?《冬天是个魔术师》这课我们同样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猜一猜,想一想:你说“冬天这个魔术师还会变什么呢?”诸如此类的问题,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不但课堂气氛活跃,孩子的思维也得到发展,大家就更喜欢上语文课了。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想象力,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们的语文书中有许多课文往往在故事的最精彩处戛然而止,让人意犹未尽。这时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透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大胆进行创造性想象,填补文本的空白,让学生做到有所感受,有所创造。如根据《穷人》一课的结尾“‘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想象桑娜拉开帐子以后紧接着会是怎样的情况呢?让学生就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展开想象;或者是第二天,桑娜和渔夫他们醒来以后又会是怎样的情况呢?又或者可以让再往后想象写《二十年后的桑娜一家》等。其实,想象力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丰富的想象力一旦形成,将终生受用不尽。而且读写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有话可写,有感而发,这难道不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吗?
抓住含蓄的余味无穷的语言空白让学生续写、补写、扩写、改写,学生也都能有自己的特点,自己的创造,有的写得情真意切,有的写得离奇曲折……看,我们的教材给孩子留些空白任他们涂抹,我们的老师把这些留给孩子勾画,对于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多么重要啊!
总而言之,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创新精神,学生一旦被激活,它将会是一股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创造性思维一定会得到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一定会得到提高。那么,赶快行动起来——给你的课堂注入一股创新的“活水”!

,给你的课堂注入一股创新的“活水”

《给你的课堂注入一股创新的“活水”》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