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小学语文考试研究语文试题也应有“语文味”
语文试题也应有“语文味”

语文试题也应有“语文味”

11-15 19:41:56  浏览次数:228次  栏目:考试研究
标签:考试研究大全, 语文试题也应有“语文味”,http://www.dbk123.com

  “语文味”这个词,在程少堂先生第一次提出时。便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在提倡回归语文本色的今天。“语文味”已成为教师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准。但是在语文考试中,却常常出现没有“语文味”的试题,如:
  试题一:
  我是小画家,我能把下面的句子变成一幅画。(5分)
  蓝蓝的天上飘着几朵白云,太阳公公高兴地笑着。蓝天下是一条小河,河里有几只鸭子在游泳,河岸上还有一些漂亮的花儿。
  试题二:
  我能写同学的名字啦。(要求写出四个同学的名字)(8分)
  反思:
  1 “综合性”导致“语文味”的缺失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语文综合性学习”已经成为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查一查、访一访等其他领域的学习方法纷纷登上了语文教学的舞台。它们改变了语文教学相对封闭的状态,改变了课本是惟一的课程资源的状况,更改变了在语文学习中偏重接受性学习的弊端。由此,语文试题也常常出现了所谓的“综合性”试题。不难看出,试题一旨在考查考生用绘画的方式来表达其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于是,我们在学生的答案中看到了:(1)有的学生将“白云、太阳、小河、鸭子、花儿”按出场的顺序逐一呈现在卷面上。我们所看到的不是一幅优美的完整的图画,而是5个单独的图案。(21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画得很美,构图也很好,但就是画上没有鸭子。我们都知道。小学考试只是一种评价的工具。它发挥着反馈、诊断、激励和帮助等功能,起着促教促学的作用。试问:只画了5个单独图案的学生是不是就能说明他不理解这段文字呢?在以后的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是要加强这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的培养还是加强构图能力的培养呢?没有画鸭子的学生,难道就能说他对“鸭子游泳”不理解吗?也许画面上没有鸭子。很大的可能性是他们不知道鸭子怎么画吧!那么,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是否就要教学生怎样画鸭子呢?而学生在准备语文考试的同时,是不是还要去准备有关绘画的知识呢?诚然,这样的“综合性”试题考查的不是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它无法实现促教促学的功能,更不能称得上是充满“语文味”的语文试题。
  2 “生活化”导致“语文味”的缺失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生活化语文试题走进了语文考场。生活化试题,大都创设了充满生活化的真实情境。在这种场景中,学生思维活跃,灵感进发,写出的答案精彩纷呈,各显奇妙。通过这样的考证,学生所学的语文知识得到了真实的应用,语文能力也由此得到了充分而生动的展现,从而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读语文可以解决生活问题,产生更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初看试题二也是一道生活化试题,它一方面考查的是学生的识字情况,另一方面考查的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交往情况。殊不知,有学生的答案是这样的:李小明、王小明、张小小、王小平。面对哭笑不得的答案,阅卷老师可以判他错吗?不行!答案没错呀!可这是他同学的名字吗?天知道呢。难道在阅卷时,我们还得拿一份这个班的学生名单吗?也有学生一个名字也不会写,究其原因是,同学的名字太难写了,很多字还没学过,只会说,而不会写。这样的“生活化”试题,不仅没有“语文味”,甚至可以说是一道无意义的试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能尝试着将命题与生活或其他领域密切结合起来,这是一大进步。但是,生活化试题也好、综合性试题也好,只要是语文试题,它仍然得姓“语”,语文试题必须要有“语文味”,“语文味”应该成为语文试题的灵魂。

,语文试题也应有“语文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