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教学论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比较阅读法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比较阅读法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比较阅读法

04-08 14:02:44  浏览次数:814次  栏目: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标签: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集,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网,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比较阅读法,http://www.dbk123.com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听说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一般都以阅读为基础。语文教材一般采用以阅读为主轴来编写的,学生也以阅读为训练的主要内容。然而,教师和学生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几乎把语文课全都用在了阅读教学上,而学生的阅读能力仍然没有得到提高。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局面呢?毋庸讳言,在阅读教学方面,有我们有好多语文教师没有好好思考过这个问题,没有从实际教学中探索出切全学生实际、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好的方法和有效途径。 
阅读教学,对于教师来说,最重要的职责便是寻求最好的阅读方法,并且其法要有很强的操作性,让学生易于学习和把握。笔者在十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曾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认为比较阅读教学法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 
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比较是一切理想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是人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基本思维形式,是人们认识、鉴别事物的一   种方法,它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揭示事物的相互关系和差别。不管是自觉不是不自觉,只要处于思考状态,都会与比较有缘。概括起来说,“比较”有两层意思:一是“比”,即要将两种事物或材料放在一起;二是“较”,它有“相竞”“比照”之意。通过比较,求同存异,鉴别选择。 
80 年代中期,西方比较文化对国内学术界影响甚大,这种研究学术的新的思维方法也逐渐在语文教学中被采用,形成了“比较教学热。”二十年来,比较教学法一直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所谓比较阅读教学法,就是把两篇或两篇以上的相应的文章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找出其中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比较、鉴别,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语文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概括地说,比较阅读教学法有以下一些功能: 
1 、比较阅读教学法可以扩大学生阅读面。 
中学阶段课程多,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少了,阅读面也相对缩小了,但学生的需求却不断提高与扩大了。因为他们要更好地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以便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及时补充营养。而阅读面缩小,就制约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因此,作为语文教师需要及时进行调控,合理安排时间,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的阅读,做到既要让学生不误各科学习,又要进行适量的课外阅读。比较阅读教学法就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比如,我们在进行高中第三册《守财奴》教学时,很自然地会讲到与葛朗台同属世界著名吝啬鬼的夏洛克、阿巴公、泼留希金,也就会要求学生去找《威尼斯商人》、《悭吝人》、《死魂灵》等作品来阅读。在进行《明湖居听书》教学时,会要求学生去读其他晚清的“谴责小说”。这样,学生的视野扩大了,兴趣也增强了,从而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丰富了学生的阅读内容。 
2 、比较阅读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我们古代教育家孔子强调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于学习某种学科,就是对这一学科的强烈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对他所感兴趣的事总是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出注意的趋向。语文这门学科所包含的内容本来就有综合性与趣味性,社会知识与自然知识无所不有,从古到今,从宏观到微观,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广阔丰富而多姿多彩的世界,而且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不一,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感染力。相反,如果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的话,那么,语文教师就要及时汪入些催化剂,催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与兴趣,这催化剂就是新颖有趣的课文内容、丰富多变的教学方式和生动的授课形式。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如果说语文课内知识要受到考试的制约和检测而削减了本学科的趣味性的话,那么,比较阅读教学法就摒弃了这种压力与无味而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喜爱。如我们在进行第六册《唐诗三首》教学时,不妨对三首唐诗作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横向比较,使学生准确全面地领略这三首的意境。同时,也可以对三首诗作纵向的比较,如结合本课的阅读,回顾第四册诗歌单元中的《词两首》、《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国当代新诗两首》《外国诗歌两首》,比较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的异同,从而加深学生对诗歌这一文学体裁的认识和理解。通过这种比较阅读教学法,使知识得到引申与拓宽。学生在比较、质疑、析疑、释疑的过程中可以独立思考。学生既是问题的发现者,又是问题的参与者,潜在的好胜心、表现欲在活泼的气氛中表现出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大增强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会日渐提高。 
3 、比较阅读教学法能开发学生的智力。 
俗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善教的教师会引导学生   去主动学习。目前,教育界提得最多的是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智力的提高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不是表现在知识的机械重复上,而是表现在掌握知识的广度、深度、速度、灵活性、逻辑性上。比较阅读教学法是迁移与活用课文中的知识,所选文章从体裁到内容都密切相关。教师要引导学生快速找出所比较的文章的相同点、不同点,从思想内容到结构层次、再到艺术手法进行比较。这对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是否能把所学知识化为技能,是否反应灵敏等方面是一个很好的全面检测。而且比较阅读教学法的方式灵活多变,教师留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和时间,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学生思考、表达的积极性。 
比较阅读教学法还可以训练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思维。心理学家曾作过实验,让学生把“太阳”和“球鞋”联结起来。善于思考的学生会很快形成这样的思路:“太阳→大地→操场→踢球→球鞋。”原因是这些学生能较快地调用自己以前所见的材料来“派对”“比照”,这实际上得力于比较。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比较阅读教学,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多种思维能力,从而开发学生的智力。 
二 
比较阅读教学法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一是同一单元内进行比较,如:同一单元内容大体相同,写法大致相似的两篇课文比较;同一单元体裁相同的几篇课文思想内容和手法异同的比较;同一单元体裁相同的两篇课文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的比较;同一单元几篇体裁相同课文的综合比较。二是超越单元界限的比较,如:不同作家不同体裁而写法有同有异的再现两篇课文的比较;不同作家体裁相同,内容和写法也大体相同课文的比较;同一作家不同体裁的几篇课文的比较。 
现行的统编教材,一般是根据可比性原则,按文体的相同或相近来组成单元。一个单元中的几篇阅读课文既具有一定的“共性”,又具有相对的“个性”。在一个单元里既可就“共性”进行比较,同中求异;又可就“个性”进行比较,异中求同。 
(一)在同一单元内进行比较 
1 、同一单元内容大体相同,写法大致相似的两篇课文比较 
在进行高中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诗经》二首的教学时,我们可以把《代檀》、《硕鼠》这两首诗进行比较。从

www.dbk123.com 内容上说,这两首诗都反映了古代社会中残酷的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以及被压迫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从表现手法上看,这两首诗分别运用了比、兴手法。《硕鼠》主要用的是“比”,《代檀》总的来说是“赋”,但每章的第三句是“兴”。 
2 、同一单元体裁相同的几篇课文思想内容和手法异同的比较 
在进行高中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唐诗三首》的教学时,可以将《梦游天姥吟留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进行比较。从思想内容上看,这三首诗都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深沉思考,但入题的角度和作品的风格却有明显的不同。《梦游天姥吟留别》通过梦境的描写反映作者政治上的不得意和对权贵的不妥协态度,同时也反映了消极的避世思想。作者以奇的夸张描写天姥山的雄姿,以主要笔墨写梦游天姥的情景,明显地表现了作者的浪漫主义风格。《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既写了自己的现实遭遇,也写了作者的愿望理想,表现了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的高尚情操。《琵琶行》把琵琶女的命运和诗人自己的身世很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作者对被压迫妇女的同情与尊重,体现了诗人对当时摧残人材的控诉。在艺术特色上,作为唐诗的高,这在首诗表现了极高的艺术技巧,但各有特色。如《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奇特瑰丽的想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沉郁顿挫,《琵琶行》的细腻而有声有色的描写。 

[1] [2]  下一页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比较阅读法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比较阅读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