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答题要点:
(1)片断中体现出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计算12-9;
(2)对于算法多样化:教师要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并大胆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计算方法与其他同学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引导学生自省;让学生在比较中,在练习中选择比较好的适用于自己的计算方法。
(基本意思相同均可得分)。
四、分析
新课堂呼唤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从而就将伴随大量的差错生成。小诗中展现了看待学生差错的不同态度:一种是视学生的差错为洪水猛兽;一种把学生宝贵的差错看作“加倍努力”的乘号、“此路不通的标志”……
从小诗中我们思考:如果我们把学生的差错看成难得的资源,并成功的加以运用,年我们的数学课堂就会因差错而有意义,有生命力!
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是学生的权利,帮助学生不再犯同样的差错是教师的工作,在出错与纠错中我们能感受到学生的成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生命撞击的乐园!
((基本意思相同均可得分)
五、评分要点:
1.说课稿结构完整,至少包括“四说”即(1)说教材、(2)说教法、(3)说学法、(4)说教学程序。
2.内容清楚、思路清晰、符合新课程理念。
小学数学试卷(三)
参考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了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得数学课程的整体性,通盘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将学习时间具体划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为1-3年级 、第二学段为4-6年级、第三学段为7-9年级 ,其中第 一 学段和第 二 学段为现行的小学阶段。
2、2、在各个学段中,《标准》安排了 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 统计与概率 和 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
3、在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活动中, 学生 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
4、新课标人教版教科书与通用教材相比增加了一个特色板块是 数学广角 ,在这一板块里面主要是渗透一种 数学思想 ,让学生学会用数学进行思考。
5、新课标人教版教科书在《数的认识》板块里增加了一个新的内容是 负数 ,在《数的运算》中强调算法的问题,提出来了 算法多样化 。
6 、一份完整的说课教案一般应包括说 教材 、说 教法 、说 学法 、说教学程序 等。
7、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组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 组内合作 ”、“ 组际竞争 ”的关系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和 竞争意识 。
二、简答题
1、答题要点:
负数;图形与变换;方向与位置;概率;数学广角等。(要求:用具体案例加以说明,也可以写出一些具体的内容,如平移与旋转。)
2、答题要点:
(1)生成与预设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新课程教学呼唤高水平的预设和精彩的生成。
(2)教学需要预设,但预设不是教学的全部,若预设牵引的痕迹多了,随机生成的亮点就会少。
(3)教学的生命力与真正价值在于预设下的生成教学。它不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预设与生成的有机融合。
(基本意思相同均可得分)。
3、答题要点:
(1)探索图形的规律
(2)探索数形结合的规律
(3)探索数的规律
(4)探索式的规律
(答案与上意思相同均可得分)
4、答题要点:
知识与技能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结合三维目标用例子说明均可得分。)
三、论述题
1、答题要点:
(1)利用网络的交互性、开放性的特点,开展网络下的协作学习。
(2)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
((基本意思相同均可得分)。
2、答题要点: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2)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3)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4)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5)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6)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对其中任意一条加入自己的理解均可得分)
3、答题要点:略
四、分析
从知识技能、解决问题、数学思考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基本意思相同均可得分)
五、评分要点:
1.说课稿结构完整,至少包括“四说”即(1)说教材、(2)说教法、(3)说学法、(4)说教学程序。
2.内容清楚、思路清晰、符合新课程理念。
3.重点应对教学程序进行说明。
说明:
1.考试时间:150分钟含(通识);满分:135分
2.考试方式:笔答,闭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了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得数学课程的整体性,通盘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将学习时间具体划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为 、第二学段为 、第三学段为 ,其中第 学段和第 学段为现行的小学阶段。
2、《标准》中用“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来刻画 目标,用“经历”、“感受”、“体会”、“体验”“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 目标。
3、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中指出:人的智能由7种紧密关联、但又相互独立的智能组成,它们是 智能、 智能、 智能、 智能、 智能、
智能、 智能。在你的数学教学中最关注学生 智能的提高。
4、在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活动中, 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 和
。
5、新课标人教版教科书在《数的认识》板块里增加了一个新的内容是 ,在《数的运算》中强调算法的问题,提出来了 。
|
6 、一堂好课最基本的三要素: 的学习过程、 的学习方式、 的教学艺术。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请列举出《数学课程标准》与《现行数学教学大纲》三个变化。
2、结合你的教学实际,谈一谈“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3、说说课标教材中《认识物体和图形》与通用教材编排上的不同这样编写有什么好处?
4、结合数学学科特点谈谈你对三维目标的理解。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试论在新课程下教师、教材与学生之间在发生怎样的影响。
2、“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一去不复返了!”这句话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请举例说说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学产生的影响。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复习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