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引导想象教学导入。刚刚开始,当我把课题:空中花朵——降落伞写到黑板上时,刚要进行下一项精心安排的教学设计,马上有个同学不容我思考,马上起来问:老师有个问题,我发现这篇课文的课题与别的课文不一样,为什么中间有个横,当学生提出三个问题时,我高兴,高兴的是学生提出 的问题,本是我应教给学生的学习内容,而且学生问题的提出,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多学了一些计划外知识。
标点符号的认识,给这节课带来了意外的收获。让我惊喜的还有一次,在教学《圆圆的沙粒》一课时,当进行到分段教学过程中,石岩站起来对我说:“老师这段后面的六个点是不是一段呢?”我十分惊喜,喜的是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了,喜的是学生的问题,正是本文重点省略号的用法,与我的未完设计不期而遇,而且是以学生提问的形势出现,加深了印象。因此,我因势利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抓住文中省略号用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启发学生大胆想象,这丰个省略号分别省略了什么?学生的想象大胆而富有情趣。
通过以上两课的案例,让我认识到:我们不要屈服于固有的教学模式,要有容量学生提问的雅量。学生才有提问题的欲望,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这就要:
• 让学生敏于发现,学生的发现是引入课文深入学习契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 关于提问。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仔细读,认真想的习惯,学会从课文的字、词、句、段标点等各个要素中发现问题,在“不懂”“似懂非懂”的地方深入挖掘经过思考,整合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问题意识的培养是本来学生学习方式,营造个性化学习平台的保证。
我们应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
,标点符号引发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