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任务 |
|||
训练 月 次数 份 内容 |
|||
技、战术训练 |
|||
身体训练 |
|||
比赛或测验 |
|||
说明 |
训练任务 |
训练内容比例 |
身体训练 % 技术训练 % 战术训练 % 理论知识(比赛) % | |||
课次 |
星期 |
时间 |
训练内容 |
组织教法与要求 |
运动负荷 |
说明 |
课的部分 |
时间 |
训练内容 |
组织方法 |
器材与设备 |
|||
小结 |
三、科学训练
1.身体训练
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各部分肌肉工作时克服与对抗阻力的能力。它是掌握运动技术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是身体素质训练的重要内容。速度素质是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是篮球比赛中争取时间与位置上优势的重要条件。耐力素质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并抵抗疲劳的能力。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快速地奔跑、急停与跳跃、转身、跨步和空中动作的变化、地面位置的争夺控制,都要求运动员的各关节、韧带和肌肉具有大幅度伸缩变化和抗强拉伸的坚韧程度,特别是肩关节、躯干、髋关节、膝关节及踝关节的灵活性,更是篮球运动员必备的柔韧素质。
灵敏素质是指人体在各种复杂、突变的运动情况下,快速、准备、协调、灵巧地完成动作的能力。弹跳素质是指通过下肢和全身协调用力,使人体急速离开地面的能力,它是篮球运动员的一项重要的身体素质。
在训练中要注意各项素质的因素以及各年龄阶段的训练措施。依据人体发育成长的科学规律,合理安排,正确运用,达到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面对中小学生,切记训练内容要生动活泼多样化,避免单调。教学方面多多采用直观教学。
2.技术训练
篮球运动有许多基本动作。篮球运动员的动作技能需根据对手或同伴的行为或临场情况发展而随机应变。因此,训练中,一方面要掌握较多较巩固的动作技能,并注意在复杂的攻防场合下安排比赛性战术训练,提高分化能力,预识对手的意图,领会队友默契,以培养在瞬息万变的赛场上,能得心应手地运用动作技能和战术意识的能力。实践证明,掌握的基本技术越多,越巩固,比赛经验越丰富,反应就会越准确,越迅速,才有可能更加积极主动,在比赛中才可能“随机”地组合某些动作。
训练中我们要把握事物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系,找寻这种联系,并加以合理的组合,可以提高解决众多问题的实效性。以转身运球,背后运球为例,通过球绕腰部进行球性熟练化练习,就可对此两项技术起到优化提高作用,这样综合起来练习,对学生基本技术的掌握无疑取得较大的帮助,掌握的技术也较为连贯、实用。
另外、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中小学生,训练中可一边进行体力、技术训练,一边进行智力启发,以理论作基础,既满足他们知识方面的渴望,又能很好地指导其实践,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投篮的准确性与力量训练为例,采用理论讲授或实践要领的讲解,将投篮的准确性与力量的有关原理与物理学中的相关知识相结合,说明投篮时的准确性取决于球的旋转、用力方向及球的出手角度;出手的力量主要取决于双臂、腰腹甚至双腿。使学生了解其中的知识,知其然并加其所以然。这样,再加上教师不同情况的示范,既便于学生尽快掌握并能自我纠正,同时也增加学生对技术训练的兴趣。这样掌握的技术一般是比较稳固的。在训练中,借助学生的智力优势,利用他们学过的其它知识,触类旁通,能使训练效果得以增强,学生的技术水平可以在检验中得以提高或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