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的关系: 。
2、 本文先描述一种鸟的特性,后来才交代这种鸟的名字,你对这种独特写法的感受是:
3、 说说本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中引号的用法。
“麻雀”: ; “逗号”: ; “噗” ;
4、 作者写麻雀的飞行特点,用了人们十分熟悉的事物和动作做比,表现了丰富的想象力。这个比喻句是: 。
5、 学习了本文,再结合你平时对鸟儿的观察,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麻雀“和人的生活最贴近,但保持距离。”请逐点归纳说明。如你有什么新的研究或发现也写下来。
。
6、其实,麻雀虽小,却是极智慧的鸟,对生活十分认真的鸟。读了本文,你能从文中找出几条根据来吗?
7、摘抄文中充满幽默、诙谐的语句,并体会这种表现手法的作用。
拓展提优 鹤
那是约摸十七八年以前,也是一个初冬的薄暮,弟弟气喘吁吁地从外面跑进来,告诉我捉得一只鸟,长脚尖喙,头有缨冠,羽毛洁白。大概是白鹤吧。
我们兴高采烈地把受伤的鸟抱回家,放在院子里,让它自由行走。复拿水和饭粒放在它的前面。看它不饮不食,料是惊魂未定,便让它孤独地留在院子里。野鸟是惯于露宿的。
第二天一早我们便起来观看这成为我们豢养的鸟。它的步子确实相当漂亮,瘦长的脚,走起路来大模大样,像个“宰相步”。身上洁白的羽毛,早晨来它用嘴统身搜剔一遍,已相当齐整。它的头上有一簇缨毛,略带黄色,尾部很短。只是老缩着头颈,有时站在左脚上,有时站在右脚上,有时站在两只脚上,用金红色的眼睛斜看着人。
昨天放在盂里的水和饭粒,仍是原封不动,我们担心它早就饿了。这时我们遇到了一个大的难题:“鹤是吃什么的呢?”我们试着把各色各样的谷类放在它跟前,它一概置之不理,这使得我们为难起来了。
“从它的长脚着想,它应当是吃鱼的。”我忽然悟到长脚宜于涉水。像它这样体躯臃肿长脚尖喙是宜于站在水滨,啄食游鱼的。听说鹤能吃蛇,这也是吃动物的一个佐证。于是我和弟弟一同到溪边捉鱼去。等我们把小鱼放到水盂里,它自动到水盂里捞鱼来吃了。
我们的鹤养得相当时日,它的羽毛渐渐光泽起来,翅膀的伤痕也渐渐平复,并且比初捉来时似乎胖了些。但我们始终不曾听到它长唳一声,或做起舞的姿势。它的翅膀虽已痊愈,可是并没有飞扬他去的意思。一天舅父到我家里,在园中看到我们豢养的鹤,他皱皱眉头说道:
“把这长脚鹭鸶养在这里干什么?”
“什么?长脚鹭鸶?”我惊讶地问。
“是的。长脚鹭鸶,书上称为‘白鹭’的。唐诗里‘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白鹭。”
“白鹭!啊!我的鹤!”
懊丧转为恼怒,我于是决定把这、赶走。我拳足交加地高声逐它。它不解我的感情的突变,徘徊瞻顾,不肯离开,我拿竹枝打它,它才带飞带跳地逃走。我把它一直赶到很远,到看不见自己的园子的地方为止。
次晨踏进园子的时候,被逐的食客依然宿在原处。好像忘了昨天的鞭挞,见我走近时依然做出亲热样子。这益发触了我的恼怒。我把它捉住,把它放逐到很远的沙滩上……
几天后路过一个猎人,他的枪杆上挂着一头长脚鸟。我一眼便认得是我们曾经豢养的鹭┅┅
我似乎觉得鼻子有点发酸,便回头奔回家去。恍惚中我好像看见那只白鹭,被弃在沙滩上,日日等候它的主人,不忍他去。看见有人来了,迎上前去,但它所接受的不是一尾鱼而是一颗子弹。因之我想到鹭也是有感情的动物。以鹤的身份被豢养,以鹭的身份被驱逐,我有点不公平罢。
1、 这篇记叙文写的也是白鹭,但作者是通过一个故事来写的。请从文中找到写白鹭的特性的句子,自己做读书笔记。
①外形 ②动作 ③生活习性 ④和人的关系
2、 这只鹭,先是被人 ,接着被当成 ,在弄清身份后,被 ,
最后被 ,命运可谓大起大落。这悲剧的制造者是 。
3、 “以鹤的身份被豢养,以鹭的身份被驱逐,我有点不公平罢。”说说这句话表达了“我”
的什么感受?
4、 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大概意思:
相当时日—— ;拳足交加 —— 。 徘徊瞻顾—— ; 不忍他去-—— 。
5、 佳句欣赏。
⑴、“长脚尖喙,头有缨冠,羽毛洁白”这句句子和我们平时描述的习惯有什么不同?
⑵、“骗人的食客,假充的隐士”可不可换成“假充的食客,骗人的隐士”?
6、 用“懊丧”和“恼怒”分别造句。
7、 摘录文中充满幽默感并把动物当成人来写的佳句。
阅读驿站
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我国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他对古文字研究极深,著有《甲骨文字研究》等专著,一生收集甲骨5万片,为研究商代文化和甲骨文字提供了资料宝库。他的诗《凤凰涅槃》、剧本《屈原》等几代人诵读不已,受益至今。
课文在线 17 碧 螺 春
( )说看制作碧螺春茶有一种新奇感觉的话,( ),品尝碧螺春茶就更有一种陶醉的感受了。夕阳西下,明月初升。在院中摆上一张桌子,几个人团团围坐,取一套青花陶瓷茶具,倒上七八十度的温开水,然后分别放入一小撮碧螺春茶。茶叶如青螺入水,旋转着飞速下沉。这时叶芽伸展,茸毛轻舒,一旗一枪,嫩绿透亮,姿态极其动人。整个白瓷杯中,汤色碧绿清澈,清香扑鼻而来。轻轻抿上一口,清新爽人。茶水入肚,口中仍感到甜津津的,让人回味无穷。朋友相聚,品茶谈心,那份真诚的情谊随着浓郁的茶香飞溢四周……
1、 在文中( )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 用课文中的话来概括这一自然段所表达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品味词句,按课文内容填写。
⑴ 这段文字写得极具体,生活化气息忒浓。你看,写喝茶前的准备 用了一连串的动词
、 、 、 、 ,把事情的过程写得清清楚楚;然后再按品茶的顺序写“看”形——看到 ,“闻”味—— ,
“品”茶—— ,“谈”感(受)—— 。
⑵ 作者还告诉我们,品茶也是一种文化,从文中精选的数量词中也可以体会得到:桌子是( ),茶具是( ),春茶是( ),品茶是( ),多么讲究,多有品位。
4、 文中加线部分写的是 ,
仿照这段话的描述顺序和准确的用词谴句特点,叙写自己印象很深的一种饮食习惯(方法)。
。
5、 从这一段叙述来看,你觉得品尝碧螺春茶最大的乐趣是什么?
。
6、“如果说看制作碧螺春茶有一种新奇感觉的话,那么,品尝碧螺春茶就更有一种陶醉的感受了。”你认为这句话在文中起的作用是 ,从这句话中,你获得的信息有:
。
同步迁移 荷 兰 的 花
荷兰,是世界地势最低的国家,沿海边,有一望无际的洼地。海风轻轻鼓起波浪,海水就会漫过浅滩,把荷兰成片成片的洼地淹没。于是,荷兰人在大海里,筑起一道宏伟的堤坝,像万里长城一样,把汹涌的海水挡在堤坝外,让泥土完完整整地显露出来。这样,荷兰人从海里掏出千倾土地。
也许,这土地是用血汗换来的缘故,荷兰人对土地有着很深沉、很执著的感情。在新开垦的田野上,荷兰人种满了自己心爱的花儿,像郁金香,像风信子,像百合花。春末夏初,这些花盛开时,像一片静谧的五彩的海,与远处波动的湛蓝大海交辉相映。
在茫茫花海中,荷兰人最迷郁金香。
走遍荷兰,你会发现郁金香到处开放。那花有光滑碧绿的长叶,叶间伸出一梗壮实的花茎,上面托着朵柔美的花,活脱脱像着典雅的高脚酒杯。郁金香花色缤纷,而且每种颜色都有个美妙动听的名字。像烈焰般炽热鲜红的,叫“斯巴达克”;像黑夜般神秘幽深的,叫“夜皇后”;白花,镶有浅红花边的,被誉为“中国女性”,真是亭亭玉立,秀姿天成,荷兰人的想象多妙!
荷兰人迷郁金香都快成痴了。有个老板愿意用他的酿酒厂换一枝罕见的郁金香;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有幢非常美丽别致的小石屋,就像童话里的一座皇宫,门前墙上一块石头上刻着:“此屋出售,价值三枝郁金香。”所以荷兰人坚决地把郁金香定为自己的国花。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
,六年级语文毕业阅读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