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案:
【学习目标】
1 精心阅读,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和体会“清白”、“冀中名胜”以及“最好的苇出在采蒲台”等词句的含义。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尝试复述“妇女们用孩子作掩护保护村干部”这一情节。阅读课文,提出疑问,通过朗读与品位语言理解文中“没有!没有!”等词句表达的情感,并体会作品的语言表达特点。
3 了解白洋淀“人”和“苇”的关系,感受白洋淀人民宁死不屈、与外来入侵者英勇斗争的精神。
【学前准备】
预习课文,要求:
1 通读全文,借助工具书或用自己熟悉的方法理解词语。
2 提出疑问,尝试用查找资料的方法来解决。
【教学过程】
(媒体出示苇塘的图片)
师:小朋友看,白洋淀,华北平原最大的湖泊。
河淀相连,沟壑纵横,那的苇是最有名的。(图片和文字介绍)
一淀水,一淀银,一寸芦苇,一寸金。看到了吗?有芦苇的地方必定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知道是为什么吗?你说——
生:芦苇的根是连着的。
师:对。苇根连着苇根,苇叶拉着苇叶,哪怕是狂风骤雨,苇也非常的团结,绝不倒下。
(师生问候,开始上课。)
一 从检查预习入手,质疑引出“人——苇”关系。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孙犁的小说《白洋淀纪事》当中的一篇《采蒲台的苇》,齐读课题,预备齐——(生齐读 18 采蒲台的苇)
师:这篇文章写于1947年,离现在的时代比较久远,再加上本文在写作上有它独特的风格,同学们在学习课文时可能会有一些不顺。因此陈老师要求昨天大家回去预习课文的时候,有这样一个要求。希望同学们运用查找资料的方法,解决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疑问。老师想了解一下是不是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一会儿,课堂上可以讨论。
生:我想问一下,课题是《采蒲台的苇》,为什么后面写的却是人?
师:我知道你回家不仅读了文章,还翻阅了课后的学习小建议,这不失为一种读书的好方法,问得好。(板书:苇 人)还有谁来?你说
生:我想问一下陈老师,人民用鲜血保持了它们的清白,这是什么意思?
师:这“它们”指的是谁?(生齐说——芦苇)对呀
生:那芦苇怎么会是清白的呢?
师:是呀,一般都把清白用在人身上,是指这人没有污点,非常纯洁。在这儿,芦苇怎么会有清白呢?(板书:清白)继续问,你说——
生:有句话我不懂:如果单纯是苇,如果单纯是好看,那这不成为冀中的名胜。这句话我有些不懂。为什么说如果单纯是苇,如果单纯是好看,那这不能成为冀中的名胜呢?
师:名胜前有一个限制的词语——(生齐说:冀中)请坐。白洋淀属于冀中抗日根据地,这除了苇,除了好看,还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吗?同学们可以读读课文,在全文找到答案。(生读课文,找答案)找到了吗?
生:我找到的话是,关于苇塘,这不只是一种风景,它充满火药的气息,和无数英雄的血液的记忆。
师:对呀!这里如果只有苇塘,那只能算是一种——风景,而现在它不只是一种风景,它还——读(生齐读:它充满火药的气息,和无数英雄的血液的记忆)因此那被称为,冀中名胜。继续问。
生:我想问一下,为什么要把人比作寄居在苇中的鸟儿,不停地在苇中穿来穿去呢?
师:仔细读课文,上文也能找到答案。(生读课文)
生:因为人和苇结合得很紧密。
师: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明白了吗?小朋友,有些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只要你精心地读书,多读几遍就能找到。还有问题吗?
生:为什么“没有!没有!”这声音将永远响在苇塘附近?
师:而且应该一代代的——传给我们的子孙。这两句话简单而朴实,为什么要一代代传给我们的子孙呢? 还有吗? (板书:没有! 没有!)
生:在第七小节中他说 “最好的苇出在采蒲台”,那么在之后应该介绍为什么最好的苇出在采蒲台,可是在这句子之后,他却讲述了一个很感人的故事。我不明白。
师:应该是介绍苇,为什么又写人呢?还是这个问题(手指板书)还有吗?
生:在第六小节说到“每一片苇塘都有英雄的传说”,就我自己的理解,传说应该都是童话之类的故事,而课文中英雄是真实的?
师:好,同学们,看看你们提的大多数问题都是关于苇。这篇文章从课题看,题眼就有“苇”,而文章又用了大量的笔墨来写人。这是为什么呢?这也就是理解这篇文章的关键。让我们先来解决这个问题,人和苇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请你们朗读课文,找到相关语句,划下来。
(生朗读课文,划句子)
点评:
在布置预习任务时,老师请学生边读课文边将自己的疑问提出来。并且用查找资料的方法解决一部分问题,不能解决的,带进课堂和大家一起讨论。从这一教学过程可以看出,老师对教材和学生有充分地解读。
二 再读课文,了解“人——苇”关系。
师:人和苇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生:我找到的第一句是“我到了白洋淀,第一个印象,是水养活了苇草,人们依靠苇生活。这里到处是苇,人和苇结合的是那么紧。人好像寄生在苇里的鸟儿,整天不停地在苇里穿来穿去。”我读了这句话(师纠正:第一小节)读了第一小节,我的感受是白洋淀的人民和苇草是分不开的,就像“寄生”,“寄生”这个词就是紧紧相连的,人和苇结合得非常紧。
师:“寄生”是指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体内,吸收他的养分,对不对?人靠苇生活,白洋淀的人生活是离不开苇的。人们在苇塘里穿行,靠苇塘生活,那么苇塘就是它们的——(生齐说:家园)还有吗?
生:我找到的句子在第五小节“敌人要搜查。干部们有的带着枪,认为是最后战斗流血的时候到来了。妇女们却偷偷地把怀里的孩子递过去,告诉他们把枪支插在孩子的裤裆里。搜查的时候,干部又顺手把孩子递给女人……十二个女人不约而同地这样做了。仇恨是一个,爱是一个,智慧是一个。”从这里我看出这些妇女和八路军战士他们是非常团结一
台的苇”。而是“人和苇的关系怎么样”。而且如果你找到的是整个小节,只要告诉老师和大家我找到的是整个第五小节,不用每个字每句话都读下来。还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