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教学论文小学科学教学论文科学课堂上对合作学习的初探
科学课堂上对合作学习的初探

科学课堂上对合作学习的初探

04-08 14:31:10  浏览次数:819次  栏目: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标签:小学科学教学论文集, 科学课堂上对合作学习的初探,http://www.dbk123.com
科学课堂上对合作学习的初探

合作不仅是有效的学习手段,它本身也是一种目的,一种现实社会特别需要的人的基本素质。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是孩子们交流与表达的一个平台,可使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得到锻炼机会,是形成语感、培养合作精神的肥沃土壤。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是提高学习、研究效果的不可缺少的条件。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立足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合作学习越来越被广大教师和学生认可并采用,合作交流是一种思想,人的思维在一起碰撞、摩擦则不仅会使思想像火花一样活跃,还会使思想更丰富、更完善。探究学习真正强调的是动脑,学生肢体上的动和嘴巴上的动,最终为了学生更好地、更积极地思考。合作学习的教学重点就是要突出教学活动中的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合作探究,亲身体验,大胆质疑是小学科学学科合作学习的基本思路。怎样处理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下面以《摩擦力》一课的教学实践为例谈一点认识:

一、什么是合作学习

通过教学实践我认识到,小学科学学习中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与同伴、教师和社会成员一起构成一个学习团体,共同思考努力探究某一个问题,当学生与他人共同努力以探究问题并建构理解时,就形成了一个学习者的合作学习团体。

二、小学科学课 合作学习的位置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是《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

合作学习作为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不仅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手段,也是一种目的,一种现实社会特别重要的人的基本素质。合作学习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与其他学习方式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有效的合作学习是探究性学习能否顺利进行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三、合作学习在探究过程中的作用

   “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掌握一些基本的探究方法,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充分的认识到,正是由于学生经验背景的差异,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所以学生的这种差异便构成了合作学习的宝贵资源。

1、探究中引导学生相互倾听,有利于学生摆脱自我中心的思维倾向。

2、学生在合作、相互表达与倾听中,有利于想法、思路明晰化、外显化,便于进行自我的审视和监控。

3、探究讨论中的相互质疑,可以更好的引发认知冲突和自我反思,深化各自的认识。

4、探究中的交流、争议、意见综合等合作活动,有助于激发灵感,建构出新的假设和更深层的理解。

5、学生在探究的合作、分享与交流中,可以有效的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完成单个难以完成的复杂任务。

四、探究过程中所需的合作学习技能

1、学生需要自己决定各自的分工。

2、为了完成探究任务,学生必须学会管理时间和专心致志地完成任务。

3、探究学习团体的基本方面是交流,有效交流要以成员相互间的信任和尊重为基础。

4、在与他人合作中发现和体验到,提出、接受批评是最难的并是必要的。

5、学生要学会清晰的表述和仔细倾听

6、要不断习惯在学习者之间讨论科学,包括提出问题,产生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探索更多的信息,并能够具有评判思想(质疑)。

7、在与他人合作中,要建立平等参与思想;要逐步从相处的不顺利到具有技能来弄清分歧,协商并作出让步,最终建立共同目标,建立共同理解。

[1] [2]  下一页

科学课堂上对合作学习的初探

五、《摩擦力》一课教学实践反思

教师通过改善课上交流模式、小组活动组织等多种途径,较好地体现了合作学习,为科学课堂中的合作学习创设了利于学生合作的氛围、激发合作的心理需求、提供合作的机会、认识合作的技巧、强化合作的意识,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交流合作活动,从而使我们在如何提高学生合作能力、合作意识等方面获得了不少有益的经验。

1、尊重差异、自由分组,努力创设“我要合作”的学习氛围

在课的伊始,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已有水平和差异,设计了简单的、学生熟知的拉人游戏的导入环节。也正是由于这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所以在分析的时候,学生们很自然的就提出各自不同的想法,并由此引出对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系的进一步猜想。我抓住这个良好的契机,及时提出“课堂时间有限,我们采取分工合作的办法,每位同学选择一个问题进行研究,最后共同汇报实验记录、分析数据。一会儿,大家可以自由组合成小组一起研究。” 教师的有力引导,使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摩拳擦掌。

这种根据选题自由分组的方式,在充分激发了学生探究兴趣的基础上,又给孩子们的探究提供了宽泛的探究空间,在充分关注和尊重了学生的差异的同时,又给了学生决定各自分工的空间,让孩子们找到了探究同一问题的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我要合作”的学习氛围。

 2、倾听互动、合理分工,较好地渗透了‘我该怎样合作’的教育。(1)倾听互动

全课的探究是在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研讨的形式下进行的。而这些都与“倾听、互动”的合作学习方法分不开的。

倾听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技巧。学生只有乐于倾听才能将自己的想法与同学的想法进行比较,进而通过交流分享彼此的观察和实验,弥补经验上的不足,重组自己的信息体系,逐渐实现相互认同、相互接纳。

由于我十分明确倾听与互动在合作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在学生们提出各自猜想以后,马上提出了——怎样证明自己的猜想呢?并让每个孩子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然后全班研讨刚刚设计好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准确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倾听他人的实验方案,然后适时引导地提出“大家赞同他的方案吗?能帮助他们,提出你的修改意见吗?为什么要这样修改呢?其他同学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案?”引发学生与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的有效质疑。同时适时的提醒学生注意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不止一个。“我们应如何设计实验才能知道摩擦力的变化是由你研究的这个因素引起的,而不是由其它因素引起的呢?”巧妙的渗透了对比实验的变量控制这一科学问题。

(2)合理分工:

     分工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必要手段。合作学习团体研究任务的成功,必须依赖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因此,小组的合理分工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于是在第一次课上就帮助学生组成小组。先让全班学生推选出自己信任的六名学生作为小组负责人---组长,然后大家再进行双向选择,组员选组长,组长选组员。遇到找不到组的同学我在出面帮他进行协调,力争做到人人有组。为了避免出现一个组都是关系好的同学,在他们成组之前就提出了分组要求:人员组合要合理,有善于说的,有善于写的,还要有善于观察的.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与合作意识。

教师在实验选择和实验方案确定后,在实验开始之前,就有意识的设计了讨论分工的环节,先是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合作。引导全班倾听他人的实验方案,并适当的启发,“听听他们组的分工是否合理?”再一次培养了生生之间的倾听、互动和相互质疑。在如此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氛围中,孩子们真正体验和感受到了“我该怎样合作”。

3、分组实验、实施合作,狠抓我在‘合作中做了什么’的落实。

学生们已经具备了“我要合作”的良好氛围,通过充分讨论,在合作的设计中逐渐明确了“我该怎样合作”的方式方法,下面要实施分组实验了。分组实验过程,是培养、学习、锻炼合作技能技巧的重要时机。此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实验,在巡视过程中,给予学生方法上的指导,精神上的鼓励,随时解决遇到的问题。

[1] [2]  下一页

,科学课堂上对合作学习的初探

《科学课堂上对合作学习的初探》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