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小学音乐教学设计,小学音乐课教案,
新课标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http://www.dbk123.com
第一单元 西部风情
第一课时、拉萨谣 8.26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拉萨谣》体验西藏民族风情。
2、通过歌曲练习表现质朴自然、高远深邃的感情。
3、注意歌唱的发声和吐字。
课时:共两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注意引导表达歌曲的情绪,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
(2)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歌曲。
(3)听歌曲范唱录音(合唱)。在聆听之前,提示学生注意歌曲演唱形式和情绪。听后引导学生简单讨论。
2、学习新歌
(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背景。
A、学生朗诵歌词。教师纠正、解释歌词中的个别字词。
B、请学生谈这首歌曲的时代背景和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C、再听歌曲的范唱演唱(教师范唱)。
D、调查了解学生对这首歌曲的熟悉程度
(3)学习歌曲的曲调。
A、学生随着教师的琴声试着视唱曲谱
B、请学生分析一下歌曲的“旋律线”,然后一边作“用手势表现旋律线”的动作,一边进行视唱曲谱练习。
(4)学习歌曲的歌词。
A、联系前面分析过的歌词和情绪唱歌词。
B、在练习中提示要注意运用气息的控制唱好连音。
3、小结
第二课时、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8.27
一、教学内容:
1、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2、复习唱好《拉萨谣》
3、聆听《东北秧歌》
4、练习东北秧歌的基本动作
二、教学目标 :
1、让学生感情丰富唱好《拉萨谣》
2、通过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感受民族管弦乐,体会苗族、彝族音乐风格
3、学跳秧歌的基本舞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以苗族、彝族音调改编的管弦乐曲,曲调欢快、热烈。
四、教学过程 :
(一) 导入
1、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藏族歌曲《拉萨谣》,今天我们一起复习复习,要唱得更好一点。”
2、学生齐唱。
(二) 开始上课
1、 教师范唱。
2、 让学生有表情、有感情演唱。
3、 过渡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师:“演唱完畲族歌曲,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首以苗族、彝族音调改编的曲子《北京喜讯到边寨》。”
4、 让孩子看着简谱聆听,感受三部分七个主题的音乐旋律。
5、 让学生谈谈听后感,教师总结。
6、 完成听听想想问题。
7、 聆听《东北秧歌》,让学生猜猜此音乐的舞种。
8、 引出“秧歌舞”。
9、 教师示范跳“秧歌舞”,学生喊口令。
10、动作分解教学……
11、结束。
第三课时、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9.3——9.4
教学目的:
1 、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中国音乐的品种及其基本风格。
2、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3、教育学生应热爱祖国大家庭,努力学习,将来把我们祖国建设的更美丽。
教学过程:
一 、 导入:
首先我们来做一 个游戏:
展示少数民族服饰的图片,请同学们抢答他们分别属哪个少数民族?将学生说的各种答案总结归纳,并对积极举手发言的同学以充分地肯定、鼓励表扬。
二、引入新课:
1、由学生的回答引入:
师:我们的祖国是一 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那么谁知道三峡在哪儿呢?
2、 学生发言引入教学。
三、学唱歌曲:
1 、师:除了我们以前了解过的汉族歌舞音乐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少数民族歌舞音乐等待着我们去了解,那么首先我们就来完整欣赏一 首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想不想听老师为大家演唱一遍啊?
(1) 歌曲的演唱形式:领唱、齐唱
(2) 歌曲的风格特点:少数民族音调
2 、师:请同学们试着跟琴轻声哼唱一 遍(或者二到三遍),可分为三部分哼唱,注意:a、休止符b、装饰音。
3 、引导学生发现前面的发声练习就在歌曲之中,由此分析此首歌曲的结构。
4 、教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一 歌
(1)根据感觉分析的歌曲结构特点,分段学习此歌,特别注意B段衬词的演唱。
(2)全体学生完整演唱此歌,
(3完全熟练以后,三段作对比,进行力度、表情、速度变化。让学生感觉力度、表情、速度变化。对音乐表现的影响。
(4)通过学习《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第二单元 古诗新唱
第一课时、 歌曲:梅花 9.9——9.10
教学目标:
1、用气息支持唱歌,学习浮点音符的唱法。
2、有感情地背唱歌曲。
教学内容:
1、学会歌曲《静夜思》,能有气息支持、有感情地唱歌。
2、能唱好歌曲中的圆滑音。
3、学习4/4拍节奏特点,学会4/4拍指挥式,能变作指挥式边唱歌。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C-F 2/4
▼▼▼▼ ▼▼▼▼ ╭——╮
5555┃6531┃3 2┃1 —║
lalalala lalalala la
二、学唱新歌
1、问:内容情绪是什么?此歌适合在何重情况下唱?
2、学唱曲谱
3、看谱,并听琴音
4、找出旋律特点。
5、听琴音,学唱歌曲。
6、“开小火车”将全曲分为11个乐句,每个学生唱一句,先听后唱,不妥之处其余同学补充。
7、分段唱:第一乐段——男生。第二乐段——女生,副歌——男女生齐唱
8、练习齐唱歌曲。
9、学习了解4/4拍节奏特点,“强、弱、次强、弱”。
10、学习4/4拍指挥式。
11、练习边做指挥式,边唱歌曲。
12、小结。
第二课时、《读唐诗》 9.16——9.17
教学目标
1、欣赏歌曲《读唐诗》。
2、通过朗诵演唱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知道诗与歌的联系。
教学设计:
一、发声练习:
1=C-F 2/4
▼▼▼▼ ▼▼▼▼ ╭——╮
5555┃6531┃3 2┃1 —║
lalalala lalalala la
二、学唱新歌
1、听录音欣赏歌曲《读唐诗》。
2、再次欣赏找一找歌曲的特点。
3、根据标题,用自己的话来描绘场景。
4、第三次欣赏,要求跟谱轻哼,以加深印象。
5、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朗诵演唱活动。
[1] [2] [3] [4] 下一页
,新课标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