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幼教文章幼儿园常用资料幼儿园专题研究中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中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中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11-19 22:00:45  浏览次数:306次  栏目:幼儿园专题研究
标签:幼儿园课题研究,幼儿园教学研究制度, 中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http://www.dbk123.com
大唐镇中心幼儿园 傅盈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愈来愈多,几代人围着“小太阳”团团转,样样事情包办代替,处处呵护,孩子就像温室中的花朵,缺乏应有的锻炼。在这种情况下成长的孩子往往有依赖别人、缺乏独立性、以自我为中心等特点。港台教育界关于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有一句流行的话:“根子在家庭、表现在学校、危害在社会”。我认为,大量的心理行为问题都是在学龄前期形成的。小朋友不喜欢交往,不会交往,独生子女是一个原因,家长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是一个原因,此外,幼儿园的环境、教师的教育也是导致幼儿不会交往的原因。所以在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对其进行研究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所谓同伴交往能力是指幼儿在生活、学习中与他人接触与交往时具有的能力,它包括下列内容:(1)交往的态度,包括能主动与同伴交谈;愿意接受同伴的邀请,与同伴一起游戏并感受其中的快乐;(2)交往的能力,包括与同伴一起认真做好值日生工作;能完成成人交给的任务;能主动使用“好”、“再见”、“对不起”、“谢谢”、“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注意倾听别人交谈,不插嘴;自觉遵守并提醒同伴共同遵守游戏规则;分配角色能商量,看到同伴发生冲突能劝解,同伴无意过错能谅解;(3)友好的行为,包括愿意把自己喜欢的玩具、食物与别人共享;洗手、喝水按顺序;玩喜欢的玩具不抢先、不独占;同伴遇到困难愿意给予帮助。

二、具体步骤与措施

(一)具体步骤

第一阶段:设计准备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0月)。主要工作:学习理论,收集资料,掌握幼儿心理教育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确立研究目标,制订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5月)。主要工作:设计方案,结合活动,开展行动研究;边行动,边研究,边思考,边总结,逐步形成阶段性成果;以个案的调查和分析为重点,进行同伴交往的行为研究。

第三阶段:总结整理阶段(20xx年6月――20xx年7月)。主要工作:回顾、收集、归纳、提炼、总结,写出研究报告。

(二)培养措施

1、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学活动培养幼儿交往能力

(1)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通过主题教学活动,利用集体教育形式,教给幼儿一定的交往技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我们发现有许多教材的教育功能,并不锁定与其特定领域的作用,还综合着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功能。如主题活动《我们都是好朋友》,使幼儿愿意与周围的同伴一起玩,友好相处,共同分享,并学习一些简单的交往技巧,如轮流、等待、谦让等,学习自己解决游戏中的
不错的纠纷与冲突;《绿色家园》使幼儿了解并学习人们共同生活所必须遵守的公共规则;《大家在一起》让幼儿感受大家在一起的快乐,还应遵守集体规则……这些教材提供的知识准确、图文并茂、浅显易懂,孩子也非常喜欢。我们还通过情景表演、互换角色、看图讲述等生动有趣的活动,教给幼儿一些交往的常用语言,大大丰富了幼儿语言交往的形式和内容,提高了幼儿的交往策略,不知不觉中幼儿的交往技能得到了发展。

(2)充分利用学习中心活动,帮助幼儿加深体验,进行交往语言的迁移,巩固交往技能。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幼儿在游戏中不受任何拘束,积极主动地与同伴交往。游戏时我们引导幼儿共同商量,确定主题,制定规则,通过协商分配角色,各游戏成员间有机地进行交往,从中掌握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我们特地开辟了“娃娃活动天地”的微型小社会,幼儿在游戏中自由选择角色进行交往,如医生给病人看病、理发师给客人美容等,好不热闹。为了加强学习中心活动间的联系,提高幼儿间频繁交往,理发店内我们特意少提供剪刀,鼓励理发师向别人借用剪刀;创设“娃娃”生病的情景,引导“妈妈”带“娃娃”去看病……实践证明:让幼儿用语言来表达行动的目的、预想行动的结果,有助于幼儿采取正确的行为。他们在一系列地交往中,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身份,更换交往对象,调节着自己的交往语言和行为,体验到了与同伴共同游戏的欢乐,逐渐学会了合作、互换、轮流、等待、谦让、妥协等协调同伴关系的技能。

(3)利用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教育,培养和锻炼幼儿交往能力。

幼儿的一日生活,包含了十分丰富的社会教育内容,它们不仅给幼儿表现、发展技能的机会,还能使幼儿获得有价值的新知识。请幼儿轮流做小老师,让他们在为大家服务的同时,产生光荣感,得到交往的乐趣;请内向孤僻的幼儿做信息使者,迫使他们逐步与老师、同伴交往;利用户外活动和散步活动这两个全园集中性的开放活动时间,开展跨年龄段的相互交往活动;鼓励幼儿同园内其他人员接触等,以此来拓宽幼儿的交往范围,引导幼儿使用合适的交往行为方式,进一步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

2、家园互动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幼儿的坏习惯,形成中的心理疾患,大多是在家里形成的。在开展幼儿心理教育中,必须强调家园一致的原则,才能取得教育的最大实效。在开展幼儿心理教育过程中,坚持家长学校活动。首先,为家长开设了《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的专题讲座,让家长明确幼儿园的教育意图,并能大力支持园方,积极投入到教育活动的配合之中。其次,为了向家长指明教育的方向,教师们煞费苦心:利用“家长园地栏”、幼儿月发展评估表等,便于家长及时地了解近阶段的教育目标及内容,让家长进一步掌握教子的方法,使家长能正确对待子女教育。还组织了一些亲子游戏活动,如“亲子树叶拼贴画”、家长公开课、“新年之约”家园联谊活动、“庆‘三八’我和妈妈做游戏”等,使家长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让家长了解幼儿的活动过程,分享幼儿的快乐。此外,还充分利用好“幼儿记事本”,家长将幼儿有关交往方面的话加以组织,或记录幼儿在家与他人的交往情况,教师能及时了解情况并写上老师的回话加以证实和分析,通过这种不定期的交流,配合教育、指导,使个别幼儿在交往方面有新的突破。
不错的三、实践效果
经过近一年的实践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幼儿与同伴的交往能力有明显提高

在实验前后我们运用自编的问卷对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进行了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后汇总成表1。表1显示,除了“交往的能力”中的“分配角色能商量,看到同伴发生冲突能劝解,同伴无意过错能谅解”与“友好的行为”中的“愿意把自己喜欢的玩具、食物与别人共享”两个指标上在入园时与一年后无显著差异外,其余项目与指标均出现显著差异,表明经过近一年的实践研究,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通过教师有意识地采取外界干预措施,幼儿普遍表现得落落大方、热情有加,已经没有了退缩、怕生的现象;当有客人来园时,他们会主动、大胆地与客人打招呼,有的幼儿会拉着客人的手说:“客人老师,您好,这是我画的画,我的名字是××。”等等。家长们也经常会心地对我们老师说:“我的孩子现在大胆多了,对人有礼貌,客人来了很会招待”。如寿麟小朋友刚入园时情绪极不稳定,经常哭闹,持续时间长达一、两月之久,对家长依恋性强,性格暴躁,脾气倔强,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不和小朋友、老师交流,交往方面有很大的障碍。教师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有意与孩子交谈、沟通,不断地培养、教育孩子。经过一学期的实验,该幼儿能高兴来园,主动与老师、小朋友问好,并能较积极地参加各种活动,与同伴较好地合作、交流,也能主动与教师谈心,能说:“老师,你辛苦了!”“我的彩色笔借你吧!”等话语。
表1 入园时与一年后幼儿同伴交往情况变化比较表(总人数为35人)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中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