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生情况分析
五(1)班有学生42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等能力。有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 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本学期将重点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
五(2)班有学生41人,学生的学习态度、班级的学习风气是比较好的。作业书写工整、美观。只有少部分同学由于父母长辈过分宠爱,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学习习惯较差,作业马虎,字迹潦草,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本学期应加强后进生的工作。另外,班中的互助互学风气基本形成,学优生和学困生的结对工作、强化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要继续加强。
二、教学内容
1、数与代数领域
第一单元 中国的热极--认识正负数
第二单元 校园科技周--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三单元 剪纸中的数学—分数加减法(一)
第五单元 关注污染—分数加减法(二)
数学与生活 主要学习统筹和优选问题
2、空间与图形领域
第四单元 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
第七单元 包装盒—长方体和正方体
3、统计与可能性领域
第六单元 爱护眼睛---统计
第八单元 下跳棋--可能性
4、结合以上三个领域的内容还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
我能长多高
有趣的溶解现象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4、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6、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7、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改措施
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在下学期的数学教学应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1、帮助后进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加强课后辅导,对其作业降低要求。
2、深入调查学生的作业要求,改进作业的布置及检查方式,增加趣味性、开放性、实践性作业。
3、强化培养、训练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把学习习惯的好坏与期末数学成绩的评价相结合。
4、多鼓励和表扬学生,多开展一些数学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习形式上可以多采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精讲多练,熟能生巧。
五、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1、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及模型
2、演示分数用的教具
3、其他教具 教师还可以根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需要自己准备或设计制作一些教具和学具。如教学体积时制备1 m3、1 dm3模型,容纳1 L、100 ml液体的量杯等。教师还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制作其他适用的教具。
六、课时安排
www.dbk123.com 第一单元 认识正数和负数..................... ……........2课时第二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0课时
第三单元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一)....................14课时
第四单元 方向与位置............................................. 6课时
第五单元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二)....................10课时
第六单元 统计......................................................... 5课时
第七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12课时
第八单元 可能性......................................................2课时
总复习........................................................................12课时
七、教学进度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