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小学数学小学数学教学反思预设赶不上生成——“年、月、日”教学反思
预设赶不上生成——“年、月、日”教学反思

预设赶不上生成——“年、月、日”教学反思

04-02 15:25:33  浏览次数:208次  栏目: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标签:数学教学反思,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预设赶不上生成——“年、月、日”教学反思,http://www.dbk123.com
都说一个具有生命力、美丽的课堂是在动态中生成,而我的课堂总在我匆匆忙忙慌慌张张大大咧咧中而草草收场的。就在11号,上完了期初的亮相课“年、月、日”,原本的设计意图是想利用世博会的开幕时间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以今年的年历为载体,通过观察梳理、涂色分类、探究记忆方法、游戏、计算等一系列数学活动,使学生已有的零星认识条理化、系统化,从而建构新知。最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回归生活。然而,一切都事与愿违了,面对着那帮精灵,我却招架不住。下面就对本节课谈几点反思吧。
    第一、对知识点“一年有12个月”处理不当。
    在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后,为了诱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我便提问学生:“你已经知道了哪些有关年、月、日的知识?”那帮聪明的孩子说得多好呀,有的说:“我知道了一个月有30天。”还有的说:“我还知道一个月有31天。”老师还知道一年有——孩子们马上接上说:“12个月”。一切都在我的预设中,但紧张的我却没有抓住这个机会进行选择性的板书。接着是课件出示今年的年历,我围绕四个问题带领孩子们认识年历——这是哪一年的年历?像1这样大的数字表示什么?一年一共有几个月?每个月里的小数字又表示什么呢?从学生们的表现看绝大多数孩子已经都认识年历了,可我对“一年有12个月”这个知识点又没有板书出来,只是在认识年历时一带而过。在下面的教学中,我又完全忽略了这个知识点,没有再突现出来,直到后来才匆忙的补上了板书。因此,对“一年有12个月”这个教学目标完成的很模糊。
    第二、练习设计中的语言不严密。
    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我共设计了三道题,可在上完后仔细想想其中有两道题设计的不严密。第一道是“奶奶在舅舅家已经连续住了62天,正好是两个月,请问奶奶是哪两个月在舅舅家住的?”虽然在课上孩子们观察的很仔细、思考的也很周全,提出了两种可能的答案。然而在课后我反思了一下,发现我所描述的情境与实际生活是不太符合的,奶奶怎么会住到舅舅家呢?而且还是两个月?这似乎有点离谱吧,我想应该改成“奶奶住姑姑家”比较贴合实际生活。第二道是“小明买了一箱牛奶,生产日期是20xx年2月18日,保质期为六个月,请问这箱牛奶什么时候过期?”记得当时孩子们的观点是到20xx年8月18日过期,可我却给出了到20xx年8月过期这么一个答案。很明显,我这样的答案肯定是错的、不合理的,然而在教学设计时却没有考虑周全,保质期六个月,那到底是到8月18日过期还是到8月17日过期呢?还需进一步推敲吧。
    第三、课堂教学智慧的匮乏。
    在带领学生们记忆大小月后,我设计了一个游戏,要求是老师报月份,如果认为是大月就握拳,如果认为是小月就挥手。可当我报到2月份时,学生们都是一只手握拳,还有一只手拼命地挥着,当时面对着这一情景时,我愣了,大脑一片空白,心想课前完全没有预设到这一点呀,所以就误以为是自己的要求没提明白。课后,其他老师的提醒让我明白了不是我要求没提明白,而是当学生出现那样的情况时,我完全可以让学生说说他们那样表示是什么意思?从而再带领他们回过头来思考游戏要求,让他们明白大月是用握拳表示,小月是用挥手表示,那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的就什么都不需要表示呀。
    第四、教师语言不精简。
    这也是我的老毛病了,当孩子表述的不是很清楚时,我就会着急的把他的话抢过来说;当孩子说到一半时,我又会打断他的思路而发表我的观点;最严重的是,只要一紧张,话就多了,啰嗦了,就会讲的没头脑。我想,以后上课一定要录下来自己好好听听,一定要改掉本来的坏习惯。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一点反思。喜欢这么一句话:教会了是件高兴的事,会教了是件幸福的事。希望等到培训结束,我能做个幸福的人。(转自印度蓝的博客)

,预设赶不上生成——“年、月、日”教学反思

《预设赶不上生成——“年、月、日”教学反思》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