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小学数学小学数学教学反思《周长的认识》教学反思
《周长的认识》教学反思

《周长的认识》教学反思

04-02 14:21:17  浏览次数:657次  栏目: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标签:数学教学反思,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周长的认识》教学反思,http://www.dbk123.com

《周长的认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悟周长的含义,知道用测量的方法来计算周长,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及操作能力,同时让学生积极参入到

各种操作活动中,并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与他人合作学习,共同发展的精神,增强小组学习的意识和作用。《数学课程标准》前言部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让学生在大量的操作活动中体验、理解周长的实际含义,使学生对周长的认识在实践中得以升华,并对以后“周长的计算”的学习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效培养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学生必须寻找搭档才能完成的这些操作活动中,学生很自然地体会到合作的必要性,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无形中得以培养。具体反思如下:

1.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数学教育要使学生获得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必须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为了把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结合起来,层次间的转化与沟通至关重要。层次的变化意味着对周长的理解逐步深入,所以对学生的思考与研究要及时地进行转移,只有这样,周长的理解才能到位。如:由护栏的长—花坛一周的长—就是周长大胆的放,让学生自己去测量。在没有得到计算方法和公式之前,如何知道花坛一周的长度,那只有去一条边一条边地量,或用绳子围着量等,而在课堂上,只要教师大胆的放,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多样化的策略自然会出现。找周长是理解周长的必要环节。周长概念揭示后,要让学生到生活中找周长,如:菜地的周长、水塘的周长、黑斑的周长等,以加深对周长的理解。

2.实践出真知,学生只有在操作中才能更进一步体会周长的意义,因此,我在让学生自主探究求周长的策略的这个环节中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测量活动,其中有规则图形周长的测量,如长方形、正方形、楼梯形的周长等;有不规则图形周长的测量,如树叶、月亮形的、圆形的周长等测量活动。由于方法不唯一,学生思维活跃,课堂上高潮迭起,不时地擦亮创新的火花。有的学生采用了用线绳沿着图形的边缘围一围量出周长的方法;有的用滚动的方法得出图形的周长;还有的能根据图形的特点,只需要量出图形的一部分,再通过计算得出图形的周长。学生在有意义的操作活动中理解、强化周长的概念,并体会相应的“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同时学生通过这种探究学习,也体验到数学学习多样的、富有个性的“再创造”过程。在整个测量活动中,我完全放手,使每个测量活动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需要动脑的全新的探索活动,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较大的探索空间。

这节课自始至终贯穿了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这不仅符合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和几何初步知识直观、操作性强的知识特点,更重要的是充分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活动教学思想。

总之,整个教学过程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基础,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真正动了起来,课堂真正活了起来。

,《周长的认识》教学反思

《《周长的认识》教学反思》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