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摸物背形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触觉、视觉、欣赏、表演、交流、游戏等手段用撕纸、绘画泥塑等
形式,背出实物的形。并且通过本课的学习,能懂得怎样全面地了解事物。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触觉、视觉的感知能力。
通过摸物背形的活动,学生能够全面的认识事物的外形和事物主要的特征。
学生能够认识多种背形的形式。
在丰富的活动中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
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通过触觉、 视觉的感知等活动认识“物”。了解多种背形形式。
难点:能把握事物的主要的特征和整体的外形。
教学准备:
生活用品、布口袋、彩纸、盒子等多种物品、泥塑作品、泥。
水彩笔、辅助的装饰材料。
教学过程:
一 课前拉耳朵放松活动
二 触觉感知“整体外形”
1 、出示物品[放在桌面]
不用眼睛,仅凭双手就能了解这件物品的整体外形和主要的特征呢?学生摸物,
然后将讲手拿开,用纸撕出外形。
2总结:学生总结。
A 作业展示
请学生举其作品,互相欣赏。[ 奖励又快又好的]
B 说感受
3欣赏动画《盲人摸象》。
A说感受
三 感知整体特征
表演:出示一个盒子,分别请两个学生来摸物并用肢体语言表演出来。
[教师提供道具]
1让全班同学更具他们的表演,抓住特征,快速的画出来。[奖励]
2 揭示和中物
3总结:既要管住“整体的外形”,又要留意“细节特征”。
4揭示课题《摸物背形》。
四 了解多种背形形式
1出示一件用泥塑制作的作品。
其实在摸物背形是我们可以用多种形式来背形,今天我们已经用了哪些形式?
[学生总结:撕纸、绘画、表演、欣赏等等]
五 游戏作业
每组桌底都有一件物品,当音乐响起的时候,组长拿出物品,同时请同学们
在自己的位置上活动自己的小手,当音乐停下的时候同学们停止,记住 “三
要”口诀:一要做好、二要管好自己的小嘴巴、三要管住自己的小眼睛。教师
参与游戏。
www.dbk123.com 1 [音乐响起]和老师一起活动小手[音乐停]坐好!
触觉感知物品。
背形[泥塑]
2[音乐响起]起身互换位置
[音乐停] 坐好
3背形完成,美化装饰[添加装饰材料等]
六 作业展示与讲评
1引导学生有条理的摆放作品。
2全体同学互相欣赏作品。
对自己的和别人的作品给予称赞和鼓励。
七 思维拓展训练
两个小游戏
,苏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第五册(第19课 摸物背形)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