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教育范文课题研究报告小学科学“观察能力”的培养课题方案
小学科学“观察能力”的培养课题方案

小学科学“观察能力”的培养课题方案

04-08 12:43:30  浏览次数:752次  栏目:课题研究报告
标签:课题研究报告范文,小学数学课题研究, 小学科学“观察能力”的培养课题方案,http://www.dbk123.com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以提高全民族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让学生在掌握必要文化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获取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小学生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和兴趣,有许多自己想观察和想探索研究的问题。科学课是由一个个有趣的有意思的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探究活动组成。观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技巧之一,观察能力的培养是科学探究领域中一个主要的内容。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直接体验,观察往往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交流也很自然地流于形式化(很热闹却不留下什么痕迹)。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知识总量急剧增加的信息化时代,学生不再是一个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结果性知识的容器。本课题的提出,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对常见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观察,学会自主观察学习、主动探究,并学会合作和交流,从中获得可信的知识,学会尝试整理和理解新经验,更好的适应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全面实施探究性学习。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一)、内容

1、让学生“爱观察”。

在科学学习中重视对儿童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动机的引发,使之成为学生今后学习可稳定的持久的动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科学课教师要利用自身的优势,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

(2)、刺激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的求知欲望强烈,学习兴趣就浓厚。求知欲望的产生需要新奇的刺激。教师在教学中应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巧妙地预设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

学生学习信心不足,自卑心强,怀疑自己的学习潜力,这样不可能产生学习兴趣。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创设学生乐学的情景。

教育心理学认为:情景教学注意激发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的参与,并与有意识的心理活动相统一,能减轻和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进入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乐学情景的创设,要求教师提供最佳的教学环境和活动场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结构,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适当提高教学内容的难度。

教学实践表明,太容易的知识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时适当增加难度可以刺激智力发展,驱使学生开动脑筋,从而引发学习兴趣。

(6)、运用知识的效果激励学生。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发端于动机,伴随着行动过程,落实在行动结果的满足上。因此,教学时教师要把学习后的有用结果告诉学生,用科学知识的效果去刺激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得到喜悦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

2、让学生“学会观察”。

让学生在后天主体性教育中形成学习科学的能力:(1)、观察的层次性。(2)、综合运用感官。

“爱观察”是“会观察”的基础,“会观察”是“爱观察”的提高和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二)、预期目标

本课题所提出的“学会观察”就是期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增强学习科学的动机,提高观察和交流的兴趣,并能运用科学的工具、科学的方法独立自主地探究科学奥秘,在探究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

1、通过观察事物,集中注意力,培养学习兴趣。

2、通过观察和实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迅速发展,引起思维发展过程中质的变化,提高概括能力。

3、通过观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道德情操。培养学生刻苦探究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4、通过观察、实验活动,促进学生获取知识,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帮助学生不断扩大知识面,逐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积累更丰富的知识。

三、课题研究方法和措施 

本课题的研究采用以行动研究为主,同时辅以案例分析、调查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行动研究的具体措施如下:

1、课前准备。

www.dbk123.com 观察活动是否充分,效果是否明显,依赖于教学中提供的观察材料。所以,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精心准备观察材料。观察材料应具有结构性、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只有这样,学生在观察中才不会感到枯燥无味,才可能顺利地通过观察揭示自然现象的规律,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建立正确的科学概念。

2、创设情景。

观察活动与动手、动脑是不可分割的,而好动又是学生的特点之一。故此,教师应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实际情况,安排学生进行一些参观、采集活动,在有目的的活动中,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民主的观察氛围,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在发现中交流,尊重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促使探究活动的深入。

3、创设小组合作制度。

在观察活动中,小组既有分工又要合作,并能做到:边观察边分析、边观察边比较、边观察边研讨。

4、课外拓展。

课外布置思考性的观察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探究,帮助学生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并鼓励创造性的发现,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5、观察评价

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多运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更要体现评价的多元化。

四、课题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xx年11月--20xx年1月):

1、全面考虑当前教改的潮流和课堂中学生的现状。

2、阅读文献资料,对相关课题的收集和思考。

3、在前两项的基础上,确定课题研究方案。

(二)、开始实施方案(20xx年2月——20xx年9月):

对方案进行修改、补充、完善,并付诸实施,形成中期成果。

(三)、结题(20xx年10、11月):

进行全面总结,形成研究成果,接受鉴定。

五、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本课题组部分成员系瑞安市隆山小学科学专职教师,瑞安市科学中心组成员、瑞安市首届科学骨干教师,对新课程科学课的教学已有一年多的教学实践经验。其他教师皆具有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小学高级教师,有很强的科研能力。

六、参考文献

《引领孩子们亲历科学》

《和孩子们一起走进科学》

《3~7年级科学课程标准》

《探索和思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走进中小学科学课——建构主义教学方法》

瑞安小学科学网、嘉兴科学网……,小学科学“观察能力”的培养课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