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教育范文课题研究报告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评价及教师的绩效评价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评价及教师的绩效评价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评价及教师的绩效评价

04-08 12:41:55  浏览次数:852次  栏目:课题研究报告
标签:课题研究报告范文,小学数学课题研究,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评价及教师的绩效评价,http://www.dbk123.com
综合实践活动首先是确定主题,主题确定后,然后再制定出明确的综合实践活动计划,紧接着的就是把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付之于行动。那么如何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活动实施进行评价呢?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展开:
1.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表现
    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最重要活动主体。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是课堂“至高无上”的“学术权威”,学生必须也只能是无可选择地“听”教师所讲、“记”教师所写和“看”教师所表演,若说有所思考,也只能是依照教师所预设的问题情景,做一些不可超越的有限度的遐想。一句话,在传统课堂上,学生是在教师的严密监控和精心计划下的一群“被牵着鼻子走的孺子牛”。然而,与传统课堂具有明显反差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来说,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人,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究是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生命!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对活动主题的兴趣是否强烈,参与活动的热情是否高涨,是否积极主动承担活动的相应内容,是否本着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处理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是否自觉广开源头、拓展思路组织筹划活动,是否主动寻求同学、老师、家长和社会的帮助解决各种难题……都是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外在表现,也是我们评价者首先要关注的问题。
    2.教师对活动的指导与监控情况
    由于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还有诸多方面的能力和水平还远未成熟,特别是对于那些仍处于启蒙阶段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更需要我们教师等成年人的正确引导、适时帮助和热情呵护。即使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究为著称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恰当指导与监控也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新课程“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基本要求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反映。为此,我们教师必须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之一的身份深入到学生实际的活动中去,时时关注学生活动中的动态反应,敏锐洞察学生活动中的闪光点,在学生最需要帮助时出现我们的身影。因而,我们评价教师对活动的知道与监控情况时不可避免地要关注这么几个方面:(1)教师是否深入到学生的活动中去;(2)在学生出现疑问或困难时是否给予适时的指导;(3)教师的指导是“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4)教师对学生是否恰运用激励性评价等手段激发学生进一步深刻探究的欲望和信心;(5)教师是否劝导学生注意活动中的安全问题;(6)教师是否及时帮助学生消除活动中出现的各种不协调“音符”。
    3.学生的实际体验和感受
    体验和感受是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实现的最重要手段,也是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必经的心理历程。让学生在融入自然、走进社会、贴近科技、认识自我的各种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中,主动获取实际的体验和真实的感受并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科技、对自我与他人的深刻感悟,是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大特色,也是其它课程所无法取而代之的闪光点所在。如果学生在活动之后,没有通过自身的亲身经历获得深刻的感受和体验,没有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科技、人与自我”的和谐发展生成个性化的感悟,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又怎能说是成功的综合实践活动呢?所以,我们在评价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时就不能不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实际体验和感受情况。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实际体验和感受,不仅要看有没有体验和感受,同时还要看这些感受和体验的真实性和深刻性如何。
    4.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改变
   “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努力实现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以“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和问题性”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学习方式转变是“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参见:朱慕菊主编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xx年6月版)对于这次新课程的一分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来说,又何谓不是如此呢?不仅我们教师不能象以往那样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当作一门课来“教”,同时也要求学生不能采用以往的接受式传统性学习方式来“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们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不能再是“等、靠、要”式的“听、记、背”,而应当自发地、主动地通过与自然、与社会、与科技、与他人的相互融合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对科技、对他人和自我的独创性见解和感悟。
    5.科学探究和创新思维等方法的运用
    科学探究是我们这次课程改革所极力倡导的主旋律,创新思维更是当今时代高速发展的社会呼唤。在以主题探究为先导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学会并运用多种科学探究的方法实现知识和能力创新是课程改革的基本诉求,也是根本提升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素养的必然。虽然,在小学阶段,不可能对学生的科学探究水平和能力有太高的要求,也不急于要求学生立马掌握高技术含量的创新方法。但,如果失去了那些基本的科学探究和常见创新思维方法的从小训练和养成,我们要求学生深刻探究活动主题几乎是不可能的。同时我们还认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敢于探究、勇于创新的科学思维品质的最好舞台。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是否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热情,教师是否营造学生自觉创新、敢于创新的良好氛围,是否对学生施以基本的科学探究与科学创新方法的针对性指导和训练,以及学生是否恰如其分地运用科学探究和创新思维方法分析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是我们评判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探究深刻与否、创新与否和成功与否的根本。
    6.活动资源开发与利用
    综合实践活动必须要有充实的活动课程资源保障。从某种意义上说,课程的活动资源是我们综合实践活动的“血”和“肉”。作为任综合实践课的老师,都有一个同感,即课程资源缺乏,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无从下手束手无策。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二个方面的原因:一课程资源意识淡薄,二缺乏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和水平。实际上,除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当地科学场馆和现代信息技术条件等条件

www.dbk123.com 性资源之外,当地的自然环境、地域文化、人文气息,乃至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感悟都是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取之不尽的活动资源。一句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不是别人所能直接给予和预先创设的,而是我们教师和学生立足于自身生活环境和生活态度,对当地自然环境、科学文化、生活习惯和人际交往等资源二次构建的结晶。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是否积极引导学生并与学生共同开发和活动主题相关的资源,是我们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加以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
    7.活动记录与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过程记录是综合实践活动交往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我们评价者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施以客观公正评判的重要依据。科学规范的活动记录,不仅是活动实施者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的反映,也是活动实施者适时对照反思的信息来源,同时也是教师指导和管理监控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手段。对此,作为评价者来说,我们要关注以下几点:(1)有无活动记录;(2)记录是否及时;(3)记录是否规范(项目齐全);(4)内容是否详实(具体时间、地点、探究工具、参与人员、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5)有无活动反思;(6)教师对学生的活动记录有无统一的管理(教师意见和签名)。
    8.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等关系的协调处理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在关于小学阶段3—6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论述中,对学生协调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等关系的能力提出明确的要求:“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理解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知道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熟悉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发展人际交往,养成合作品质,融入集体,力所能及地参与乡村服务活动,体会参与乡村服务的意义”;“认识和了解自己,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因此,判断我们的小学阶段综合实践活动是否真正实现本课程的教育价值,不可避免地要考察学生在活动中和活动之后协调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等关系的能力和水平,从而促进学生自觉地融入自然、贴近社会、尊重他人、完善自我。

[1] [2]  下一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评价及教师的绩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