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教育范文课题研究报告谈语文备课之——研读文本
谈语文备课之——研读文本

谈语文备课之——研读文本

04-08 12:41:41  浏览次数:453次  栏目:课题研究报告
标签:课题研究报告范文,小学数学课题研究, 谈语文备课之——研读文本,http://www.dbk123.com
所谓备课,就是教师为课堂教学做准备的过程。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如何才能上出一堂精彩的语文课呢?我想工夫全在备课。翻阅一些专家和特级教师的文章,他们对于备课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于永正老师强调“隐性备课”、注重“备学生”;张化万老师主张“系统备课、换位备课、多次备课、板块备课”;窦桂梅老师“关注预设、抓题眼”;闫学老师提倡对文本进行“立体式的解读、深式的解读、有宽度的解读、有创见的解读”;王崧舟老师以“磨”你千遍也不厌倦的态度去备课;殷光黎老师认为备课是凝聚智慧的创造性活动……专家们当然是经过提炼而把备课上升了一个高度,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理念。无论备课的着眼点在哪儿,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语文备课一定要从研读文本开始。
试想一篇文章摆在案头,故事的来龙去脉怎样,作者在谋局布篇上有什么特色,他要向读者诉说什么……这一切还没有搞清楚,教学何从谈起。只有教者对文本有了深入透彻地理解,对作者的表达意图有了精当准确地把握,才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
研读文本,首先要“咬文嚼字”。教师备课要多读几遍课文,画出生字、新词,理解字、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画出并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正确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意图。教材中所选文章都是精品,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对于作者推敲、锤炼文字的匠心,一定要细心琢磨、体会。随着悟性的提高,有些关键词语,写得精彩之处,以及课文的重点、难点,也会很快抓住。抓住了,便做上记号。
研读文本,还要“把握中心”。作者通过一篇文字,表达什么意图,反映人物的什么精神实质,教师都要准确地把握。一篇文章往往有多个着眼点,可哪一个是作者最想要表达的,教师要细细品味。如《邻家的星期四》这篇文章,表面看,作者要体现的可能是悉尼人强烈的环保意识。但是,当我们再三研读之后,不难看出,无论是文题“邻家的星期四”还是文章重点句“唉,本该是我们的星期四,现在整个成了邻家的星期四”,以及文章的重点段都在告诉我们,“悉尼人的热情友好及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是作者着重要表达的思想。因此教学的设计就要引导学生抓住能够体现悉尼人热情友好的词句品读感悟。只有教师领悟得深,学生才能有更深入的理解,甚至超常地发挥。这样才能使学生阅读能力、鉴赏能力的提高成为可能。
研读文本,“朗读”不容忽视。什么是朗读呢?字典上的解释就是“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显然不是这种简单意义上的“念”,而是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变文字这个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朗读是一项口头语言的艺术,需要创造性地还原语气,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活生生的有声的口头语言。如果说写文章是一种创造,朗读则是一种再创造。“三分文章七分读”这句话流传至今,不难看出古人对读的重视。朗读是活的,是跃出纸外的,赋予了作品生命力。备课时,我力求把课文读“活”。如我朗读《哦,让我永远忏悔的狗》,小朋友听了无不为之动容。老师朗读水平有多高,学生就会有多高。师生朗读得精彩的课堂,必然是充满生机的、充满灵性的、富有情趣的课堂。备“朗读”,一要多读,用心揣摩课文的意境、思想感情(包括课文人物的思想感情)。二要多听别人朗读,听录音,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
研读文本,重视解决课后练习。教师在研读教材时,一定不能忽视课后练习题。因为课后练习题,都是课堂教学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课文的知识训练点,要求学生背诵的内容,教师首先应该背诵下来。教师备课时对每一道题都应该亲自做一遍,弄清问题的难易程度,思考的方法,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恰当地指导。如《完璧归赵》一课的“词句活动室”第二题,选词填空,要选的是“吩咐、嘱咐”两个词。我在备课时,首先查准两个词的含义:“吩咐”是口头指派或命令的意思;“嘱咐”是告诉对方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的意思。在选填时,先引导学生认清词语的区别,再读懂句子,理解句意,最后再填空。这样做才是着眼于提高能力的训练。
研读文本,还包括查阅资料。每一篇文章,都可能有它的写作背景;或者包含着一些典故;或许需要一些延伸和拓展。有的文章为了理解相关的内容,还要补充一些资料,这就要求教师在研读文本的时候,搜集相关的资料。有些资料可以不给学生,但教师却一定要知道。书到用时方恨少。在教《攀登世界第一高峰》时,我在网上搜集了所有与珠峰相关的登峰活动的时间表以及人们每一次登峰的情况,不仅自己受益,也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登峰的艰难以及登山队员的勇敢。在教《军神》时,我搜集了很多刘伯承的故事,以及关于他戎马生涯的资料,我深深地被他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所震撼。
研读文本,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作为一名教师,除了平日里扎扎实实地工作、认认真真地备课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多看书,增加自己的文化素养,增厚自己的文化底蕴。这样才能更深入地解读文本,才能厚积而薄发、深入而浅出,我们的眼睛才会充满智慧的光芒!
曾看到这样一个事例:苏霍姆林斯基听了一位历史老师讲课,很感动,问他是什么时候备课的,这位老师回答说:“备了一辈子。”也许我们没有这样的勇气,但我们可以有这样的追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想备好一节课,就请先研读文本吧。因为只有教师真正理解了文本,游刃有余地驾驭了教材,你才有资格去设计教学,去解读文本。细读文本才是最好的备课。

,谈语文备课之——研读文本

《谈语文备课之——研读文本》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