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教育范文教师资料读《父母都是教育家》有感
读《父母都是教育家》有感

读《父母都是教育家》有感

04-08 01:05:46  浏览次数:100次  栏目:教师资料
标签:教师教学资料,教师随笔, 读《父母都是教育家》有感,http://www.dbk123.com
 最近,读了一本来自美国的家教经典读物《 父母都是教育家》(朱利安·泰普林 著).

 人们常说,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师。而作为第一任老师的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却是那么的茫然。文章第一章就尖刻地提出“你是合格的家长吗?”,面对这个问题,我想到了很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人们的普遍心理,而在追求这一结果的过程中,家长们都在各显身手。有的把自己的心愿寄托在孩子身上,有的凭自己的喜好而培养孩子,有的对比邻家孩子而强迫孩子,可以这样说,在孩子们很辛苦的额外学习的时候,90%的孩子并不是自己的意愿,这就让我也不禁要问:“家长,你合格吗?”而在这本书的时候,我也更多地联系到老师与学生,不禁自问:那么作为老师,你合格吗?
 
    那么到底怎样才是合格的家长(或老师)呢?
 
一、家庭影响孩子的一生。
 
    作者通过两个家庭的对比,得出幸福家庭的五个要素正义感、诚实、相互尊重、安全感和稳定性、共同的价值观。而这里并没有提到给孩子创造了多少财富,留下多少金钱,铺了多长的官路。那么,面对这些要素,我们做到了多少?
 
    我的学生中有一部分家长几年了都不曾见到过老师,而他们的理由是要工作,为了孩子在挣钱,不是吗?我们经常听到家长告诉孩子:你们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我们作为家长又忙又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你们将来有个好的家庭环境。每当这时,如果非常熟悉的家长我就要笑着问:“她现在还是孩子,正需要一个正义的、健康的、乐观的、积极向上的家庭环境,你们是这样吗”?如果不是很熟悉的家长,我就只是笑而不语。
 
    说到这里我就不得不说说我的孩子,我也是一个不合格的家长,我跟大多数家长一样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善意的坏心”。总是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的将来,总是在“为你好”的前提下,不顾孩子的感受。好在我反省的早。所以,现在我的儿子在别人眼里不是最优秀的,但是我却认为他是好样的,他正直、阳光、诚实。
 
二、教会孩子终身受益的东西。
 
    在书中,作者明确地告诉大家要“教会孩子学习的方法”、“学会成功者的思维方式”、“开启孩子的思维”、“教会孩子抓住情绪的缰绳”,同时还告诫家长们“孩子成长需要适度的压力”。
 
    看着这里,我首先想到的是“成功者的思维方式”,对于我们在教学中也是很重要的一种教育方式。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常常会有“这是一种解决方法,还有其他方法吗?”、“再想想,还有更好的方法!”这样的问题在课堂上屡屡出现;如果和别人不一样的时候,而且前人不赞同,那么我们就时常让孩子们想想“如果那样做,会有什么情况出现?”;如果自己的想法得到自己的验证,但是还必须心中有他人,要顾忌别人的情感和体验,我们就要反问自己“别人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别人会有怎么样的感受?”……
 
    同时,也让我想起了我们的教学活动。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活动不正是在朝这些方面努力吗?我们在教学中,面对学生面对家长经常都爱说,学数学不是仅仅会解决几道题,而是要学会用“数学思维”去思考我们面对的问题,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解决身边遇到的问题。而学语文更重要的不是面对课文去咬文嚼字,而是要教会孩子学会积累,在学习和积累的过程中开启孩子们的思维。
 
    要作为一名合格的家长真的很不容易,因为对孩子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也不是几句大话说过,孩子就能成为理想化的孩子。
 
    书中还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内容,每看一部分,我总喜欢将“家教”与“学校教育”相联系起来,看过这本书,作为既是家长又是教师的我真的是受益匪浅。我将会继续学习……

,读《父母都是教育家》有感

《读《父母都是教育家》有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