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教育范文教师资料暑假读《苏霍姆林斯基选集》有感
暑假读《苏霍姆林斯基选集》有感

暑假读《苏霍姆林斯基选集》有感

04-08 01:20:23  浏览次数:576次  栏目:教师资料
标签:教师教学资料,教师随笔, 暑假读《苏霍姆林斯基选集》有感,http://www.dbk123.com
这个暑假,我有幸拜读了《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是当代出类拔萃的伟大教育实践家和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选集》是他一生心血筑就的纪念碑。在此我们可以汲取到许多用来丰富和指导自己工作的理论和经验;它可以作为一面如何做人的镜子,给人以启迪;它更是一部全面培养人的教科书、素质教育的教科书,给人以借鉴。读完了这本书,让我感到了自身在工作上和思想上的不足之处,对我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令我受益非浅。
其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的一段话: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书中讲到:让学生把你所教的学科看做是感兴趣的学科,让尽量多的少年好像向往幸福的幻想着你所执教的这门学科,并在这个领域里有所创造,做到这一点是你应当引以为荣的事。这段话让我感触良多。
作为老师,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学生喜欢自己所执教的学科。自古以来,我们中国就有“亲其师,信其道”的说法。学生会因为喜欢某个老师而爱屋及乌,从而喜欢这个老师所教的这门学科。如何能做到这一点呢?我觉得首先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热爱自己的学生。书中说到:“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作为一名教师,很少人不爱自己的学生。但是,在教育中,尽管有时我们为他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可他们并不领情,甚至常常事与愿违,收到相反的结果。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没有把他当做一个平等的人来对待。其实孩子也有自尊心。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教师关怀学生人格尊严时,教育才能成为教育,就本质而言,教育的核心就是关怀学生,爱学生,让他经常具有作为智力劳动者的自尊感,作为公民的自尊感,作为自己父母儿女的自尊感,作为因自己崇高的意向、激情和成绩而变得美好起来的个人的自尊感。我们要让学生经常看到自己的成功,让他们感到每一天都不白费力气,每一天自己都有新的收获。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形成情绪高涨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懂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
我们上课时有时常常会感觉到学生学的没劲,教师也感觉讲得没意思,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原因是教师讲课时激发不出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对教材研究不深,没有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除对教材讲述的含糊不清,针对性不强外,不注意调节课堂气氛,以至于孩子们有的听不进,有的听不懂,也因此形成了一种沉闷的感觉。教师的这种淡而无味的课堂教学,对教材钻研不精的态度,立即会传递给学生,这样一来,教学内容似乎成了架设在师生之间的一条鸿沟。面对着难以逾越的宽度,学生怎么能精神得起来,兴奋得起来?
 学生对学习的热切愿望,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的动力。培养这种愿望与学校整个教学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它的实现首先得依靠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的不断引导与激励,作为教师的我们,更要时刻注意克服那种令学生昏昏欲睡的课堂语调,用饱满的热情激发学生求知的动力。 
他还说:“要赢得孩子的思想和心灵。”是啊,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老师要从关心和爱护学生的思想出发,放下架子,真心与学生交朋友,蹲下身来看学生,和学生平等相处。这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消除了学生的戒备心理,酿造了浓厚的民主风气,构建了和谐、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学生没了心理负担,自然就喜欢学习这门学科。老师教育学生时要动之以情,晓之有理,导之以行。在融洽的师生情感中,学生才会把老师的批评看作是对自己的爱护,把老师的表扬看作是对自己的鼓励,从而引起了情感的共鸣。这样,学生对这位老师产生了发自内心的尊重、信任,视这位老师为信得过的老师,愿意亲近。学生与这门学科的老师心灵相印,心灵产生共鸣,乐意接受老师的教导,自然收到“亲其师,信其道,受其术”的效果。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要善于以心灵赢得心灵。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工作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主见、有感情的学生。在每天与学生的接触中,我们除了完成教学内容外,有多少时间在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关心他们的所思所想呢?书中告诉我们:“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私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将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我不止一次地发现,当孩子因某事而惊恐、忧伤的时候,他内心经受着感情的重压。教师们往往不了解这些情况。我是否不善于了解孩子们每一天是怎样度过的?他们心里在想些什么?我能够总是公正地对待孩子们吗……”长期以来,我们较多地注重了师生的认知交往,而忽视了师生的情感交往。《学记》云:“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师只有了解学生,才能 “知其心”,进而才能“救其失”。所以,不仅仅班主任,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尽更多地接触学生,走进他们的心灵,了解学生的内心活动,那样才能理解和感觉学生的内心世界。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必定会在有意和无意之间,关注孩子的情感变化,始终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书,我收获良多,书里面没有什么大道理,都是实实在在的作者在平时的教育中总结出的方法。但对我们教育工作的开展有很大的帮助。读了这本书后,我不但对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对他的伟大人格也充满了深深的敬意。读了这本书后,我不但对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对他的伟大人格也充满了深深的敬意。它让我谨记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努力改进并完善教育方法,贴近学生的心灵,给他们搭建发挥发展才能的平台,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

,暑假读《苏霍姆林斯基选集》有感

《暑假读《苏霍姆林斯基选集》有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