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案例选
结论反思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生在思想上有了一定的进步,学习上有了一定的积极性教师节时,还送了我一张很大的贺卡,上面写了他许多肺腑之言其中有一句话我至今难忘:“张老师,你对我真好,我一定会珍惜,好好改变自己,做个好学生” 通过对孟某的教育过程,使我认识到要关心学生、理解学生,才能使他们接纳我们、信任我们;只有关心、理解学生,我们才能够正确的引导他们尊重学生,才能保护学生脆弱的自尊心,使他们感受到爱的温暖;尊重学生,才能换得他们对老师的尊重,对老师的教诲刻骨铭心、不断取得进步
案例: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个案基本材料
H 年龄10岁 性别:男
二、问题行为概述:
1、二年级下学期,H转入本校的时候,即表现为好奇心强,课堂听讲经常搞一些小动作,虽然教师经常提醒,但转变不大
2、二年级的时候,课堂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主要是因为注意力不够集中,总是边玩边做,而且经常做错题或漏做题,且字迹潦草(其实,如果认真写,他写字的水平不错)
3、上三年级的时候,由于学习基础差,导致成绩很差,所以该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内、课外无论做什么事注意力都不能集中,且好动
三、个案背景材料
1、生长史:H是独生子,父母原来在乡下务农,后进城经商,无暇照顾孩子,把孩子寄养在爷爷家,由于爷爷、奶奶的溺爱,使孩子养成了任性、调皮的坏习惯,而且时常与同学发生矛盾,导致同学们不愿与他交往,对老师的教导不以为然
2、个性特点:
H属外向型,好动,兴趣广泛但不专一,但他在劳动中积极肯干(如:在清扫厕所卫生时,用手清除便池堵塞的脏物,老师和同学们都很感动)
3、经过多次谈心,我了解到,他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扰,如:课常听讲时,操场上发生的事,很快吸引了他的注意力,而不能专心听讲自己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尽管有时会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但很快就会忘掉
四、分析诊断
1、H智力正常,生性好动、贪玩,由于基础差,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2、做事时不专一,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扰,自控能力较差
3、家庭教育方式不合理,爷爷、奶奶过于溺爱他,而父母期望值较高,但教育方式过于简单粗暴
H的经上几方面主要问题是做事时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其根本原因就是不良的习惯未能及时纠正,家庭教育方式没有科学性,导致H 对学习失去兴趣,课堂注意力不集中,近而造成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形成恶性循环
五、辅导过程
1、情感沟通,树立自信心
教师以真诚的态度与H 谈心,进行情感沟通给予他充分的信任,(特别是抓住他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从而建立起了师生之间互相信任的关系,对他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方式,帮助他提高对学习的认识,初步认清远大的理想是靠学习来付诸实现的,而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力是决定成绩好坏的关键,经过多次的谈话,并用古今中外成者的事例鼓励他,树立较强的自信心,H终于敢于在师生面前在声说:“我能行!”
2、教师协作 同学帮助
为了不断督促H进步,我与其他科任教师进行协作,在课堂教学中对他给予更多的关注,对他多提问(根据其能力,设计相应问题),使其注意力始终集中于课堂,并及时对其进步给予表扬,使他对学习逐渐有了兴趣,自信心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