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科组教研计划
本科组以学校工作计划为中心,以教研室教研活动计划为指导,以课程改革为重点,加强实验课题的研究,提高现代化教育技术水平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全面提高数学教育质量,结合生活实际锻炼数学运用能力,培养全体学生的数学热情。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标,使毕业生素质进入新的台阶。
具体工作如下:
一、彻底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认识,认识新课
程改革的重要性,理解新课程改革目标和指导思想,进一步熟悉新课程的重要内容。
二、积极辅导学生参加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基础
和高年级生的数学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热情。
三、重点开展课堂教学中的三个专题研究——
如何创设数学课堂教学情景;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此基础上开展科组内集体备课、互听互评课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四、积极参加一小教研究室组织的小学数学活
动,吸收别人的先进经验。
五、继续开展,“课程改革”教学实验,进行总结,取得成功,进行推广。
六、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努力大幅度提高
学生的数学成绩,真正达到整体提高。
七、认真做好毕业班学生学习和思想品德教育
工作。
八、主要活动安排:
1、新教材培训。(9月)
2、抓好备课的开展工作。(9月)
3、教学研题准备及活动。(9月)
4、年轻教师公开课。(10月)
5、总结第一次教学常规。(10月)
6、教学案例与反思小结。(11月)
7、常规检查。(12月)
8、活动总结。(1月
数学科组教研计划
一、指导思想
依据一小教研室和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本学期数学教研工作以探讨“如何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效”为研究主题;以研究“运用什么样的数学教学方式?教会学生什么样的学习方式?”为我们研究的具体内容,使每一个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在原有基础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和提高,使学生在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同时,在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都能获得充分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研目标
1、提高数学学科教学水平,确保完成学校提出的
各项教学指标。
2、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
3、立足于课堂教学,深化数学课题研究,提升教
师科研能力,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
三、主要工作及具体措施
1、配合学校认真做好教学常规工作。数学教师人人要做到认真备案、认真上好“家常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困生;配合学校做好学科质量检测考试;规范学生作业的书写和教师作业的批阅。
2、利用影视平台开展教育教学小课题研究。本学期我组教师要开展影视研讨活动,并做好数学的研讨准备,使我组每个教师尽可能进行广泛的学术探讨,提高个人的学术研究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3、科组的每位教师准备一节研讨课在全校进行交流,要求充足备课,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上出特色,上出精彩,勇于创新,多出精品课,优质课,通过本次教学研讨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锤炼教学技艺,提升教学艺术。听课之后及时进行课后点评,人人踊跃发言,提倡发表自己创造性的教学设想,善于总结成绩,勇于指出不足,鼓励在学术上进行争辩,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4、积极组织和参加一小、学区各种教学研究活动。努力提高数学学业成绩,迎接7月份全区教学质量抽测。
5、认真组织间周的数学科组的教研组活动。每次活动要精心组织,严格考勤,人人参与,努力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增强数学教研组的生机与活力,提高教研效率。
6、抓好备课。备课内容包括: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作业布置和批改、单元检测、教学方法和措施、出现的问题等。
7、积极参加校外教学研究和培训活动。为开拓全体数学教师的视野,凡学校安排外出听课学习的教师,要求认真听、用心记,回校后在科组汇报教科研信息动态。
8、努力改进教师的备课方式,提高教师的备课和教学质效。各教龄年段的教师按学校要求书写好自己的教案,及时地把教学中点点滴滴的感受写下来,及时调整和补救自己的教学工作。
四、工作安排
二月: 1、开学工作
三月: 1、制订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2、制订科组教研计划
3、新教材、新课程标准的再学习。
四月: 1、参加“课堂质效”研究。
2、迎接期中学校的质量检测。
3、配合教务处进行业务检查。
五月: 1、参加“和谐课堂指数”研究。
2、做好家长开放日的上课和备课工作
3、低年级口算竞赛
4、如何提高计算能力研究
六月: 1、“课堂质效”“和谐课堂指数”的总结。
2、配合教务处进行业务检查。
3、做好期末复习,迎接期末质量检测
七月 1、期末考试
2、暑假
数学科组教研工作计划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新的课程标准,积极投身课程改革,坚定不移地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育人为归宿,以提高师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转变教研理念,改进教研方法,优化教研模式,积极探索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新体系。
二、主要工作与措施
(一)发挥教研群体作用
积极开展学校教研组活动,做到教研活动经常化、专题化和系列化。做到教研与科研相结合,新的理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培训青年教师与教研活动相结合。
1、教研活动经常化。根据教研组的具体情况制订切实有效的实施措施,教研活动的重点应该放在课堂教学。
2、教研活动专题化。针对教研组的具体问题,善于发现数学教学实际中的薄弱环节,研讨在实际教学中的解决办法,集思广益、交流探讨,促使广大参与教师有所收获。
3、教研活动要明确目标,注意发挥每个教师的智慧,使更多的教师有参与的机会、锻炼的机会,真正把教研活动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起来,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与教师成长结合起来。
(二)继续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切实转变教学理念。
在新课改形势下,应该看到,不论是起始年级,还是其它年级的数学老师,在教学观念上要有一定变化,但也应认识到,教学理念的切实转变,基本理念的真正确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所以,本学期仍然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学习《数学课程标准》,进一步确立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
1、数学课程理念: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2、数学学科理念:数学有助于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发展。
3、数学学习理念: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形式。
4、数学教学活动理念: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5、数学评价理念: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关注学习水平,更要关注学习中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6、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并注意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感、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教师教学时必须认识到,在组织学生活动时,不仅要关注知识、技能等显性目标的达成,更应关注以上这些隐性目标的实现,把着眼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上。
(三)提高教研实效,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
1、探索评价新方式,努力构建新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数学教学评价机制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也是教学改革导向的指挥棒,同时,这也是教学改革的难点之一。
,数学科组教研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