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小学体育小学体育教学反思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04-04 21:31:49  浏览次数:675次  栏目:小学体育教学反思
标签:小学体育课教学反思,小学体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http://www.dbk123.com
摘要: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受客观环境的制约。小学生要自觉地上好体育课,体育课中的心理健康是我们必须考虑的一个方面。本文从体育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体育心理训练在体育教学或体育训练中的重要作用并给予心理训练方法。 
    关键词:体育心理、体育训练、心理健康
   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受客观环境的制约。小学生要自觉地上好体育课,体育课中的心理现象是我们必须考虑的一个方面。传统的体育教学强调技术和能力,忽视了小学生体育心理方面的训练,结果出现学生盲目的遵从。这不仅对提高学生体育水平没有好处,而且使学生易出现紧张害怕的情绪,甚至受伤情况。
  一、体育心理训练的目的
  1、使学生运动状态达到积极活跃状态。“积极活跃”状态是由于人的大脑皮层具有神经兴奋过程。众所周知,小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而有意注意只有百分之几。小学生站在操场上课时,外面的任何声音与吸引会使他们遗忘教师的存在。体育教师课前先进行几分钟的心理训练能使小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从而也就使学生积极主动配合教学。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注意力要集中虽然是小学生常挂嘴边的话,但这些也只能是完成亲爱的班主任的任务而已罢了。
   2、使学生在运动时消除消沉状态。小学体育课通常情况是安排在主课后上,因为这样不会耽误学习文化课程的效率。而有些学生上完几节文化课后,大脑兴奋过程下降,大脑皮层不能有效地动员各器官系统机能,从而导致其参与运动时注意力不集中。等待练习的同学也不像往常那样去认真观察,对练习感到枯燥乏味,头脑里还保持上文化课状态,模仿别人的动作,导致动作失败,上课失去兴趣。结果上课的效果很不理想,甚至易出现运动外伤。最终产生了怕吃苦,怕受累,怕天气变化,怕受伤,怕动作不能很好的完成,进而在同学面前出丑等心理。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教师要完成这节课的任务,务必要通过对学生体育心理的训练,改变部分学生沮丧消沉的情绪,使他们的注意集中到有兴趣的练习内容上来,消除兴奋下降状态,以饱满的精神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和体育运动中来,上课的效果会好一些。
   3、使学生在运动时消除过度兴奋状态。对有些学生而言,在体育课中兴奋过程超强,易导致动作的不连贯和慌乱,易急躁、受伤。例如:本校篮球队中有一学生。有一天,该生无心上文化课,一心想要打球,用他的话说就是不给球打就会死。下课后,该生拿到篮球就投篮,运球,耍酷。但动作全部变形,投篮时手不能跟随出手动作。我还一个劲儿喊,动作错了,很难进球的,他更不理不睬。这时我对他进行心理训练,让他先原地运球,压住他的兴奋过程,再对墙练习传球,而后我跟他来比试比试投点,看谁晋级快,这样一来,该学生在练习中有效抑制了这种过度兴奋状态,接下来该生的投篮命中率越来越高。 

,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