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案,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http://www.dbk123.com
a) 奇特在哪儿?学生说
b) 真有点儿像个连体婴儿,一只脑袋下长出两张脸,一个正面,一个侧面。
2、我们有一位大画家,他笔下的人物也很神奇(课件展示、作品欣赏)
3、学生讨论,交流,想象,评价夸张的脸。(上面有 ,脸有侧面的,眼睛是正面的。脸正面侧面相结合。
4、他的作品不仅头像变了,连身体也变形了(怎么变的呢?)
(四)表现形式变
1、老师这儿也有一张变了形的人物。(展示,乒乓球做头,铅丝扭的身体的人物)它的头(生说)是用乒乓球做的;身体很瘦很夸张,用铅丝扭的。
2、看这位同学用什么表现的?
3、你们能不能也用身边的物品来表现一幅有新意的人物形象。
三、作业:
1、布置作业:
(1)表现一幅奇特的形象。表现形式可以画,可以拼贴(小组合作),可以拼贴和画相结合。(课件展示作业要求)
(2)学生作业。
四、作业展评:
第八课 十二生肖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十二生肖的人文知识,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 能抓住十二生肖的外形特征,运用剪纸的方法完成作品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www.dbk123.com
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自悟生肖动物外形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抓住生肖动物的外形特征,剪纸作品生动美观
三、教学准备:
课前收集有关十二生肖的图片、玩具、剪纸、邮票、故事等、
彩色、纸剪、刀胶棒
范作、生肖乐园的背景图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听十二生肖的歌曲,十二生肖,作为中国特有的民俗文化,在民间世代相传。(学生交流收集的各种有关物品)这十二种动物你更喜欢那一个,说说理由吧!(学生讨论)
(二)、自悟生肖动物外形特征的重要性
1试着画一画:选几位学生在黑板上绘画,其他学生在作业上试画
2讲评:你认识他们画的生肖动物吗,他们画的怎样?
3教师修改:擦去内轮廓线,如五官,身上的花纹,再观察还像吗?为什么有的动物仍然能看出而有的却面目全非了呢?(学生讨论)
4总结:剪纸生肖动物的绘画要领:画动物关键不是五官,而是要抓住他们的外形特征,类似剪纸的效果,更要突出、夸张,大的更大,长的更长,才能使动物的形象栩栩如生……(不需要老师再归纳和提醒,他们一下子就理解了本节课的绘画要领。)
5修改作品,威风的虎,勤勉的牛,温和的羊,灵敏的猴……你的生肖图案能与总不同吗?运用写实、夸张、拟人等方法将生肖动物画在彩纸的背面,特别注意动物的外形。
(三)、剪纸造型
1喜欢剪纸的法国画家马蒂斯说:剪刀比铅笔更敏捷,一剪刀在手就可轻松随意地表现自己心中的想法……
2用剪刀剪下外形,内轮廓可稍做变化,如团花的剪法
3学生实践、体会
(四)、评价展示
布置生肖乐园将学生的剪纸作品张贴展示
(五)、拓展延伸
欣赏和十二生肖的资料。如山西绣品、生肖鞋、民间剪纸、生肖邮票、生肖玩具拓展学生的视野,将剪纸作品与广泛的文化背景与十二生肖联系在一起,学生就能获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第9课 学画山水画
课型:造型 表现
课时:1-2课时
教学目标:
一: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绘画,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山水画的表现特点,初步了解山水画几种常见的表现方法,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热爱。
二:通过欣赏中国画的各种皴法,指导学生在表现过程中运用相关技法及笔墨要求,表现简单的山水景色,并根据自己的想象表现自己家乡的各种自然景色。
教学重点:
一:了解中国画的特点,掌握中国山水画一定的表现技法,表现自然景色。
教学难点:
二:水墨浓淡的笔墨变化,中国画点线的技法以及山水画构图。
课前准备:
中国画(以山水画为题材为主),山水画技法课件。
师生共同准备中国画的工具与资料。
教学流程:
一:欣赏导入
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历代著名山水画,初步了解我国山水悠久的历史及发展过程,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学习兴趣。与西洋画中的风景画做比较,强调中国画意境及诗书画的一体。引导欣赏感知中国画中的三远:高远。深远。平远。
二:揭题:学画山水画
三:授新
1、法的山水画,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思考:A造型特点 B技巧运用 C表现手法 D感受。D 如何表现。绘画步骤等。
2、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运用中国画材料,工具进行描画,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体验水墨交融的笔墨情趣。
3、师生共创;请生简述自己做画步骤,方法,师师范步骤,技法。讲授示范表现山水画技法A 皴法B 披麻皴 C 斧劈皴 D点苔。讲解师范在造型中线条的运用,笔墨的技巧等等。
4、欣赏中国画其他技法点津。
5、小结作画步骤。
第一课时完成基本技法的练习,试创作。师巡视指导。
四:引导创作
1、欣赏课本范图及其他学生的优秀山水作品。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2、小组讨论创作想法,交流练习过程中的一点成功之处,集思广益。
3、请学生讲述自己的构思及表现形式,师及时表扬及进一步启发,引导并强调构图及笔墨的用法。水墨的焦浓重淡轻干湿等等。
五:学生创作
1.以线为主的方法,也可以用大块面墨色与点,线,面相结合的手法来表现山水画。
2.师巡视。提醒学生在创作中灵活运用技法。注意构图,处理远近关系等。
3.帮助个别后进学生的造型创作。
六:作业展评
生自评。互评。选出优秀作品并说出喜欢的理由。师点评优秀作业,小结本科重。难点。
七:课后拓展
1.通过观察和大胆的想象,创作有新意的作品,表现家乡的自然景色,体现创造的乐趣。
2. 利用网络欣赏更多的中国画名作,了解中国艺术大师的作品风格。
第十课 风的魅力
一、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认识风能。
2.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各种材料加工成风力玩具。
3. 通过制作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了解风能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2.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一个与众不同的风能玩具(或简易的风筝)。
三、教学难点:
玩具的构思(风筝的做法)
四、教学准备:
风筝欣赏图片数张,风筝的简史介绍,风筝的简单玩法。
五、学具准备:
查找风能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风筝的图片,制作风筝的各种纸张和材料。
六、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检查学用品的准备情况,稳定学生的情绪。
(二)引导学生说说什么是风?什么是风能?举例说明。
(三)引导学生说说风给人类带来的好处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灾难。(风能发电,风车的利用----)
(四)师引导学生说说风筝的简史:
风筝简史
中国风筝有悠久的历史,据说汉朝大将韩信曾利用风筝进行测量。梁武帝时曾利用风筝传信,但未成功。南北朝有人背着风筝从高处跳下而没有跌死。唐朝的张丕被围困时曾利用风筝传信求救兵,取得了成功。这些说明,中国风筝的历史至少有2000多年了。
从唐朝开始,风筝逐渐变成玩具。到了晚唐,风筝上已有用丝条或竹笛作成的响器,风吹声鸣,因而有了“风筝”的名字。也有人说“风筝”这名字起源于五代,从李邺用纸糊风筝,并在它上面装竹笛开始。
到了宋朝,风筝已有很大发展,品种增加,性能提高与人民生活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如“武林;日事”中记有/少年郎竞放纸鸯,以相勾引,相牵
www.dbk123.com
剪截,以线绝者为负/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苏汉臣的“百子图”中也都有放风筝的场面。明朝画家徐渭写过很多与风筝有关的诗,如“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鸯。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春天。”又如:“我亦曾经放鹞喜,今年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驻游春马,闲看儿童断线时。”到了清朝,玩风筝之风更盛。传说慈禧叫大监跑到天津找“风筝魏”给他扎过一个“寿星老骑仙鹤”风筝玩。现在故宫里还藏着三只傅仪玩过的大风筝。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