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
亭头中心 学校 学科 数 学
四(2) 年级 2007 - 2008学年第 2 学期 执教 谢裕智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
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
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实践活动
——“营养午餐”和“小管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探索活动,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
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
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
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
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确定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
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
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
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部培养探索解
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好习惯。
三、班级情况:
本班共有58名学生,其中男生40人,女生18人,班级数学上学期统考均分为78分,很
不理想,班级具体情况如下:
1、两极分化情况严重,成绩好的学生基本不用费心,对几个成绩差的学生已经丧失信心。
2、班级纪律有待改善,课上、课下学生追逐打闹,班级学风不浓。
3、偏科现象存在。有几个学生语数成绩相差几十分,严重影响了学生成绩的均衡发展。
四、教学措施:
1、加强班级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树立典型的优秀学生形象,增强班干的威信,
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2、补缺补差,增加差生学习的信心,尽努力提高学习成绩。
3、加强与学生家长沟通,全方面深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挖掘学生的潜质。
五、教具和学具:
在前面几册的教师教学用书中,已经介绍了许多教具和学具,其中的一些仍可继续使用,
如小棒、方木块、钉子板、量角器、三角板、直尺、七巧板、指南针等,本册还要增加一些新
教具。如:数位顺序表、用硬纸来做三角形,其他教具如第83页呈现三角形分类情况的集合
图;教科书第120页的“围棋盘”等。
六、课时安排: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
时间一览表“,实验教材的编者为四年级下学期数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
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
一、四则运算(6课时)
二、位置与方向(4课时)
三、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10课时)
1、加法运算定律…………………………………………………3课时左右
2、乘法运算定律…………………………………………………3课时左右
3、简便计算………………………………………………………4课时左右
营养午餐………………………………………………………………1课时
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4课时)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3课时左右
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3课时左右
3、生活中的小数…………………………………………………3课时左右
4、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三角形(6课时)
1、三角形…………………………………………………………4课时左右
2、图形的拼组……………………………………………………2课时左右
六、小数的加法和减法(6课时)
七、统计(4课时)
八、数学广角(4课时)
小管家…………………………………………………………………1课时
九、总复习(4课时)
,人教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